
对沟通型内部审计的研究—以X集团为例.docx
22页第一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 研究背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而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在此时机,我国企业却面临着很多关键性问题由于我国特殊国情所致,很多大型企业属于家族企业,管理层内部人员之间的私人感情凌驾于管理之上,致使公司管理混乱,赏罚不明并且由于最重要的有效沟通的缺失,上下层以及同级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及时不顺畅,从而导致各层级之间信息滞后,决策的速度往往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脚步并且由于缺乏内部审计,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最终企业会被时代所抛弃,经营失败此现状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2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2003年以来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此次修订将重点放在了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以及与对国际化内审要求的结合上这些修订和完善充分反映内部审计发展的最新理念,更加重视内部审计在促进组织改善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发挥作用,以及重视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等1.1.2 研究意义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要想真正的做大做强,于世界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取得一席之地并保持不断成长,就要紧跟时代脚步,积极建立先进科学的公司治理制度,其中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沟通型内部控制尤为重要。
它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对审计工作质量影响巨大,可以帮助集团建立更加开放的更加理性地做出决策,降低公司运营风险本文从内部审计的意义及影响因素为出发点,进一步剖析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充分了解审计沟通的意义,结合对上市公司x的研究,进一步得出沟通型内部审计对集团成长的重要作用,以及就如何建立良好内部沟通局面提出合理建议1.2 文献综述在当今形势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于想要一直保持良性发展的企业,其内部审计的目的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最早的内部审计其目标主要是“查漏补缺”,经过“消极防弊、积极兴利” 两个阶段之后,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已演变为组织实现全面增值服务,通称为“增值型内部审计”[1] 当然,这个观点也是被很多学者所接受,即内部审计逐步参与到企业良性发展中来,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逐步占据重要地位基于此,很多的学者也提出了内部审计更加具体的作用,如赵保卿,徐豪萍[2]认为内部审计的有效可以大大增加企业的投资效率,减少因投资失败而造成的损失就此我们开始提出一个问题,即:“为了应对内部审计这一全新的职责,内部审计具体应该做些什么?”通过对此进行的文献查询,我发现很多学者提出了关于内部审计沟通的概念,郑军东、王晋[3] 认为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沟通问题贯穿始终,并且成为影响内部审计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田林[3]也在其论文中提到关于内部审计中关于沟通的作用,其对此的态度为内部审计在向服务理念转化的这一关键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各相关方的有效沟通必不可少,可助企业最终实现增值但同样有学者指出了在建立内部审计以及其有效沟通的过程中,企业内部会因为内部审计本身工作性质的缘故形成沟通双方间的误会,这是被普遍认为的关于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沟通所存在的障碍基于此,南开大学梅丹教授提出了基于内部审计人员本身工作态度的部分建议[4]同时张庆龙[5]的论文中也阐述了内部审计人员自身性格能力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对于内部审计有效沟通的优势性,我持支持态度,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专业和性格素养对其的影响作用我也十分认同,但同时我认为有效的沟通型内部审计的建立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目前对于如何促进有效沟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因此,本文以X集团为例,深入探讨有效沟通的企业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而试图对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达到有益于集团持续成长的目的1.3 研究方法1.3.1 文献研究法根据此次研究目的和课题,通过调查大量相关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当今内部审计局势以及最新定义,加深对增值型内审以及有效沟通的认识。
1.3.2 案例分析法本文通过结合X集团不利经营现状从集团本身、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及集团外部三方面详细分析影响内部审计沟通有效性的内外部因素,进一步提出提高内审沟通有效性的方法,这对经济环境的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4 研究框架第二章 沟通型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2.1 有效沟通的相关理论2.1.1 有效沟通的概念有效沟通是指通过内部审计人员和被审计管理层双方就有关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沟通,双方可以通过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将各自的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更好的接受在有效的沟通下,内部审计人员应该能够通过各种方式的询问和交流向接受审计的管理层获取公司经营现状的真实信息,并能够对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及时找出经营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最终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角度对这些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以达到促进企业良性成长的目的2.1.2 有效沟通的内涵条件要想达成内部审计环节中的有效沟通,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内部审计人员能够以和煦的态度和足够清晰的话语表达自己想要问询的审计问题,使得被审计部门能够充分且准确的理解其问题;二是被审计管理层不能仅仅单纯的回答问题,还要注意内审人员接收信息的状态以及反馈,并及时纠正信息的传递的方向和质量,以防发生内审误解,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审计风险的提高和审计时间的浪费。
这两个条件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在整个沟通过程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就必须保证信息的有效程度,这需要我们做到:(1)保证信息的透明程度,这要求发出信息的双方,尤其是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并且能够使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和立场众所周知,内部审计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会被需要接受审计的管理层认为是来监视自己工作质量的“对手”,因此,并不能对内审人员所提出的问询进行开诚布公的回答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工作的含义及目的,从而使得被审计人员不会对其沟通动机产生误解和怀疑2)重视信息的反馈程度,有效沟通是一种动态的双向行为,而双向的沟通对信息发送者来说应得到充分的反馈只有被审计部门充分提供了内审人员所需的审计资料,以及内部审计人员能够针对相关信息得出合理结论、提出恰当意见时,沟通才真正变得有意义2.1.3 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有效沟通作为一项重要审计手段,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最终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企业也是在激烈商业竞争环境下所必备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 化解企业内部矛盾内部审计人员具备特殊的“独立性”,他们独立于企业的管理层,直接向董事会负责。
也正因为此,管理层对内部审计人员一直怀有误解,甚至抱有敌意,他们认为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向董事会“打小报告”来暴露他们的工作失误因此,双方之间情感上的沟通可以促进双方之间的理解与协作,内部审计人员与高级管理层和各级管理层之间得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使管理层人员减少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敌意,进而能够无保留、无篡改的向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2) 提高审计质量信息的传达与接受的效果可以直接影响最终的审计工作效果和质量,无论是实施审计还是接受审计的任意一方对于信息的理解和传达产生偏差,都有可能造成审计工作失误以及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从而对企业的后续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包含正确技巧和信息准确度的有效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双方对已知信息的表达精确度达到最大,并帮助双方及时对信息接受者的接受程度做出适当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审计质量3)帮助内审人员了解企业内部的实质问题内部审计讲求实效,内审人员只有知晓企业经营的真实现状,才能对管理层工作做出正确的评判,从而在此基础上对公司治理提出合理建议而在沟通中获得的信息是最及时、最前沿、最实际、最能够反映当前工作情况的。
如果内部审计人员仅仅从公司的账面或者对运行现状的表象观察中得出结论,而不了解更深层次的原理,则会得出及其片面的结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本质问题也不能被及时发现,从而对公司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只有内部审计人员与管理层多方位、多角度的沟通及反馈,才能使其有机会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从而进行及时的防范和修正企业是在不断解决这些本质问题中不断成长壮大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内部审计人员与管理层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的4)防微杜渐如果一个企业只等到问题真正出现的时候才去制止和控制,往往是“亡羊补完”,虽犹未晚矣,但已经对企业各个方面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伤害,因此,现代内部审计任务往往还包括了对企业管理中重大错误的防范,这一目的也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有效的沟通同时也意味着有效的信息,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反复分析,结合专业知识,从而发现异常,及时修正,从而避免大问题的发生2.2 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内部审计是 “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中 “确认( Assurance) ” 是客观检查证据以作出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独立评价; “咨询( Consultation) ”是提供建议帮助客户提高运作效率、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治理、控制过程和风险管理。
即内部审计如今逐渐向增值型审计转变,其审计主体是其集团内部,内部审计可以通过确认和咨询服务对企业内部经营现状得出确切结论,并且基于对现状及审计资料的分析对管理层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做出合理建议,从而使得企业整体价值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最终实现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2.3 沟通型内部审计2.3.1 沟通型内部审计的概念沟通型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沟通制度,明确各级责任,并将内部审计人员和被审计管理层之间的双向沟通作为工作重点的一种现代审计模式沟通型内部审计作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实现最终的价值提升,达到良性成长,只不过实现的途径主要依靠有效的沟通所以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的审计技巧,更重要的是具备强大的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能够准确传达工作理念,正确理解收集的信息,并做出正确评价及提出合理建议2.3.2 沟通型内部审计工作的三个原则(1)沟通有效果沟通有效果是指在内部审计双方的整个交流过程中,都能建立起明确的目标,即通过透明的沟通与信息分享最终达到企业成长的目的被审计部门应该理解内部审计的真实目的并对此做出积极反馈,主动提供充分且适当的信息,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时刻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审计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并且双方最终能够就解决当前经营问题的最佳措施达成一致。
2) 沟通有效率沟通型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达成企业的整体升值,但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问题的及时发现与解决,因此,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中的沟通工作要能做到“快、准、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沟通结果,大大缩短公司的反应时间,能够最大程度的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现代商业社会3) 沟通人性化在内部审计工作的沟通过程中,要使被审计感到放松和亲和,而非对内审人员的敌意,这样被审计人员才愿意传递更多的有效信息,只有心情愉快的沟通才能实现双赢的思想2.3.3 沟通型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沟通型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财务层面,即相关报表数字的准确性与合法性,而是渗透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服务职能,参与企业重大运营决策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则为有效沟通,具体沟通内容如下: (1)传达内部审计理念 内部审计理念即内部审计的主导思想,它是指内部审计人员自己选择审计的观念,并不是管理层或者是董事会所赋予的,它会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秉承“独立性”原则,通过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防微杜渐,一步步夯实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洞察改革方向,积极推动变革,进而促进集团良性成长而今天,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理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