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第六次考试卷(含答案).docx
25页五月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第六次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A、促进师生的发展B、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C、促进学校的发展D、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参考答案】:D【解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2、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贮存的信息项目为()A、3±2B、5±2C、7±2D、9+2【参考答案】:C3、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等属于哪类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A、智能不足儿童B、禀赋优异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参考答案】:D【解析】:情绪困扰儿童是指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的儿童,其心理行为特征有: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等4、“迁移”一词最初来源于()A、斯金纳B、桑代克C、罗杰斯D、奥苏贝尔【参考答案】:B【解析】:“迁移”一词最初来源于桑代克5、在一个好的集体里,差生的不良言行很少有市场;在一个不好的集体里,好学生也会附和不良言行这一现象的适当解释是()A、团体凝聚力的作用B、老师的威信C、从众D、认知失调【参考答案】:C6、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借助的方法是()A、测验B、观察C、访谈D、实验【参考答案】:A7、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A、价值化B、人格化C、社会化D、差异化【参考答案】:C【解析】:见“个体社会化”的定义。
8、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个体思维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这一时期称为()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参考答案】:D9、桑代克进行的著名迷箱实验所用的实验对象是【】A、白鼠B、狗C、猴子D、猫【参考答案】:D【解析】: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是根据其对动物的实验结果提出的,其中最著名的是饿猫开迷箱的实验10、在认知变化的过程中,顺化说明发展,是一种()A、质的变化B、大小的变化C、量的变化D、功能的变化【参考答案】:A【解析】:在认知变化的过程中,同化说明成长,是一种量的变化,而顺化说明发展,是一种质的变化11、学校规定学生做作业必须用蓝笔,教师批改作业必须用红笔这是运用了感知的哪一条规律()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参考答案】:B12、布卢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掌握学习认知学习情感学习行为学习【参考答案】:A1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参考答案】:D【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4、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在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后才发生迁移这是()A、一般迁移B、同化迁移C、顺应迁移D、重组迁移【参考答案】:C15、根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认知教学目标有()A、六项B、四项C、五项D、十项【参考答案】:A16、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A、认知结构和态度B、智力和学习环境C、年龄和学习材料D、学习目标和态度【参考答案】:A【解析】:认知结构、态度、年龄、智力属个人因素17、讲果实概念时,不要只选可食的果实(如苹果等),还要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如橡树子等),这是运用()A、概括B、原型C、练合D、变式【参考答案】:C18、大脑神经兴奋消耗能量超出恢复过程而产生的疲劳是()A、肌肉疲劳B、神经系统疲劳C、心理疲劳D、感知疲劳【参考答案】:A19、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采取了()手段A、统计分析B、测验C、调查研究D、口语报告【参考答案】:D【解析】: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采取口语报告的方法口语报告法也称“大声法”,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者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部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其进行分析。
20、有人认为形状知觉的形成存在着关键期问题,因此,学习汉字的最佳关键期是()A、2—3岁B、3—4岁C、4—5岁D、6—7岁【参考答案】:C21、知识传递的唯一途径是()A、直接传递B、间接传递C、循环传递D、辐射传递【参考答案】:B【解析】:迄今为止,知识传递的唯一途径仍是间接传递所谓“间接传递”,就是指知识传递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物(媒体)进行22、合作学习体现了资源管理学习策略中的()A、时间管理策略B、学习环境管理策略C、努力管理策略D、他人支持策略【参考答案】:D23、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后来看见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这是()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恐惧D、刺激评价【参考答案】:A24、归因总是与________联系在一起的A、干什么B、谁C、怎么样D、为什么【参考答案】:D【解析】:归因总是与“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25、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之一是群体内部的()A、一致性B、独立性C、孤立性D、依赖性【参考答案】:A26、在学习“鸟”的概念时,老师用蝙蝠来说明“会飞”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这使用的是()A、正例B、反例C、变式D、概括【参考答案】:B【解析】:反例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一般而言,反例传递最有利于辨别信息所以,在学习“鸟”的概念时,老师用蝙蝠来说明“会飞”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这使用的是反例学员27、元认知结构中不包括【】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情感C、元认知体验D、元认知监控【参考答案】:B【解析】:元认知结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用排除法可知答案应为B28、对于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论C、概括化理论D、关系理论【参考答案】:A【解析】:学习迁移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知如我国古人就知道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心理学观点讲,这些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但是,对于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形式训练说29、某学生十分喜欢某位教师,就会自愿接受该教师的教育,在态度和行为方面与教师的要求保持一致此时学生的态度和品德进入到哪一个阶段()A、顺从B、依从C、认同D、内化【参考答案】:C30、学生学习不具有的特点是()A、间接性B、组织计划性C、有效性D、社会性【参考答案】:D【解析】:学生学习具有的特征有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间接性31、维果茨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A、阶段发展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D、人格发展理论【参考答案】:B【解析】: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32、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A、比较信息过程B、整合信息过程C、组织信息过程D、概括信息过程【参考答案】:B【解析】:社会认知的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与信息的整合过程33、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面哪一种需要之中?()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参考答案】: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因此,答案为D34、()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A、教学效能感B、教师期待C、教学监控能力D、教师威信【参考答案】:A【解析】:教学效能感的定义35、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参考答案】:B【解析】:信度:即可靠性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帮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难度:指试卷(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36、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处于发展的()阶段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参考答案】:B【解析】:教师处在关注情境阶段时,经常考虑“如何教好课”37、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A、阶段发展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D、人格发展理论【参考答案】:B【解析】: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38、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A、规定限制B、理解C、协助D、同情【参考答案】:A【解析】:教师促成的纪律有结构的创设和体贴,BCD属体贴,规定限制是结构创设39、某中学生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该生的道德判断处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参考答案】:C【解析】:处于后习俗水平的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40、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D、改变动作方向【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言语在心智技能中的作用二、多项选择题1、心智技能具有哪三个特点?()A、对象具有观念性B、执行具有内潜性C、结构具有简缩性(*^__^*)…★D、结构上具有展开性【参考答案】:A,B,C【解析】:心智技能的三个特点即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和结构具有筒缩性2、下列关于传统与现代的迁移理论,说法正确的是()A、传统的迁移理论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现代理论有科学理论做支撑B、传统的迁移研究是比较宏观的、粗线条的;现代的则是比较微观、细致的C、现代迁移研究较重视认知特性的探讨D、传统的迁移理论对迁移研究无实质性进展,现代迁移理论促进了迁移研究的深化E、关系转换理论和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属于现代的迁移理论【参考答案】:B,C,D【解析】:A项错在“完全没有科学依据”;而E项关系转换理论应属于传统迁移理论3、儿童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是()A、由上到下B、由内到外C、由轻到重D、由脚到头E、由简单到复杂【参考答案】:A,B,E【解析】:儿童动作发展遵循三条原则:(1)即从上到下原则: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部动作。
最后是脚的动作2)由内到外原则: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