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年整理】毒物知识 铅.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009616
  • 上传时间:2017-05-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毒物知识 铅2006-3-24 铅(lead,Pb),灰白色金属,原子量 207.20,比重 11.34,熔点 327.5℃,沸点 1620℃,加热至400~5OO℃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烟尘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但都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和氧 工业铅接触有: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印刷业铸字和浇板;电缆包铅;机械工业铅浴热处理;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制造火车、汽车的轴承(挂瓦);制造 X线和原子辐射防护材料;无线电元件的喷铅;修、拆旧船、桥梁时的焊割以上作业铅以蒸气和烟尘形式逸散 铅的化合物,如氧化铅(又称黄丹、密陀僧 )、四氧化三铅(又称红丹)、二氧化铅、三氧化二铅、硫化铅、硫酸铅、铬酸铅(又称铬黄 )、硝酸铅、硅酸铅、醋酸铅、碱式碳酸铅、二盐基磷酸铅、三盐基硫酸铅等分别用于油漆、颜料、橡胶、玻璃、陶瓷、釉料、药物、塑料、炸药等行此铅化合物均以粉尘形式逸散 当前国内危害最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铅熔炼及拆旧船熔割作用机制 铅及其化合物侵入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整的皮肤不能吸收。

      呼吸道:通常以蒸气、烟尘及粉尘形态进入,其吸入的铅量,随着尘粒的大小而有差异,如尘粒在0.27Hm 者吸收率达 54%一般说,吸入的铅 70%~75%仍随呼气排出,仅 30%~50% 吸收人体内 消化道:主要来自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日常生活食物、饮料中每天摄入铅量约 300mg 铅以离子状态被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主要以铅盐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形式最初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数周后约有 95%以不溶的磷酸铅沉积在骨骼系统和毛发,仅有 5%左右的铅存留于肝、肾、脑、心、脾、基底核、皮质灰白质等器官和血液内,并可进入细胞核内而形成"包涵体" 而血液内的铅约有 95%分布在红细胞内,主要在红细胞膜,血浆只占 5%沉积在骨组织内的磷酸铅呈稳定状态,与血液和软组织中铅维持着动态平衡被吸收的铅主要经肾脏排出,还可经粪便、乳汁、胆汁、月经、汗腺、唾液头发、指甲等途径排出铅中毒的发病机制,目前比较清楚的有: 铅对血红蛋白合成的障碍: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受到一系列酶的作用,当机体受到铅毒作用后,这一合成过程中的一些含琉基酶受到抑制,而发生以下变化:1、由于铅抑制 δ 一氨基 γ 一酮戊酸脱水酶(ALAD),使 δ 一氨基 γ 一酮戊酸(ALA)合成卟胆元(BPG)受阻,致使红细胞中 ALAD 活性降低,血、尿中 ALA 含量增多。

      2、由于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 (亚铁赘合酶),阻碍了原卟啉与二价铁结合成血红素,使血清铁增加和原卟啉在红细胞中积聚,致使血液内红细胞中原卟啉(EPP)量增加或游离红细胞卟啉(FEP)增加,后者与锌离子结合成锌卟啉(ZPP)亦增加3、由于铅还可能抑制粪卟啉原脱羧酶,致使尿粪卟啉Ⅲ(CP)含量增多4、由于骨髓内铁的利用受障碍,红细胞铁结合量减少, ,幼红细胞及红细胞内游离铁增加,因此,可见到铁粒幼红细胞和铁粒红细胞,即含铁蛋白胶粒5)铅还影响红细胞中的核糖核蛋白体和可溶性的核糖核酸(mRNA),而干扰珠蛋白的合成,致使合成珠蛋白的核糖核酸相对过多,并聚集成点彩颗粒由于上述抑制过程,最后导致贫血 铅还可直接作用于红细胞,抑制红细胞膜 Na+/K+一 ATP 酶活性,影响水钠调节,同时还可能抑制红细胞嘧啶一 5'一核甘酸酶,致使大量嘧啶核苷酸在细胞浆内蓄积,以及铅与红细胞膜结合造成机械脆性增加,影响红细胞膜稳定性,最后导致溶血 铅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铅使 ALA 增多, ALA 与 γ 一氨基丁酸(GABA)化学结构相似,因而与 GABA 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GABA 位于中枢神经的突触前及突触后的线粒体 中,因 GABA 的抑制而干扰神经系统功能,如意识、行为及神经效应等改变。

      铅还能对脑内儿茶酚胺代谢发生影响,使脑内和尿中高香草酸(HVA)和香草扁桃酸(VMA)显著增高,最终导致铅毒性脑病和周围神经病铅毒性脑病在病理上表现为脑水肿,神经细胞弥漫性 变性,此外尚可见小脑颗粒层细胞坏死,脑疝及软脑膜小灶性出血 铅毒性周围神经病,最早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NCV)减慢,受损神经主要是神经细胞 膜的改变和脱髓鞘可见轴索周围改变,髓鞘崩解成颗粒状或块状,有时完全溶解,雪旺氏 细胞增生这些变化都是由于铅损害了神经细胞内线粒体和微粒体而造成 铅对肾脏的作用:铅因损害线粒体,影响 ATP 酶而干扰主动运转机制,损害近曲 小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造成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同时还影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尿肌酐排出减少,血肌酐、血尿素氮含量增加,尿糖排泄增加,尿 γ 一 GT(γ 一谷氨酚转肽酶)活性降低,尿 NAG(N 一 2 酰一 β 一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活性增高铅还影响肾小球旁器功能.引起肾素合成和释放增加,导致血管痉挛和高血压铅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形成核内包涵体.它是一种铅一蛋白复合体,是机体一种适应或解毒机制急性或亚急性中毒 主要由生活性所引起,多因误服或过多服用含铅化物的偏方治疗哮喘、癫痫、驱蛔虫、堕胎等,这些含铅化物如铅、铅丹、铅霜、密陀僧、黑锡丹、樟丹等;也有用锡锅制酒、锡壶盛酒;还有将铅粉错当山芋粉而误服。

      国外儿童常因嗜僻吃含铅油漆的玩具,墙壁、家俱等被剥落的泥灰而发生中毒这种因口服中毒发病常有一个潜伏期,短者 4~6 小时,一般2~3 天,最长者 1~2 周,其与摄入剂量和个体差异有密切关系职业性亚急性中毒也可发生 其临床特点为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表现头晕全身无力、肌肉关节酸痛、不能进食、便秘或腹泻、肝脏肿大、肝区压痛、黄疽、血压升高实验室检查:除铅中毒指标明显升高外,胆红质升高、ALT 升高;尿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尿卟胆原阳性;血色素和红细胞均下降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肌肉萎缩及肌无力严重者发生铅麻痹,即垂腕、垂足症;铅毒性脑病,出现剧烈头痛、抽搐、谵妄、惊厥、木僵甚至昏迷个别病人可发生麻痹性肠梗阻 一般说来,经驱铅治疗后,可很快恢复,除铅中毒性脑病外,很少有后遗症,预后良好慢性中毒 职业性铅中毒多为慢性中毒,临床上有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 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 神衰,是铅中毒早期和较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头昏、头痛、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多梦等,其中以头昏、全身无力最为明显,但一般都较轻,属功能性症状。

      尚有不少早期铅中毒者,上述症状也不明显 多发性神经病,可分为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感觉型的表现为肢端麻木和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子型感觉障碍运动型的表现有:1、肌无力,先是握力减退,出现较早,也较常见进一步发展为肌无力,多为伸肌无力2、肌肉麻痹,亦称铅麻痹,多见于桡神经支配的手指和手腕伸肌呈腕下垂,亦称垂腕症;腓骨肌、伸趾总肌、伸庶趾肌节呈足下垂,亦称垂足症 脑病,为最严重铅中毒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高热、烦躁、抽搐、嗜睡、精神障碍,昏迷等症状,类似癫痫发作、脑膜炎、脑水肿、精神病或局部脑损害等综合征国内由于劳动条件改善,较少发生,但国外儿童发生率很高 消化系统:轻者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重者出现腹绞痛 消化道症状 包括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上腹部胀闷、不适,腹隐痛和便秘,大便干结呈算盘珠状,铅绞痛发作前常有顽固性便秘作为先兆 腹绞痛 为突然发作,多在脐周,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每次发作自数分钟至几个时因疼痛剧烈难忍,常弯腰曲膝,辗转不安,手按腹部以减轻疼痛同时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可有呕吐检查时,腹部平坦柔软,可有轻度压痛,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减少,常伴有暂时性血压升高和眼底动脉痉挛。

      血液系统:主要是铅干扰血红蛋白合成过程而引起其代谢产物变化,如血 δ 一 ALAD 活性降低,尿 δ一 ALA 增多,尿 CP 增多,血 FEP,ZPP 增多等最后导致贫血,多为低色素正常红细胞型贫血 其他系统:铅对肾脏的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铅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出现氨基酸 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及肾功能减退,提示中毒性肾病,伴有高血压女工对铅较敏感,特别是孕妇和哺乳期,可引起不育、流产、早产、死胎及婴儿铅中毒男工可引起精子数目减少、活动减弱及形态改变此外尚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职业史、劳动卫生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一般说诊断并不困难误诊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性服用含铅化物,只要问清病史当可解决 诊断可分四级:1、铅吸收:仅尿铅或血铅升高但无临床症状者2、轻度铅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及尿铅或血铅升高外,尚有尿 CP、尿 δ 一 ALA、血 FEP、血 ZPP 中一项异常者3、中度铅中毒:在轻度铅中毒基础上,如出现腹绞痛、贫血、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中一项者4、重度铅中毒:铅麻痹或铅脑病者驱铅试验可以辅助诊断,用 CaNa2EDTA O.5~1.Og 后若尿铅≥1.45μmol/L(0.3mg/L) 而之 3,86μmol/L(0.8mg/L) 者可诊断为铅吸收;若尿铅≥3.86μmol/L(0.8mg/L)或4.82μmol/24h(1.0mg/24h)者可诊断为轻度铅中毒。

      铅绞痛者应与阑尾炎、胆道蛔虫症、胆石症、胃穿孔、血紫质病等相鉴别治疗 对慢性铅中毒主要采用驱铅治疗目前有肯定效果的络合剂驱铅作用强弱情况:CaNa3DTPA(钙促排灵)>CaNa2EDTA(依地酸钠钙)>ZnNa3DTPA(锌促排灵)>Na2DMS(二琉基丁二酸钠)、DMSA(二琉基丁二酸)>811(螯合羧酚) ,具体用法如下: CaNa2EDTA 或 CaNa3DTPA l.Og,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加2%普鲁卡因 2ml),每日一次,连续三天停药四天为一疗程,一般三个疗程即可 Na2DMS l.Og,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加 2%普鲁卡因 2ml),每日一次,连用三天停药四天为一疗程,一般三个疗程即可DMSA O.5g,口服,每日三次,连用三天停药四天为一疗程,一般用三个疗程即可 铅绞痛治疗:1、驱铅治疗,CaNa2EDTA,l.Og,静脉滴注,每 12 小时一次,至铅绞痛控制;或Na2DMS,l.Og,静脉推注,每 12 小时一次,严重者可每 6 小时一次,至铅绞痛控制或DMSA,l.Og,口服,每 6 小时一次,至铅绞痛控制,以后按慢性铅中毒治疗方案进行 2、对症治疗,10%葡萄糖酸钙 10ml,静脉注射;阿托品 0.5~1.0mg 或 654 一 2,10mg,肌注;腹部热敷;针灸足三里、中脘、内关.三阴交等。

      铅脑病治疗:先用 BAL2.5mg/kg 肌肉注射,第 1 一 2 天,每 4~6 小时一次;以后每日 1~2 次,共 5~7 天接着用 CaNa2EDTA 治疗,用法按慢性铅中毒治疗方案预防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铅;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改革产品剂型;控制熔铅温度;加强局部通风、排毒装置;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定期监测工作场所铅浓度定期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及每半年或一年定期体检,血铅和 ZPP 可作为筛选指标及时发现就业禁忌症和早期发现铅中毒病人及时处理中国职业病诊断国家标准: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