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吴正宪优秀教学案例.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1491643
  • 上传时间:2022-04-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吴正宪优秀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一)(-)平均数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生1:我喜欢足球生2:篮球生3:乒乓球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生:好吴: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 的队起一个白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 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岀点招儿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虽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 “胜利队”另一 对也写了 “吴正队”)吴:吴正是什么意思?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吴: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预备,开始! 20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 “胜利队”:29 o下而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胜利队”:不服气!吴:为什么?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儿个吴: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吴: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吴:现在腔利者是“吴正队”,可以吗?生:不可以这时,吴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吴: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吴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胜利队:欢迎!吴: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來,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吴;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生:不同意!吴:为什么?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吴;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F,我们还川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 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扌n球水平呢?(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况F,可以先求平均数吴:怎样求平均数呀?生;就是用扌n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点评:排球是孩子喜欢的游戏,吴老师把游戏引进课堂的时候,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 了改造:让学生口拟队名、口定比赛规则,是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 的学习动力;教师选择加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 知识学习的需要实际上,儿乎每个坏节都自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一个原牛态的生活 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的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二)二分之一“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1/2吗? ”在学习1/2时,这个问题搅起了 课堂的波澜。

      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无 形之中就形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吴老师顺手递给一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同意都要提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 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这张纸可以折,可以撕下面的同学两人一组, 先讨论一下讨论过后,同学们把1=1光集中到讲台前,吴老师对座位上的学生说:“我们请正方和 反方的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吗?我们静静的听,然后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看那位 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1/2? 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老师呦勾? ”人有先声夺人之势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來,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是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 ”正方:“不是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一定是 1/2呢? ”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么就得到1/2呢? ”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関可以折成1/2,也 可以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但这里说分成两份,怎么分都行。

      他在“分成两份”上特别加重了语气理越辩越明,几个I叫合下来,人家就达成了共识:这 句话错就错在“一定”上,如果一定是1/2的话,前面应该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対分 数本质意义的认识点评:数学是其他自然学科的皇后,良好的数学素养离不开周密、严谨的思维当然, 这种严谨的思维习惯,不是靠教师的严厉逼出来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在解决 问题的活动中慢慢养成教师所能做的职能是引导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三)小括号刚刚认识了小挂号可以改变原有运算顺序的规则后,突然有一位同学提出:“我认为 小括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它的存在,照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i边说i边走到黑板 前把“12X (4+3)”式了改写成了 “12X4+12X3”,一脸不喜欢的样子:“反正我不喜欢小 括号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小括号的作用,这节课岂不白上了?吴老师思考着如何把这节课 引向深处突然,他看到了讲台上摆放的同学们为灾区捐的书,灵机一动,一个教学思路产 生了他不慌不忙地提出一个问题:“王红同学积极支援灾区,她冇92本课外读物,自己留 下32本后,把剩下的送给5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本?请列综合算术解答吴 正宪特意请那位同学板演并讲解。

      过了一会儿,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算式中画了 一个小插号,表示先求92与32的差,最后再除以5吴正宪故意问:“这个小括号有什么 了不起,不写它不是也可以解决问题吗? ”“这个小括号非写不可,不然就得先算32*5这 一步了,不符合题目要求那位同学着急地说一位同学抢过话头:“你现在是不是和人家一样也喜欢小括号 了? ” “小括号挺好的那位同学感慨地说点评: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口己体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四)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 子和剪刀吴老师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 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 的计算方法话音一落,学生们就忙开了他们兴致勃勃的设想着各种方法,全身心投入 到问题的探索之中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A组抢先说:“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立起來放在 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吴老师肯定了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参与学习,但同时提出:“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 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來在刻度尺上滚动-•圈吗? ”“是啊,行吗? ” A纟R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接着,B组代表冇儿分得意地向大家推荐自己小组的做法:“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 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的长度了吗? ”“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吴老师称赞道这话在B组同学的脸上洒下了 一片灿烂停顿片刻,吴老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 问:“小球走过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 ”同学 们摇摇头,再次陷入沉思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 一个兴奋的声音从教室里掠过,C纟R的同学 发言了: “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8段,我们测量出每条 线断的长度是2厘米,8段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很有创意,吴老师竖起大拇指,“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岀这个圆的周长,很了不起 但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长,都有局限性我们能 不能找到一条球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学生的思维乂活跃起來,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圆的周 长到底与什么冇关系? ”观察、操作、实验,同学们终于发现闘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 一些。

      规律找到了,同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P—-点评:吴老师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她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牛的思维平衡, 使学生原冇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形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 找新的答案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 飞溅起更高的浪花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五)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上,吴老师请部分同学到黑板上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自己 心冃中的一半学生按照口己的想彖,划出了不同的1/2图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一种非常科学简单的表示方法吗? ”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的猜测 小,她白然而然的引出了 1/2的概念,然后问:“那你们看1/2能不能代表你们画的这些图 的意思呢? ”“如果你认为它可以,就把你画的图擦掉,如果你认为1/2没有你画的图漂亮 或不能代表,可以不擦掉多数同学都擦了,只有几位同学没冇擦没关系,吴老师等待 着,让他们慢慢去体会在临下课前,吴老师安排了一个环节,请两个同学到黑板前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 5/100o画着画着,一个男孩对老师说;“画不了了,太麻烦了吴老师问:“那你说是画图 好还是分数好? ”“分数好看来他是真的体会到分数的价值了。

      另一位女同学还在埋头画 她的5/100,吴老师乂在分母上加了一个“0”,变成了 5/1000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她愿 意画就画吧 5/1000该怎么川画图表示呢?就讣女孩继续想吧,最终她会感悟到川分数表 示这个关系是乂准确乂简单的点评:这种等待在课堂上是经常需要的这是一份源自博爱的宽容宽容让学生敢于 展示真实的白我,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宽容让学生的智慧充分涌流一个教师之所以博大,就在于它告别了强迫学牛•认同的习惯,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宽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