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我****5
  • 文档编号:173485923
  • 上传时间:2021-03-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2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 题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一)课 型新授课课时 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揭示柳苗生长之迷,提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独立完成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能力方面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与实验能力思想教育使学生形成科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简史,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难点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关键光合作用的发现简史,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教法材料分析法、实验法教具课件,微课教 学 过 程师 生 互 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趣味小实验,将碘液加入装有红薯粉溶液的试管中会发生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由此来引出本堂课光合作用会才生淀粉的知识点原理是淀粉溶液遇碘液会变成蓝紫色柳苗生长之迷:一、 十七世纪以前:植物从土壤中获得生长需要的各种物质二、 十七世纪上半叶:比利时 科学家海尔蒙特实验:结果:柳苗增重74.5KG,壤重量减少0.057KG得出结论:柳苗生长所需的物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入概念学生理解教师引入概念学生理解学生阅读学生猜测教师指引从淀粉遇碘变蓝的小实验揭开本堂课的面纱这部分教材内容实际上是概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教材围绕光 合作用概念的要素,简要介绍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及成果。

      这些实验之间联系密切, 前后的连续性强,其中的每个实验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又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从而为后继 教 学 过 程师 生 互 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得斯特利实验: 结论:蜡烛燃烧会污染空气,使小鼠窒息而死,绿色植物则能够光华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插入图英格豪斯1782年,瑞士牧师谢尼伯: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804年瑞士学者索热尔: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绿叶在下能产生淀粉即有机物3、 实验探究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1、 结合微课,完成预习目标,2、 实验步骤:暗处理-遮光-光照-脱色-染色暗处理:消耗叶片中的淀粉;遮光:形成对照;脱色: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叶片由绿变黄白,酒精溶液变绿;染色:叶片遇碘液变蓝色学生阅读学生猜测教师指引学生理解学生阅读学生猜测教师指引学生理解自主预习,听微课学生掌握对照试验的要求掌握酒精作用淀粉变色原理的掌握的研究工作提出新的课题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适合选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得出有关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初步结论。

      自主教学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为进一步组织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活动奠定基础学生结合微课先自主预习,尝试写出实验步骤和相关重点,在老师讲解完后,再结合老师所讲内容自行校对,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提 高 与 发 展教 学 反 思可插入相关光合作用的历史,以及一些相关植物生长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到光合作用的过程学生对相关的光合作用历史比较感兴趣,我用了大量的资料来展示给学生,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没能全部展示给学生.只能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去看.感觉如果以实验形式,应该可以更全面的展示,学生记忆更深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