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益林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5页
  • 卖家[上传人]:zh****71
  • 文档编号:225941731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1.40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益林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白塔渡的遐思熊召政 从玉树的首府结古镇出发,沿着通天河谷迤逦前行,两岸的山峰连绵不断,青草葳蕤天空却是如此的蔚蓝我之所以加上“如此”这两个字,是因为如果用蔚蓝形容这里的天空,那么在黄河两岸的中原,在长江右岸的江南,那里的天空是没有资格用“蔚蓝”这两个字的 沿着通天河谷前行了两个多小时,远远的,我看到河边伸向波心的小山坡上,矗立着一座耀眼的白塔它傲岸而孤寂,仿佛一位活佛当年文成公主就是从这里渡过通天河,前往西藏拉萨后人为了纪念她,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白塔这就是白塔渡口 长安通往西藏的唐蕃古道,从玉树穿过文成公主便是沿着这条古道,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从长安走到拉萨其间穿过多少湍急的河流与巍峨的雪山一个冰清玉洁在皇宫长大冰清玉洁的少女,经历这么多的艰险,把自己的爱情与生命长久地留在青藏高原上这样一个无可复制的传奇,吸引了历代的作家与艺术家,向她献上真诚的颂歌天荒地老的玉树,是唐蕃古道中最为艰难的一段文成公主在玉树境内差不多跋涉了半年多时间因此,玉树境内留下了多处纪念文成公主的建筑。

      最著名的,即是巴塘乡贝纳沟内的文成公主庙与眼前这座白塔渡口了 我在转塔的时候,常常会停下脚步,欣赏塔基上那些岩画与雕塑在同一幅画面上,往往会看到度母与公主同时沐浴着祥光人一生下来,便会本能地抗拒一些东西,但不会抗拒美西藏的度母即是观音,是美与慈悲的化身,而文成公主则是藏汉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将文成公主与度母供奉在一起,可见西藏同胞对文成公主的尊崇与爱戴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危险的,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是伟大的从白塔上的岩画,我们看到了感恩与祝福同时,也为文成公主征服了一个民族的心灵而感到欣慰 据说,文成公主走到这通天河渡口的时候,所有陪送她的唐朝大臣就此回返,而松赞干布派来的使者在对岸迎接我猜想,文成公主当年在这河边徘徊的时候,一定是柔肠百结她知道一旦踏上渡船,对于故土,将是永别;对于西藏,将是开始再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与送亲的人揖别,文成公主一定是热泪盈眶这情景让我想到那两句脍炙人口的唐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未语泪先流的文成公主会报什么样的平安呢?她会告诉中原的父老,告诉白发苍苍的母亲:女儿平安,西藏平安! 光阴荏苒,一千多年的渡口揖别已散作昆仑山脉的烟云诚如陆游在三峡吊屈原时所感叹:“一千五百年前事,惟有涛声似旧时!”通天河的涛声,在苍茫的雪山之间袒露着,喷涌着,它诉说着历史,也诉说着今天。

      沿着白塔,我缓缓地转了三圈然后,对着文成公主的画像,对着度母,我深深地鞠躬历史并不渺茫,现实又如此热烈在这充满感恩与祝福的大地上,我的爱与直觉,正像高原上的鲜花一样缓缓开放摘自2011年9月21日《人民日报》)11.第①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1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1)人一生下来,便会本能地抗拒一些东西,但不会抗拒美2)历史并不渺茫,现实又如此热烈13.作者认为,藏族是个有信仰懂得感恩的民族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有信仰”和“懂得感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14.对于文章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达对文成公主的崇敬与怀念,有人认为是颂扬藏汉两族源远流长的友谊你是怎么认为的?试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8分)参考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听 山冯源①平生与山有缘,生于山城长于山城后来迁家川北,居于山中,年长日深,不知是受了山的熏陶和水的浸润,还是于山水于生活有了领悟和兴会,渐渐地滋养出听山的嗜好②初次听山,是在大学读书时一个孟春的黄昏春雨初霁,林间清幽,山岚逍遥,晚霞如瀑,从对面的山脊泻下,次第地织染着远远凝翠的岑峦和尚含绿滋的林卉;残流涧,迂回曲折,涓涓淙淙,犹无声地吟咏着天籁。

      整个山间仿佛依然笼罩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显出一片宁静,如一幅恬淡的墨画,又如一位绿装倩然的处子,所能够倾听到的,只有宁谧的大地吮吸昊天甘霖微微的喘息那时年轻,心高志远,好动喜闹,一次的经历便以为山不过是一位哑然的孤独者,一个寂静的缩写,淡然无味,令人难耐③学生生活多是平淡、单一,甚至枯燥,又兼远离城市,课余饭后的时日便大多是在山中蹊径的散步中消逝或许正是如此,才有了那次在雨中听山的偶然的经历和所获那是一个炎热而郁闷的夏日的午后,与同学步于山径,试图以宁静和清幽来弱化心里的烦闷盛夏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即变,风和日烈间骤然乌云密布周围无舍,便索性立于树下雨酣畅淋漓,倾泻在树叶枝梗、青草绿塘,每一次砸下,山中就有一阵清脆或浊重的回响;大雨携着劲风,风过处,树叶枝梗急速不断地屈身弯腰,舞蹈似的,摩擦着推搡着,浑身鸣叫;空中的鸟儿被风掠来拂去、东奔西突,急切而慌乱地寻找巢穴或可栖之处;从山顶涌下的洪水肆无忌惮地在林间、草丛中奔走,又汇成一股股更大的急流,在沟壑里冲撞喧哗,声如金石相击……风声、雨声、水声、树声,交织相融,有如一首雄壮激越而又无序无节的音乐我倾听着,心灵仿佛受到了一次山的如流的歌韵和大自然醇浓之流的洗礼,也品出了山的亦静亦动,或柔或刚的性格。

      ④听有所获,情有独钟,在“绿树枝头一线红”的清晨,在“人散后,一勾新月在天际”的夜晚,在小园香径,在流水偎依的桥头,或是凄风苦雨、残阳古道,一次次地静坐聆听听山是寂寞的,它不比听城市听海,但听山又是不寂寞的你俯身可拾红花绿叶,仰首能得蓝天白云;可以听到花的绽放、叶的吐蕾,群鸟的和鸣、风雨的协奏、雷电的高歌;听到云的轻盈、风的潇洒,日出日落、月降月升的恢宏的壮阔,和它深厚内腹云涌的情潮,以及它们所融汇成的一支高亢而又柔婉、急切而徐缓的旋律这是一支美的旋律,你珍蕴了它,便珍蕴了大自然;你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生活或人生⑤踏着这支旋律的节拍,走入社会,也走入一片新的天地,我依然钟情于听山,依然拥有这支旋律,并矢志不渝地前行⑥“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这是古人的摹状但是,你目游其中,会看到它们始终不移地在天际描绘出的浪漫而有致的“五线谱”;你心骋其间,能听到另一支旋律——历史的鼓声与时代的潮音融合的旋律⑦据史书记载,汉建安16年,刘备为了实现其谋臣诸葛亮提出的据益州、复汉室进而逐鹿中原的战略,率精兵驻扎在这里,偏安益州的刘璋也“延至北山”他们“饮酒乐甚”之余,登山远望,夹江两岸的沃野良田、富庶丰饶尽收眼底,刘备想其不久将为己有,便欢曰:“富哉,今日之乐乎!”他如愿以偿,夺隘取关,进而有了蜀地,建立了蜀汉政权。

      站在山顶,遥想一千七百多年前:如果没有那一阵阵隆隆的鼓声,或许就没有三国的鼎立和蜀汉的繁荣及富庶,也不会有今天这座据史建造的“松柏茂密,篁秀花明,溪壑清幽,景色迷人”的苑囿⑧然而,时代之脚匆匆地前行,那一阵鼓声早已沉积为一段历史、几行碑文和一丛丛萋萋荒草,代之的是一阵又一阵时代的潮音10多年前,当第一批建设者来到这里,便种下了第一个希望——给这寂静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接踵而至,第二批、第三批……他们用双手创建了校园、公园、疗养院,也创造了这一方的社会文明、时代精神你信步其中,不仅能听到大自然的旋律,而且可以听到时代的潮音,使你满心欢愉,也令你深味沉思⑨山如箜篌弹歌奏律,其实,生活在这一片群峦中的蜀人之心莫不是一架架箜篌,他们所弹奏出的旋律,又岂是大自然所能媲美的?(原文有删节)14.文中写了两次作者具体的听山经历及感受,请分别加以概述6分) 答: 15.文章第④段中说:“听山是寂寞的,它不比听城市听海,但听山又不是寂寞的作者这样写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答: 16.文章第⑥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7.请从表达和内容两个方面鉴赏文章的最后一段6分) 答: 参考答案:14.(6分)①孟春黄昏后听山,以为山孤独、寂静、淡然无味,令人难耐。

      ②夏日午后雨中听山,心灵受到洗礼,品出了山的亦静亦动、或柔或刚的性格15.(4分)不矛盾山没有城市和海的热闹与喧嚣,需要静坐聆听,因而“听山是寂寞的”;听山能听出自然美的旋律,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生活或人生,所以“听山又不是寂寞的”16.(6分)①紧承上文听到的大自然的美的旋律,引出另一支“历史和时代”的旋律,是听山的进一步拓展;②领起下文对历史的鼓声与时代的潮音的具体阐述;③丰富文章内涵,深化主旨17.(6分)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反问等修辞方法,语言形象生动而有力赞颂了蜀川人民的创造精神,他们创造的社会文明、时代精神汇成了时代的潮音,这一潮音远远胜过山的旋律、历史的鼓声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朱成玉⑴立秋了,眼前的一切就都变成了夏天的遗骸它们齐刷刷地排列在你的视野里,令你无力躲闪比如树上那些坚守到最后的果实,健康地存活下来,把完美的心一直留到晚年这已经是个奇迹,我们还有必要担心它晚节不保吗?深秋的葡萄,像含冤的眼睛,虽然被秋霜凌辱,却依旧鲜亮,晶莹剔透,闪着不肯谢幕的光⑵阳光不再蹦蹦跳跳,像顽皮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少年,一下子就有了心事阳光开始为那些在秋天里哀愁着的人工作了,为他们摊开伤心的绿,晾晒着寂寞的红。

      ⑶其实天气还没变,一如往昔,艳阳高照,心却不知不觉间有了丝丝凉意因为叶子落了,曾经的青春不复存在流行歌曲里照旧挥霍着用之不竭的情感,但任凭沙哑的歌喉怎样声嘶力竭地挽留,青春都不再回头你能做的,只有默默地清扫这满地狼藉⑷也有不知愁的叶儿们,它们调皮地打着旋儿,姿态优雅,把生命的结束当成一次惬意的旅行⑸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⑹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那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⑺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⑻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⑼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叶子,那些青春的遗骸、无法言说的旧日时光,成了书签,丈量着一本书的里程,时刻提醒着你,哪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爱抚,哪些情节需要重温⑽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父亲告诉我,祖父结婚一年后就从军了,再也没有回来。

      作为军烈属的祖母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然而却没有人可以安抚她内心的苦痛祖母习惯在那些叶子上面写字,一句半句的,大多是哀婉的宋词我想那是祖母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祖父吧每年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祖母去祖父的坟前,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坟头,景象灿烂而华丽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祖母掉过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的挤一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别人无法看见祖母的眼泪,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⑾不管天气的好坏,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压弯,却压不弯她热爱生活的心⑿在那些叶子上写字的时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坏了一份念想写上了字的叶子,就如同被装上了灵魂,重新活了过来我想只有祖母懂得那些落叶,也只有那些落叶懂得祖母,她们惺惺相惜,彼此嘘寒问暖⒀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替那些果实遮过阴凉、从枝头跌落、背井离乡的叶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