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彩虹》 (人教部编版).docx
6页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课题:彩虹(第二课时)时间:2018年5月23日上午执教:何倩教材简析:《彩虹》是一篇富有情趣的课文,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写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出现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联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水,拿着妈妈的圆镜子为妈妈照着月亮梳头,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本文以对话的语气,通过9个问句巧妙相连,呈现出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开头巧妙的比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思考随后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以亲切的称谓开始,用“如果……不就……”反问句方式呈现了3个奇妙的想法,之后又是一个加强语气的问句“你高兴吗?”要指导学生读好分句之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同时积累“荡来荡去”的类似词语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体会体贴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体会小女孩对家人的爱与关心教学准备:词语卡片,PPT课件教学流程:一、搭桥游戏导入1.(出示图片)导言:小朋友们,雨过天晴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朝着我们笑盈盈地走来她想要到天上去,却被词语宝宝拦住了,你们愿意帮她搭桥吗?如果我们把下面的词语全都认识了,桥就自然搭好了2.(出示PPT)复习生字词语,完成搭桥由桥引出课题--彩虹咦,我们搭好的这座桥,就是天空中美丽的彩虹3.过渡: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这个小女孩终于可以走到这座彩虹桥上去了她想在彩虹桥上干什么呢?听课文录音,一起去了解了解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带领学生完成词语复习的同时,引入课题,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二、精读感悟(一)听朗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思考:这个小女孩就是文中的“我”,她想在彩虹桥上帮哪些人做事情?(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我” 爸爸 妈妈 哥哥)(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导学:“我”想要爸爸的什么呢?“我”想拿来干什么?又能帮爸爸做什么?请和你的同桌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找到的答案和同桌说一说2.学生按要求学第二自然段3.同桌交流4.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第一阶段: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
出示第一句话: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1)引读短语:“浇花用的水壶”“那把浇花用的水壶”“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让学生明白“我”想要的是爸爸那把浇花用的水壶2)读出问的语气第二阶段:(出示长句子: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1)想一想,每一部分写“我”在干什么?(2)自己练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我”的动作3)同桌共同学习,互相练习读分句4)反馈交流,发现这是三个连续的动作,并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子5)“我”真的提着那把爸爸的水壶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指导学生关注“如果”,表明这是“我”的想法,只是一种假设,不是真的在做6)“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读出问句的语气,与“那就是我在下雨对比朗读,初步感知反问句5、(出示长句: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1)情境中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2)如果你是小女孩的爸爸,你高兴吗?为什么?(相机板书:浇田地)(3)你体会到了什么?(小女孩体贴懂事)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设计意图:将长句子分开来指导朗读,再读通每一个部分,最后把各个部分连起来,长句也就能读通顺了,在此基础上,再训练学生在情境中去读出问句的语气,体会小女孩的体贴懂事。
7.过渡: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小女孩到彩虹上去,是希望爸爸不那么辛苦,让爸爸高兴那她还想让谁高兴?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第二幅插图,找到对应段落和同桌读一读,再和同桌说一说她做了什么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交流第四自然段1)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2)理解“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个句子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3)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为什么?(板书:荡秋千)(4)多种形式指导朗读(同桌读、男女生配合读)(四)学生按要求自学,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交流第三自然段1)抽学生汇报小女孩想要为妈妈做什么板书:拿镜子)(2)其他学生补充3)教师相机指导: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②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这句话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妈妈,你高兴吗?为什么?④师生情境表演朗读,读好问句的语气 (4)小结:小女孩真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设计意图: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女孩想帮助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构段形式相同。
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然后放手让学生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以读促悟,培养学生的语感三、回顾全文,拓展创编1.导言: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学完这篇文章,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女孩吗?(文中的“我”希望爸爸不那么辛苦,希望妈妈变漂亮,希望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2.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读出小女孩对家人的关爱之情?(配乐)3.读了之后,你想向小女孩学习吗?假若你也走到了彩虹桥上,你想为谁做点什么?仿照文中句子说一说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文章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尝试仿说,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启发学生从小女孩身上懂得要学会体贴他人,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四、布置作业画一座彩虹桥送给家人,并把你的愿望告诉家人设计意图:通过给家人画彩虹并表达愿望,内化所学,升华对内容的理解板书设计爸爸 浇田地 体贴懂事彩虹→帮 妈妈 拿镜子 关心家人 哥哥 荡秋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