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11246987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52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个11生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XXXX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能讲XXXX这个故事……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词识字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资料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有关水井的教学挂图一幅、小鸟图一幅  2.本课课文录音带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教学挂图。

      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  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五、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井(   )  观(   )  沿(   )  百(   )  开(   )  现(   )  没(   )  白(   )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个人创意增减: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  1.张挂教学挂图,读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板书:井沿讲解生字。

      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指夸张的话)  (3)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井口那么大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无边无际  (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  (7)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  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

      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  (3)小鸟为什么笑了?(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  (4)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5)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语气)  5.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三、课堂练习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填空:  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资料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出要求学会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和图片  2、葫芦的实物、《我要的是葫芦》的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指着葫芦实物)这是什么?这么可爱的葫芦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各抒己见,预设学生心理:葫芦是农民伯伯在地里种出来的  把种子放在地里后,可爱的小葫芦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就会知道了齐读课题:第七课《我要的是葫芦》指导读好 “葫芦”一词,注意“芦”字要读轻声)  二、读文、识字、感悟  1、 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  2、看图(课件显示),图上有什么?这些内容在课文的那一段?谁来读一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学生读的字、词的正确读音并出示本课要读好的词语:葫芦藤、挂了、一些)  3、谁认为比他读得更好?好,我就请你当一当小老师让学生跟着学生读,进一步熟悉第一段  4、读了第一段后,你明白了什么?(看课件,结合学生回答,指点理解:谁来说说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长满绿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板书葫芦的叶、花、果的关系挂了”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那个词用得好?(观看课件感悟。

      指导朗读,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出了高兴的心情?(分组比赛读)  5、观看课件,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怎么样了?这些内容在课文的哪一段?看到葫芦变黄了,落下来了,心情怎么样?我们来比一比,男同学和女同学谁能读出伤心的语气男女同学比赛读,并相机纠正读音板书“变黄都落了”)  三、合作、探究、识字  6、 读了第四段后,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预设学生心理: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7、请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在课文里找出为什么哪组有发现?(让四人小组集体汇报,并出现相应的图片和动画,画出重点的词、句:“盯着”的意思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说什么理解“奇怪”,为什么那个人会奇怪?邻居和那个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板书那个人错的地方:“不用治”,让叶子“生了蚜虫”,而且“虫更多了”  8、认读二、三段的词语  四、拓展与巩固  1、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预设学生的回答:1、叶子和果实有关系是很密切的2、种果实一定不仅要浇水、施肥,还得捉虫才行3、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等)  2、指点、展示:叶子和果实有联系,我们就要注意叶子上的虫;写作业和考试成绩有联系,我们就按时完成好作业……(看课件)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有联系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它?  3、总结谈话。

      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以后我们做事可不能像这个人那样,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一无所获  五、作业设计  1、感情朗读课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附板书:  7、 我要的是葫芦  简       长满了绿叶    生了蚜虫   虫更多了  笔  画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葫芦    不用治       变黄都落了  个人创意增减: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一自然段  1、我们借助图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多媒体)  2、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一自然段请打开书,根据老师的问,用书中的话回答细长的葫芦藤上有着什么?花谢以后,又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  二、学习四自然段 (多媒体)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这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是怎样的?请看图(多媒体)  2、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个读,用读表现出你的惋惜对比这样的两幅图,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  3、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你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在哪些自然段找到答案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读2、3段,边读边想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板书  你知道主要原因是:  1、叶子上长蚜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由此,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他想些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请一个同学朗读,听听、想想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符号勾出他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想些什么?个读,订正齐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不怕,不在乎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个读、男生读、齐读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他只在乎葫芦他为什么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呢?对,他在乎的只有葫芦,他怎么说的……?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你具体从哪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