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备考辅导文都考研政治大纲要点5天速记十三.docx
7页文都考研政治大纲要点5天速记(十三)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多项选择题)39年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二)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单项选择题)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三)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因为:(1)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3)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1.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基本特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由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客观的条件4)人民军队的存在和不断壮大,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这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2. “工农武装割据” 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从28年月到30年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形成了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2)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4)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五)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 (熟记)1.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2.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3)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宣传组织群众3.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多项选择题)军队政治工作有三大原则,即官兵一致原则、军民一致原则、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人民军队内部实行三大民主,即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理解运用)1.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指: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间指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的现状和敌强我弱形势2.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存在着内外部的多种矛盾;(2)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二)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几个阶段:(1)国民革命时期的联合战线。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3)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统一战线4)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三)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多项选择题)1.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基础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2.毛泽东指出:领导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率领被(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第二,对被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给以政治教育3.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1)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2)必须充分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对同盟者的领导的两个基本条件3)必须坚持在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又斗争、又联合”的方针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二)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运用)39年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建设一个具有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在我国建设这项工程,既有有利的条件,又有许多特殊困难1. 有利条件(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有良好的思想基础2)中国的工人阶级都有坚决的革命性,有一个良好的阶级基础3)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建党理论2. 特殊困难(1)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准备不足2)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党时刻处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3)封建思想的遗毒对党的影响较深,并随时有可能侵入到党内4)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不适当干预和党内教条主义倾向都给党的建设带来特殊困难三)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多项选择题分析题)1.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思想建设)2.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党的组织建设3.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1)理论联系实际;(2)密切联系群众;(3)批评与自我批评4.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 5.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42年延安整风开整风运动之先河其主要内容是:①反对主观主义以整学风;②反对宗派主义以整党风;③反对党八股以整文风。
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学风为中心内容毛泽东所作的报告《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是开展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整风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第4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过渡的历史条件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2)它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5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针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资本主义因素,但它从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49―52年,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53―56年,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二)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条件(多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是物质基础2.获得土地的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愿望和国家资本主义,是经济条件3.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政治保证4.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则支持和援助是有利的国际因素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的公开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理解)1.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条件2.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3.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4.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和重要依靠力量。
5.经过三年实践,党中央已经积累了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经验6.国际环境和苏联过渡时期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1. (1)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最终目的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1)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1.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1)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并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2)创造了经过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逐步过渡的形式3)贯彻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引导广大农民共同走上合作化的道路2. 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经过合作社的途径,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1)严格区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2)创造了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公私合营,包括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两个阶段)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3)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