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30万吨年塔式造粒塔土建工程滑膜专项施工方案.doc

49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558125
  • 上传时间:2017-06-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3.46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30 万吨/年塔式造粒塔土建工程滑模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有限责任公司新增的 2×30 万吨/年塔式法造粒硝基复合肥生产装置工程,地处*****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区内,由两座联体圆方结合体造粒塔组成结构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钢筋:HPB235、HRB335,HRB4001.1 工程概况:造粒塔工程: 平面布置方圆结合形状,总高 116.300m,塔直径为 18m,两座联体圆方结合体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1.2 建筑设计:本造粒塔工程由三部分构成,-7m 至-5.2m 是环形基础部分;-5.2m 至 116.3m 为塔身结构;分别在 89.95m、100.95m、106.95m、三层梁(钢梁)和板,115.6m 顶部结构平板,梁和板顶面标高116.3m即:-5.2 至 15.1m 标高段塔身壁厚 600mm,楼电梯间外壁为 500mm;15.1m 至 114.3m 标高段塔身壁厚 300mm,114.3m 至116.3m 为 2m 高环梁,电梯间外壁为 300mm筒体中有三层操作层:289.95m 标高处为造粒喷头层,100.95m 标高处为硝铵二段浓缩层,106.95m 标高处为硝铵三段浓缩层,115.6m 标高处四段层为顶板部分。

      89.95m、100.95m、106.95m、115.6m 的主梁为钢筋混凝土劲性大梁漏斗为单身斗,角度为 600,用普通钢材制作,楼梯为钢结构,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1.3 结构设计:1.3.1 基础:造粒塔工程位于*****,基础为板筏式基础,承载力特征值为3600KP,基础垫层为 C15 混凝土,基础底版厚度为 1500mm,标高为-7m~-5.5m基础环梁顶标高为-5.2m;-5.5m~-5.2m 标高段的筒壁厚为 900mm,楼电梯间外壁为 900mm,混凝土为 C35 1.3.2 主体结构:该工程壁、梁、柱、板、均为 C35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二、编制依据2.1 根据 2×30 万吨/年塔式造粒塔硝基复合肥生产装置土建工程结构图编制2.2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现场实际情况2.3《建筑施工手册》作 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 年 9 月2.4《滑升模板施工及安全规范》GB50113—20052.5《滑升模板》ESBN7-112-00230-3/TU.1662.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2.7《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作者:杨嗣信 主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2065820 出版日期:2004-11-12.8《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作者:江正荣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 1 版 2007 年 7 月 1 日2.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082.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2.1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2.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2.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三、方案的选择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了确保本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3.1 在施工这两座联体圆方结合体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时,首先要考虑到 15m 以下的含钢量大,钢筋钢绑扎问题,现依照图纸设计,在不改变钢筋结枸,在减少设备投入,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在-5.2 m 至 15.7 m 部分选用滑模与翻模相结合的滑框倒模工艺,15.7m 以上选用滑模工艺3.2 在 15.7m 至 116.3m 筒体中有三层操作层一层顶板,分别为:89.95m 标高处为造粒喷头层,100.95m 标高处为硝铵二段浓缩层,106.95m 标高处为硝铵三段浓缩层,115.6m 标高处四段层为顶板部分顾考虑到几层平台及劲性大梁的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在滑模装置选用中特选用钢型平台滑模施工,便可解决几层平台的施工问题43.3 在方案选定后,接下来我要考虑钢型平台(辐射梁、中心盘)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3.4 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5 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3.6 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便于检查验收。

      3.7 滑模装置的制作还必须符合《滑升模板施工及安全规范》 、 《滑升模板》ESBN7-112-00230-3/TU.16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检查标准要求3.8 依据《滑升模板》ESBN7-112-00230-3/TU.166,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在-5.2 至 15.1m部分选用滑框倒模工艺,15m 以上采用钢型平台(辐射梁)滑模施工工艺四、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4.1.2 编制造粒塔施工方案,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4.1.3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作业班组的技术素质54.2 设备检修:4.2.1 液压设备:试运行使其正常;千斤顶空载爬行试验试其行程达到一致;油管、针形阀进行耐油试验4.2.2 新购材料及设备改造:新购(16#、14#、12#、10#)槽钢针对造粒塔工程按图纸制作围圈、加固;按图纸根据造粒塔及电梯井壁厚调配选用合适宽度的体设架;针对造粒塔工程按照图纸对辐射梁、中心鼓圈、拉杆进行改造及加工。

      4.2.3 必须备用一台发电机 (因滑模施工是二十四小时连续性施工,以避免因停电使滑模粘模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务必需备用发电机一台)五、施工组织部署5.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图5.2施工现场管理目标5.2.1发扬我公司高质量高速度施工的优良作风,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证该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验评标准5.2.2检验批合格率为100%,一次交验合格率为90%5.2.3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为100%,一次交验合格率为90%5.2.4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标准5.2.5安全目标:无死亡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频率小于0.2%5.2.6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加强现场管理,确保现场管理达标六、基础施工方案6.1工程测量放线66.1.1测量准备:测量工作是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测量工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及能否顺利交验6.1.2所有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检定周期的审定、与业主办理交接桩手续,检核水准点;对测量员进行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编制测控布置;建立测量数据库6.1.3施工测量设备配置:施工测量设备一览表序号 设备名称 精度 数量 用途1 经纬仪 2″级 1套 定位放线2 水平仪 1套 高程测量3ZeissDini12电子精密水准仪1套沉降观测4 钢尺(50m) 2把 测量距离5 卷尺 若干 施工、施工检查6 全站仪 1套 定位放线、高程引测7 激光垂准仪 1套 内控点引测及垂直度控制6.1.4施工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2)场区平面测量成果;3)工程施工图纸。

      6.1.5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7平面控制应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部位,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及首层平面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控制点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6.1.6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本控制网按1级建筑方格网进行测设,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相临两点间的距离误差控制在±2mm 以内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测设出基础外轮廓,依据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轴线加密方法,布设场区平面矩形控制网为了便于控制及其施工,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布设成偏轴线1 米或借线6.1.7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0.3mm 级精度的电子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通常是建筑物+0.00),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3) 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3-6 个月后,再进8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水准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4) 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 米,距离回填土边线应不小于15 米5) 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进场并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后,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图及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并将控制轴线向外偏移1m,在其延长线上适当位置设立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位置不宜离建筑物太近,以防施工时造成控制桩位置偏差)6.1.8轴线控制桩的校测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一周复测一次,以防基础施工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2)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校测无误后,再根据轴线控制网对其承重的桩基础进行检测,符合桩基础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否则应将检测结果报有关技术部门及监理单位确认6.1.9轴线投测方法1)±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2)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及基础开挖平面,复测坑底9设计标高,校测出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3)待垫层、底板浇好混凝土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模板支好后,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对电梯井位的平面控制,在测量放线中是一个该注意的问题,在电梯井位附近设置纵、横控制轴线各一条,确保电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确性4)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在轴线外侧500mm设控制线,上述放线成果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6.1.10±0.00以下土方开挖标高控制1)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塔吊和两面护坡上10根据基坑情况设置在护坡上的标注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施工中使用。

      2) 为保证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可采用挑挂钢尺的方法进行,将高程传递到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