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精选.docx
19页《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1 学材分析 P--68、69页 学情分析 学生自己看信息 学习目标 1.能够了解数据所供应的信息,发展数感 2.使学生能看懂数据,能对数据作简洁分析 3.培育学生视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实力 导学策略 导学法、练习法 教学打算 学生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导学流程设计: 老师预设 学 生活动 一、数据世界 1、出示书中数据事例 以例题的数据为素材,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1)人们须要什么?须要多少? (2)学生探讨数据 (3)说说这些数据说明什么意思 2、提问:你在现实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数据? 二、小组活动 1、出示例题第1-5小题 先小组探讨,再说说你们小组探讨后的答案 2、师生互评 3、老师小结 4、简洁分析 请同学们看第69页第(2)小题的问题,相互探讨一下,然后在全班沟通一下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索结果,全班沟通 5、加深相识,学生在书中完成题目 三、试一试 1、读题 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2、小组探讨问题 3、学生代表口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数据有什么作用? 五、作业 学生探讨数据。
了解数据的意义和作用 学生沟通课前打算的数据说说数据说明白什么? 让学生说说这些数据的意思,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小组探讨 加深相识,学生在书中完成题目 试一试 1、学生读题 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2、学生小组探讨问题 3、学生代表口答问题 教学反思 达标状况分析:很好 教学心得体会:综合实践实力较好,平常在生活中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第57页、第87页“生活中的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老师通过课件演示,创设生活情境,在现实世界中找寻生活素材,胜利地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识的生活空间然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猜一猜、算一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自始至终地参加视察、操作、揣测、验证、思索等多种实践活动,主动性特别高可以说,我在围绕“数与生活”这一中心设计教学活动时,也在主动地进行构建“生活数学”教学体系的探究与尝试 学情分析: 老师请学生用学具盒里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家里的号码,学生活动时,因为学具盒里的数字只有1~9,所以假如出现重复数字就不够摆,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在不知不觉中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共享胜利的喜悦。
因此,老师再让学生自由下位去找好挚友家的号码时,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下位沟通还有小组同学猜学具个数等活动,在教学时间的支配上也比较充分,促使合作学习和沟通的意识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去,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学生良好的与他人合作、沟通和沟通的实力 教学目标: 1.以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为基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数,数就在我们身边 2.让学生能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依次,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3.培育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和独立思索问题的实力 4.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实力 5.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育学生团结互助精神 教具、学具打算: 数学卡片、学具盒中的数字、算式卡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小挚友们,在我们已经相识的数中,哪个数最小?哪个数最大?你们能按从小到大的依次说出来吗?(生边拍手边说:0、1、2、3、4、5、6、7、8、9、10)再让学生按从大到小的依次说一说 [设计意图:以师生拍手对口令的形式复习已学过的数,形式活泼] 引入:小挚友们说得很好,这些数可是我们的好挚友,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能见到它们今日,我们就先来说说生活中的数。
板书:我会说 二、我会说 1.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数?(让学生充分地去说)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看大屏幕,走进生活,看看生活中的数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爱好] 3、看完录像,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是我们人类的密切伙伴,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用数来和别人沟通 4、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6页“生活中的数” 问:书上的几位小挚友在向我们说什么?(指导学生看书上带数的话) [设计意图:敬重教材,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沟通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联系,培育了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实力和听、说实力] 第一位小女孩正在干什么?她说了什么?(生:我7岁了 其次位小男孩指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他说了什么?(生:我家有5口人 第三位小男孩正背着书包去上学,他又说了什么呀?(生:我在一年级四班 最终一位小女孩放学回家,她对我们说:“我家住302 你知道302指的是什么吗?(门牌号码) 仿照四位小挚友,说出一句带数的话吗?(多请几位学生说) 三、我会摆 1.谈话:小挚友们,你们会打吗?(请一名学生说如何打)问:拨的数字就是什么?(号码) [设计意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贴近生活。
] 你们知道家里的号码吗?请你们用学具盒中的数字,摆出家里的号码老师巡察)摆好后,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培育了学生的动手实力及合作意识] 数一数,你们家里的号码有几个数组成?《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3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经验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依次,并能认、读、写0~10各数 德国闻名数学家克罗内克说:“上帝创建了自然数,其它数都是人造的孩子们小学阶段学习的1、2、3……这些数,都是自然数六年级总复习时,有个学生曾说:所谓自然数,就是自然中原来就有的数,比如1棵树、2块石头、3只鸟、4朵花等等这个说法很好的说明了自然数的形成过程——自然数是古代人民在计数中产生的,是从羊的只数、玉米的个数等等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这个过程经验了几千年的时间 孩子们学习这一单元的过程,就是要把这几千几百年的历程浓缩成两个星期8课时来完成,时间浓缩,过程浓缩,但该走的程序一步都不能少 第一步,从实物的数量中抽象出数数人数、数小树有多少棵、数小皮球有多少个等等,都是为了将数从详细实物的数量中抽象出来,并且学会数数,能“物”与“数”一一对应、手口一样。
1,不仅表示1个手指头(我身上的),也可以表示1个太阳(遥远的物体);既可以表示1 棵树(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1棵小草(很小的物体);既可以表示1个萝卜(一个个体),也可以表示1筐萝卜(这一类物体的集合)……等等每相识一个数,都要从许多种类的相同数量的物体中抽象出这个数,否则,就有可能让孩子分不清3和4,或分不清5和6此类状况,参见后文《她为什么分不清3和4》 其次步,把数符号化数学发展到今日,已经是一个符号化的世界英国闻名数学家罗素说:“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把数学符号化,简明扼要,便于沟通与推理把1个手指头、1个太阳、1 棵树、1棵小草、1个萝卜、1筐萝卜都用“1”这个符号来表示、来记录;把2个手指头、2个太阳、2棵树、2棵小草、2个萝卜、2筐萝卜都用“2”这个符号来表示、记录……依此类推1、2、3……自然数就能高度概括的表示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第三步,为数建立内部秩序儿童学习数,其本质是在相识数的同时相识数之间的关系,即数的大与小先有1,比1大1就是2,表示为1+1=2,;比2大1就是3,表示为2+1=3……,以此类推,数有大小,并且规定了谁大谁小,还能推理出谁比谁大几,这就为数建立了可以推理演算的内部秩序。
请参看后文《基数与序数》 2、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相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通过“欢乐的午餐”中各种餐具“够不够”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数清晰物体数量的多少,从而分清数的大小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一一对应构成了儿童在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理解数量关系的“算理基础”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数数或比较,也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慢慢养成有条理地思索问题的习惯 3、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请参看后文——数学故事《“>”、 “<” 和“=” 的本事》 4、在老师的'引导和示范下,起先学习仔细倾听、思索、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是培育学习爱好和习惯最重要的阶段孩子能仔细倾听、专心思索、清楚表达、规范书写等等好习惯,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须要专心培育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数的相识与数的运算有着亲密的联系,本套教科书将对自然数的相识分五个阶段:10以内数的相识;20以内数的相识;100以内数的相识;万以内数的相识;相识更大的数 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能帮准我们了解孩子们对本单元学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知道孩子们大致上已经有了什么样的基础,这次学习的重点什么,下一个重点又将在什么时候学习,便于我们既不会“不掉队”,也不会强行“超车”。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数学出1~10各数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10的意义 ●1~10的书写 ●0的相识与书写 ●相识“=”、“﹤”、“﹥”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 ●20以内数的相识 ●20以内数的加法、不退位减法及其应用 一年级下册 ●20以内的退位加法及其应用 ●100以内数的相识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义务教化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6、57、8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把已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中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2.让学生能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依次,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3.让学生在视察和学具拼摆的过程中感受相识数和计算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数与生活联系,会用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依次,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所学到的数解决生活中问题 教具、学具打算:多煤体课件、投影仪、数字卡片、口算卡片、等。
教学设计: 一、课前轻松: 我们齐唱数字诗《一去二三里》和歌曲《找挚友》 二、谈话导入: 1.小挚友们,谁想自我介绍一下:你的名字叫什么?你今年几岁?你在几年级几班?你家里有几口人?你喜爱什么活动?在谈话中表扬讲文明守礼仪的同学 2.师问:通过刚才几位同学介绍,你们发觉了什么?(回答中都有数) 3.我们已经相识了0~20各数,我们一起来边拍手边数数从0数到20,再从20数到0,行吗? 4.师小结:刚才我们数的这些数都是我们的好挚友,这些数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今日我们就先来说说生活中的数 三、合作探究: 1.揭示课题:生活中的数 师:看来我们生活中到处发觉“数字娃娃”,今日我们邀请“数字娃娃”和奥运祥瑞物五个福娃和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