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蕉组培苗生产及培育工艺流程.doc
3页社会实践报告---------香蕉组培苗生产及培育工艺流程种苗的工厂化是现代生物技术最直接的应用之一.香蕉种苗的工厂化快速繁育、推广就是最好的证明香蕉组培苗生产培育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一、 香蕉组培苗的生产1.选种生产香蕉组培苗的选种工作非常重要选种好坏直接关系到来年的质量香蕉组培苗最主要优点之一就是通过无性繁殖获得.因而能得到母本的优良性状选种时必须选取包括产量、梳型、抗性等综合因素好的无检疫性病虫害种芽进行繁殖.对其进行标记并编号作好相关记录.2.制种将先前标记好的种芽取回进行化学消毒处理制种量直接关系到来年组培苗的生产量种芽取回后洗干净表面,并用小刀削去部分假茎,球茎,保留约一寸见方(含有生长点)这部分称为外植体 , 用次氯酸钠或氯化汞进行表面消毒后切块人工接种在预先配制的增殖培养基上香蕉组培苗生产所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如6-BA等.)3.扩繁外植体在人工控制的光照、温度、湿度及外源激素作用下,迅速膨大经过25天左右的培养、膨大的外植体可被切成2-3块,并被重新接种在新的增殖培养基上,这个过程叫继代培养每继代培养一次就叫一代通过多次的继代培养(香蕉一般为7-8代,时间为6-7个月)外植体数量就成几何级数的增长,这就是扩繁的过程。
此过程中及时挑捡出被细菌、真菌污染过的外植体4.生根当继代培养达到一定要求后将把外植体转入到生根培养基上(MS培养基附加NAA等外源激素),诱导外植体基部长出根生根培养的时间为一个月左右这样,经过上述过程我们就得到了根、茎、叶俱全的真正意义上的香蕉组培苗我们称其为袋苗5.炼苗成品香蕉组培苗得到后必须进入一个中间过渡的炼苗阶段,即把组培苗从工厂车间移出并进入一个更接近自然条件的荫棚,以使其逐步适应自然界的光、温、湿条件,以提高移栽成活率二、 香蕉组培苗的培育从工厂车间出来的香蕉组培苗从植物生理学上讲它是一株苗,但它还不俱备香蕉生产栽培上的条件它还必须通过以下过程才能真正用于大田栽培1.沙床假植,将炼过的袋苗用清水洗净培养基及部分老死的黑根,并用普通杀菌剂浸泡之后假植于河沙和椰糠混合的基质上,并用农膜进行覆盖,4-7天后待其重新长出新根后可移去农膜这时的苗我们称为沙床苗沙床假植过渡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成活率、以避免直接将袋苗种到营养杯中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死亡目的之二就是提高出圃率,沙床就起到一个分级的作用大苗和小苗可以分开出圃尽早量减少苗的参差不齐2.大棚育苗大棚育苗是整个过程非常关键的环节,育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植结果以及因此带来经济效益。
备地:朝向好,不积水、深翻、消毒建圃:按育苗量用遮荫度为75%的遮荫网搭建苗圃装杯:装杯用土必须是新鲜表土,混一 定比例腐熟有机肥及农药杀死土传病虫害种苗:根据种植时期来确定下苗时间,以种植时间往前推45-60天时间为准,把沙床苗大小分级种入营养杯中,浇足定根水,杀菌剂喷雾,农膜覆盖苗圃管理:除正常的浇水 、施肥、打药以外,变异株的剔除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此外大小苗分级要做好,以提高出圃率炼苗:通过控水、控肥、搬动以及打开遮荫网等措施来促使苗老化 ,以提高大田栽培的成活率3.出圃当苗达到出圃标准时可出圃进入大田栽培在保证种苗的前提下提高出圃率尤其是是一次性出圃率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