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十 实验基础(专练)(解析版).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595100511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1M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十 实验基础 基础过关检测考试时间:7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将答案书写在专设答题页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交试卷答题页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含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3秋·山东菏泽·高三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并且对装置或仪器的使用或操作规范的是A.用裂化汽油提纯溴水中的B.用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C.验证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强氧化性D.灼烧海带灰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裂化汽油中含不饱和烃,能与溴单质发生加成,不能用于提纯溴水中的溴单质,故A错误;B.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应用酸式滴定管装液,故B错误;C.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而非吸水性,故C错误;D.灼烧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故D正确;故选:D。

      2.(2022秋·山东济宁·高三统考期末)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测量溶液的pHB.稀释浓硫酸C.检验装置气密性D.快速制氨气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A错误;B.浓硫酸密度大于水,又稀释时放热,所以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B正确;C.左侧漏斗漏气,无法检验装置气密性,C错误;D.右侧收集气体装置未与外界连通,易发生危险,D错误; 故选B3.(2023秋·天津河西·高三天津市新华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验证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是乙烯将乙醇和浓硫酸混合,迅速加热到170℃,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是否褪色B检验新制氯水的酸碱性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点在试纸中部,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除去CO2气体中混杂的少量HCl气体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D检验Fe2O3中是否含有FeO向少量固体样品中滴加适量稀硝酸溶解后,再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将乙醇和浓硫酸混合,迅速加热到170℃,产生的气体中含有SO2,SO2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错误;B.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可是pH试纸褪色,不能检验出酸碱性,故B错误;C.HCl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CO2不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浓硫酸有吸水性,故C正确;D.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FeO反应直接生成Fe3+,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无反应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选C。

      4.(2023秋·海南·高三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错误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向KI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B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C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纯碱粉末生成白色沉淀D向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甲苯,振荡溶液的紫红色消失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不能使淀粉变蓝色,A错误;B.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被氧化,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B正确;C.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纯碱粉末,沉淀转化为,发生反应:,C正确;D.甲苯能被酸性氧化,溶液紫色消失,D正确; 故选A5.(2022秋·山东济宁·高三统考期末)为了检验补铁药片(葡萄糖酸亚铁)在保存的过程中铁元素是否被氧化为三价铁,进行如下实验:取药片,研磨成粉末,分成两份一份用蒸馏水溶解,加入KSCN溶液,未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另一份用稀盐酸溶解,加入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补铁药片中的铁元素没有被氧化 B.葡萄糖酸有强氧化性C.比更容易和结合 D.用KSCN溶液检验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答案】D【详解】A.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说明铁元素被氧化,A错误;B.葡萄糖酸有氧化性,但没有强氧化性,B错误;C.与在溶液中会竞争结合Fe3+,加蒸馏水溶液不变红色,说明中性环境下比更容易和结合,加稀盐酸溶液变红色,说明酸性条件下比更容易和结合,C错误;D.其他条件相同,一份加蒸馏水,另一份加稀盐酸,在酸性条件下溶液变红色,说明用KSCN溶液检验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D正确; 故选D。

      6.(2023秋·湖北武汉·高三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标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操作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B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量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与等质量的大理石碎块发生反应,对比现象C证明氯乙烯的加聚反应是可逆反应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观察是否有氯化氢气体生成D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溶液,紫色褪去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要求酸碱混合快,这样才能减小热量损失,酸碱中和滴定时酸碱混合慢,特别是接近终点时,因此不能在酸碱中和滴定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来测中和热,A不能达到目的;B.量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与等质量的大理石碎块发生反应,只有HCl浓度不同,其余条件相同,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能达到目的;C.氯化氢是无色气体,无法直接观察,C不能达到目的;D.能氧化浓盐酸,从而褪色,D不能达到目的;答案选B7.(2023秋·宁夏银川·高三六盘山高级中学校考期末)在实验室中,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①浓硝酸保存在棕色广口瓶内②Na保存在CCl4中③HF溶液保存在塑料瓶中④AgNO3固体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⑤白磷保存在冷水中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D【详解】①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但是液态需保存在细口瓶中,则需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内避光保存,①不合题意;②Na的密度大于煤油小于CCl4,故金属钠不保存在CCl4中,而应该保存在煤油中,②不合题意;③HF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而腐蚀玻璃,故HF溶液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而应该保存在塑料瓶中,③符合题意;④已知AgNO3见光易分解,故AgNO3固体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避光保存,④符合题意;⑤白磷易自燃,不能与空气接触,故白磷保存在冷水中,⑤符合题意;综上分析可知,③④⑤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8.(2023秋·河北石家庄·高三统考期末)利用下图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对丙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试剂及现象选项甲乙丙丙中实验现象A饱和食盐水电石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逐渐褪色B浓氨水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先生成蓝色沉淀,后沉淀消失C双氧水二氧化锰酸化的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D稀硫酸碳酸钠饱和碳酸钠溶液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还含有CaS等杂质,向其中滴加饱和食盐水,CaC2与水发生反应产生C2H2气体,CaS会反应产生H2S气体,C2H2、H2S会与溴单质反应而使溶液褪色,A不符合题意;B.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中,反应产生NH3,NH3溶解在溶液中反应产生NH3·H2O,NH3·H2O与硫酸铜溶液首先反应产生Cu(OH)2蓝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反应产生可溶性[Cu(NH3)4](OH)2,使溶液变为深蓝色,B不符合题意;C.双氧水滴入盛有二氧化锰固体的锥形瓶中,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双氧水分解产生O2,能够将酸性KI氧化为I2,I2与溶液中的淀粉作用,使溶液变为蓝色,C不符合题意;D.稀硫酸加入Na2CO3固体中,反应产生CO2气体,CO2与饱和Na2CO3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溶解度小的NaHCO3,因此产生沉淀,但CO2过量时沉淀也不会消失,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

      9.(2022秋·广东汕尾·高三统考期末)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目的A取久置的 Na2O2 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验证 Na2O2 是否变质B在 0.1 mol·L-1 H2C2O4 溶液中加入少量 NaHCO3 溶液,产生气泡证明酸性:H2C2O4> H2CO3C向较浓的 FeCl2 溶液中滴入少量酸性 KMnO4 溶液,观察到 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证明 Fe2+具有还原性D向 2mL 0.1 mol·L-1 AgNO3 溶液中先滴加 3 滴 0.1 mol·L-1 N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 5 滴 0.1 mol·L-1 KI 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证明 Ksp(AgCl) > Ksp(AgI)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都能放出气体,取久置的 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不能确定该气体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判断Na2O2是否变质,故不选A;B.根据“强酸制弱酸”,在 0.1 mol·L-1 H2C2O4 溶液中加入少量 NaHCO3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证明酸性:H2C2O4> H2CO3,故选B;C.Fe2+、Cl-都能还原高锰酸钾溶液,向较浓的 FeCl2溶液中滴入少量酸性 KMnO4溶液,观察到 KMnO4溶液紫色褪去,不能证明 Fe2+具有还原性,故不选C;D.向 2mL 0.1 mol·L-1 AgNO3溶液中先滴加 3 滴 0.1 mol·L-1 N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gNO3有剩余,再滴加 5 滴 0.1 mol·L-1 KI 溶液,AgNO3和KI反应生成AgI沉淀,出现黄色沉淀,不是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所以不能证明Ksp(AgCl) > Ksp(AgI),故不选D;选B。

      10.(2023·湖南岳阳·统考一模)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除去溶在中的干燥氨气将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测定化学反应速率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Br2可以与NaOH反应,Br2+2NaOH=NaBr+NaBrO+H2O,因此用NaOH溶液洗涤可以除去CCl4中的Br2,A正确;B.NH3可以与CaCl2发生反应生成CaCl2∙8NH3,因此不能用CaCl2干燥NH3,B错误;C.蒸发NaCl溶液需要使用蒸发皿,不能使用坩埚,C错误;D.H2O2分解生成的O2会从长颈漏斗中溢出,无法测量反应速率,应使用分液漏斗,D错误;故选A11.(2023秋·江西吉安·高三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