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邢台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9页河北省邢台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 )A. 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B. 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 碘液——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 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参考答案:D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是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的提取剂为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A不符合题意;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CO2的产生,B不符合题意;碘液遇淀粉变蓝,因此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碘液检测,C不符合题意;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再进行分裂,因此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是对课本基础实验内容的考查,正确选材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选材的依据在于实验的原理和目的2. 将燕麦胚芽鞘作如图处理,经过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 ) A.向左弯曲 B.向右弯曲 C.直立生长 D.停止生长参考答案:A解析: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促使下部生长,单侧光照使生长素在尖端处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题图中的胚芽鞘左侧有切口,生长素在尖端部位虽能横向运输,但不能运输到下部促使尖端下部生长,所以胚芽鞘右侧生长快,向左弯曲生长3. 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参考答案:B4.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种群中,种群密度越来越小,最可能的原因是种群中A.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 B.老年个体多于幼年个体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幼年个体多于老年个体参考答案:B5. 如图是某种昆虫数双因子影响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除图中所示的外源性因素(温度和湿度)外,还应该有内源性因素B. 据图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可知环境温度越高,该昆虫生活所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也越大C. 由图可知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最适温度可能在32.5℃左右D. 该昆虫在湿度为90%和温度为32.5℃的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变化按指数方式增长参考答案:D 6. 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参考答案:C7. 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反应 B.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挥作用 C.先天性胸腺缺失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D. HIV侵染人体的T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参考答案:C8. 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A. 甲与乙 B. 乙与丙 C. 乙与丁 D. 丙与丁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果蝇含有8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有4条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3条,性染色体1条;甲中含有5条染色体,丙中含有一对性染色体,都不是正常配子,乙和丁分别是正常的配子,能形成受精卵,故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9. 将一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测得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组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光照强度(klx)02468101214O2(μL·cm-2叶面·min-1)-0.200.50.60.81.21.21.2A. 该叶片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是0.2 μL·cm-2叶面·min-1B.当光照强度为2 klx时,光合作用释放O2与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基本相等C.当光照强度为8 klx时,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为0.8 μL·cm-2叶面·min-1D.当光照强度超过10 klx,光合作用速率不再提高参考答案:C10.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参考答案:A11. 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右上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⑥观察三株叶柄脱落情况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参考答案:B12. 双链DNA分子中共有含氮碱基1 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150个 B.200个 C.300个 D.400个参考答案:B1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参考答案:B14. 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片草原上的一些斑马 B.一个鱼塘的全部鱼 C.两个山谷上的所有老鼠 D.一个山坡上的所有太阳花参考答案:D15. 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B.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C.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D.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I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参考答案:B【分析】1、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将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再分裂一次,DNA分子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中一个是N14-N14,一个是N15-N14,两个DNA分子进入两个细胞中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子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1。
2、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将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都含有15N详解】A、根据题意,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所有的染色体中DNA都有一条链被标记,第二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中一半有标记或全部有标记,A错误;B、若进行减数分裂,DNA完成复制后每个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有标记,所以子细胞中全有标记,B正确;C、精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一条链含有标记,其它的链中都是未被标记的链,所以含14N的染色单体共16条,C错误;D、DNA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减Ⅰ中期含有14N的染色单体是16条,D错误点睛】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的方法(1)结合染色体个数和同源染色体行为进行判断(2)结合染色体的行为与形态进行判断16. 下列关于基因利与害的说法恰当的是( )A.没有导致人患病的基因一定是有利基因 B.导致人患病的基因一定是有害基因C.“选择放松”会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D.某个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相关参考答案:D略17. 右图是生物数量金字塔,下面哪条食物链与该金字塔相符①草 ②树 ③昆虫 ④兔 ⑤鸟 ⑥狼A. ①→③→⑤ B. ①→④→⑥C. ①→③→⑥ D. ②→③→⑤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一株树上可以有很多昆虫,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一颗高达50多米的树木可以拥有数以万记的昆虫数目。
所以选D最符合题图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8.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A.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B.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C.有无鞭毛 D.培养基的不同参考答案:B19. 下图为某科研小组采用“基因靶向”技术先将小鼠的棕褐毛色基因导入黑色纯种小鼠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再将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继续发育成小鼠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使用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以及限制酶B.完成第Ⅱ步操作得到由两个DNA切段连接成的产物,必定是载体与棕褐毛基因形成的重组DNA分子C.第Ⅲ步操作后,还需经过筛选目的基因已成功转移的胚胎干细胞的过程,才能将该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囊胚中D.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能继续发育成小鼠,其根本原因是细胞核中含有一整套的遗传物质参考答案:B20. 右图是人类遗传病系谱图,该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 A.Y染色体上的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D.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参考答案:D21. 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 ②穿越透明带 ③顶体反应 ④ 释放第二极体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 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参考答案:B22. 如图是对噬菌体、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组中物都没有细胞壁B. 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C. 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D. 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参考答案:D甲组中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变形虫是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故A项正确;丁组中的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核膜,故B项正确;丙组中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蓝藻是原核细胞,都没有染色体,丁组中的变形虫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