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推荐-元素化合物的复习——非金属部分.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50113291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9.5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元素化合物的复习──非金属部分一、经典例题的启示: 例1、有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A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A、B、C中含有同一种元素R,不含R的产物已经略去 (1)A与NaOH溶液反应,既可只生成B,又可只生成C,还可生成B+C写出符合上述反应关系的A的两种不同类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2)若A与NaOH无论以何种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其产物必有B+C,则A的分子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R在A、B、C中的化合价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此题学生思维的重点是考虑A是什么?苦思冥想,物质一个一个的从脑子里向外崩,看是否符合题意,这样思考既费时又不全面究其本质,学生没有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法,没有掌握物质通性的学法!从八点图可知:NaOH作为强碱,具有碱的五大通性:⑴与指示剂反应;⑵与非金属反应(如氯气、硫);⑶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如CO2、SO2);⑷与酸反应(H2S、H3PO4);⑸与盐反应(如铝盐)。

      以此为指导,此题极为简单,第一问可选:酸性氧化物、多元弱酸、盐(如铝盐);第二问可选:非金属(如氯气、硫)启示:学习元素化合物必须掌握物质的通性:八点图、氧化还原等例2、用尽可能多的试剂或方法鉴别:Na2S 、 K2SO4分析:此题学生所能考虑到的只有几种可能:BaCl2溶液、盐酸、硫酸,个别同学能想到用焰色反应来鉴别阳离子思维极不全面,学生对于氧化还原、水解等知识非常不敏感此题的现象是:老师一经提示都知道,不提示根本想不到!究其本质,学生没有掌握离子的学法,能否把物质的性质转变成离子的性质,是衡量学生高中化学是否入门的标志我们可以这样来梳理硫离子的性质:⑴ 复分解:① 沉淀方面:Fe2+、Cu2+、Ag+等;② 气体方面:加非氧化性酸(酸性比H2S强)就产生H2S气体;③ 弱电解质方面:S2-水解显碱性,所以可以用酸碱指示剂、试纸,也可以用Al3+等双水解的离子来检验;推荐精选⑵氧化还原:S2-水具有强还原性,可用氧化剂来鉴别,如氯气、浓或稀的硝酸,浓硫酸、双氧水、等等启示:我们可以这种模式来记忆离子的性质又如:Fe3+的记忆模式:⑴ 复分解:① 沉淀方面:OH-等;② 气体方面:无;③ 弱电解质方面:Fe3+水解显酸性,与CO32-、HCO3-、S2-、HS-、SO32-、HSO3-等离子双水解;⑵氧化还原:Fe3+水具有较强氧化性,可氧化S2-、I-等离子。

      ⑶整体:“万紫千红” 与SCN-络和呈红色、与苯酚络和呈紫色例3 、 X、Y、Z是主族元素的单质,U、V是化合物它们会有如下反应(式中的反应系数和条件均已略去):①X+U→V+Y      ②X+Z→V        ③Y+Z→U(1)若X、Y的组成元素不是同一族,请写出符合①式的3个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并要求3个式子中的3种X和3种Y,全部由不同族的元素组成2)今有某化合物W,它跟化合物U或CO2反应,都能生成单质Y符合题设的3个反应式关系的单质X是______,单质Y是______,单质Z是______,化合物W为______ 分析:此题学生认为很难,没有思路,也是一个一个的凑,看是否符合题意凑不出来时就放弃究其本质,学生没有进行总结,没有总结象:同族置换、非同族置换、歧化反应、归中反应、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单质等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对每一个物质进行总结,如本题中明确给出的物质只有CO2,有的同学视CO2不见,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而不得我们可以这样来梳理CO2的性质:⑴ 复分解: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 与水的反应;② 与碱性氧化物(如Na2O)的反应,派生:CO2与Na2O2的反应;③ 与碱的反应;⑵氧化还原:从价态考虑CO2中的碳为正四价,为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是弱氧化剂,可与非金属碳、金属镁反应。

      ⑶整体:CO2与水发生光合作用的反应(较偏的知识点)推荐精选如果有了这种思路,此题是信手拈来:某化合物W,它跟化合物U或CO2反应,都能生成单质Y,则W是Na2O2,Y是O2,U是H2O,又可推出X是F2启示:我们可以以这种模式来记忆物质的性质 总结:我们可以借助八点图、氧化还原(化合价)、元素周期表,以一定的思维模式来记忆物质、离子的性质,注意总结,把握细节二、注意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突出理论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例如掌握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时,要关注相似性与递变性: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化学性质相似,都是较活泼的非金属;由于它们的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因而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① 相似性:都有强氧化性,主要化合价均为+7和-1(氟没有正价)跟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跟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水溶液(除HF外)均为强酸跟水反应,生成HX和HXO(F2除外)跟碱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和含氧酸盐等跟卤化物反应,置换出较不活泼的卤素单质② 递变性:氧化性 F2 > Cl2 >Br2 > I2还原性 I- > Br- > Cl- > F-1.注意“位—构—性—用”相结合推荐精选2.注意“典型—一般—个别”相结合3.注意“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相结合4.注意突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载体作用 5、利用对比、推理的复习方法: 如SO2和CO2、Br2和NO2、NO和CO的对比和推理。

      6、利用网络化的复习方法: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组织和精致,理解、把握其中本质性的规律,建立知识网络,体现学生认知的结构性和整合性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AgAgINaIAgAgBrNaBrNaClCH2ClCH2ClCH3Cl等H3PO4PCl3、PCl5NaClOO2HClOCa(ClO)2AgHClMgI2I2Br2Cl2AgCl 推荐精选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FeS2BaSO4H2SO4H2SO3Na2SO3Na2SFeSNa2SO4SO3SO2SH2S氮、磷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TNT 、硝化纤维等AgNO3NaNO3NaNO2HNO2N2O3N2O4NH4ClMg3N2Cu(NO3)2HNO3NO2NON2NH3(1)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2)磷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NH4)3PO4PH3Na3PO4PCl3PCl5冷水HPO3(剧毒)热水Ca(H2PO4)2CaHPO4Ca3(PO4)2H3PO4P2O5(P4O10)P(P4、红磷)推荐精选碳、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1)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SiSiCC2H4C2H2CaC2Ca(OH)2CaONaHCO3Na2CO3CaCl2COCa(HCO3)2CaCO3CO2CCH4(2)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SiH4K2SiO3CaSiO3SiCl4H4SiO4SiF4H2SiO3Na2SiO3SiO2Si 三角转化:7、挖掘化学与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既是备考复习的策略,也是学习化学的目的。

      三、夯实基础,总结专题,提高能力:(一)、非金属概述1.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荐精选22种非金属元素,有6种是稀有气体;除H外均处于周期表右上方;除第一周期外,每周期非金属元素数目=8-周期序数2.非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除H、He、B外,最外层电子数≥4;且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金属元素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3.非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常温下)状态:气态H2、N2、O2、F2、Cl2(稀有气体除外);液态Br2;其余为固态晶体类型:原子晶体B、C、Si;分子晶体:除B、C、Si外的其它(常见)非金属单质溶解性:除F2与水发生置换反应,Cl2、Br2在水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外,可以说非金属单质均难溶于水单质CSiN2白磷 红磷SX2晶体类型原子 混合 分子原子分子分子 分子分子分子物理性质(重要)硬度大、质软不导电 导电不导热 导热二者不溶于任何溶剂且熔点均很高半导体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和CS2 溶于CS2有毒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有毒2F2+2H2O=4HF+O2Cl2在水中溶解度为1∶2X2均易溶于酒精、汽油、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4.单质的化学性质单质CSiN2PSX2化性与金属——————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与大多数金属反应Fe+SFeS*Hg+S=HgS与大多数金属反应3Cl2+2Fe2FeCl33Br2+2Fe=2FeBr3*I2+Fe=FeI2与H2难难N2+3H22NH3难S+H2H2SF2+H22HFCl2+H22HClBr2+H22HBrI2+H22HI与O2C+O2CO2C+O2COSi+O2SiO2N2+O22NO4P+5O22P2O5S+O2SO2不与O2直接化合与H2OC+H2OCO+H2————————2F2+2H2O=4HF+O2推荐精选与酸C+4HNO3(浓)CO2↑+4NO2↑+2H2OC+2H2SO4(浓)CO2↑+2SO2↑+2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S+2H2SO4(浓)3SO2↑+2H2OCl2+H2S=S+2HClCl2+2HBr=Br2+2HClBr2+H2S=S+2HBr与碱——Si+2NaOH+H2ONa2SiO3+2H2↑—— ——3S+6NaOH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