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8373408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9.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0年岔河中学文科班《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高考考点明示】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理解科学发展观看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3、说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知识结构梳理】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人民生活总体小康水平的实现及意义?P85/第2节(2)总体小康的表现:①微观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宏观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总体小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远景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的新要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②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面小康建设过程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1、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______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务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__________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A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B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C、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D、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 注意】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主旨是更好地发展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具体:①“一道路”:坚持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路②“一方针”: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针。

      ③“三个转变”: A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向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 B由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_向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 C由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3)统筹__________发展,推进____________________①重要性:②要求:(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加大环保力度,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通过科技创新,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典型例题】【例1】(08海南卷5)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③与题干的叙述颠倒了,所有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①表述不正确,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措施本题考查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施步骤的识记难度中等例2】(09广东文基卷4)《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简称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

      排除①,其他选项都包含①,因此选A项例3】(09安徽卷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结合材料分析安徽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经济意义答案】①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的冲击和影响 ③有利于提升安徽的综合实力,实现文化强省和安徽崛起的目标【解析】本题具有两个大的特色:一是具有时代特色,紧跟当今重大的时政问题(经济危机);二是具有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安徽地方特色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下几个问题:首先注意考查的模块范围,问题中明确指示“现实经济意义”明确指向《经济生活》;其次,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如经济结构、文化产业、培育软实力、“厚积薄发”的底气等等,从材料中抓住有效性信息,使要点更具有针对性巩固训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广西、云南等地转移东蔗西移”、“东糖西移”一方面为东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形成新的蔗糖业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事例表明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 )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④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3、2009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 )①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②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奋斗目标 ④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直接体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福建省南平市大力发展养殖业,用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并发电,用鸡毛、鸡肠等制成高蛋白的鱼饲料鸡粪、鸡毛、鸡肠等“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