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末都人物介绍.ppt

13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71413166
  • 上传时间:2024-08-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3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末都人物介绍•  他是一个传奇人物祖籍山东荣成,乙未年(1955年)生于首都,据此取名——马未都 •  他是著名的收藏家,是我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的创始人及馆长他的新书《醉文明》在北京西单商场签售的时候,排队的人从商场内排到了大门外,把收藏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很爱说,一口京腔、一身唐装,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一开讲便火得一塌糊涂采访时,说话时直视你,不允许打断,他要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早年,马未都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铣工后来,他写小说,二十几岁就声名远播;他与王朔、刘震云一起做影视剧创作,《编辑部的故事》、《海马 歌舞厅》让他名利双收,赚了几百万;再后来,他玩收藏,建成了蜚声中外的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收藏 收藏“废物废物”•  这丰富的人生经历,并不妨碍马未都成为一个专一的人他没有留恋花花世界的名和利,他选择了文化行业作为他的终身事业他说,他之所以从影视剧创作里跳出来,是因为钱对他的诱惑极其有限,“我觉得它就是在那儿赚钱,而且你会陷在里面,会把你的理想丢掉文化对他来说,诱惑极深他说,中国文化有一个强大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是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所以,他愿意致力于此。

      •  马未都开始收藏的时候,正是中国艺术最不值钱的动乱时期破四旧,大家看到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就犯怵,怕一不留神被扣上一顶大帽子•  不过在民间,市场经济的苗子总要顽强地蹿出来,形势稍有缓和后,离北京不远的天津就冒出一个自发形成的古玩市场 那时候马未都在北京上班,一有空就往那里跑,把抽烟的钱省下来买“四旧”•  在北京,也有国营文物商店收购点,每天早晨没开门,外地农民已经推着自行车,车把 上挂着老瓷器在那里等着,队伍足足有一里长马未都总是这样和人表述他当时的经历:“当时在国营文物商店内销部买老瓷器,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搁地上,任我挑,10元钱一个,现在这样的碗在拍卖会怎么也要三五万吧•  马未都的第一件藏品是在1982年花1600元买的四扇屏,也称钧瓷挂屏当时他刚成家,是用准备买彩电 的钱,买了这件宝贝马未都说:“这件东西对我后来的影响很大,它既是瓷器,又是家具•  后来马未都的家被小偷光顾了一回,等他回家一看,四挂屏还在,心里就踏实了挂屏就摆在电视机 边上,小偷把它挪到一边,偷走了电视机和音响,他认为这些家电比较值钱可见在当时,人们对于收藏这个词,毫无概念马未都是先于其他人踏足了这个行业。

      •  后来,他的收藏从瓷器转向家具,从随意的收藏,转向了有计划的收藏逐渐的,马未都的收藏初具规模,算得上“收藏家”了•  他收藏的“野心”越来越大1996年10月,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获准成立,同时获批的还有另外三家民办博物馆,由此在中国各地兴起了建立民办博物馆的第一个高潮•  1997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观复”两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对于把“观复”两字作为博物馆之名,马未都是这样解释的:“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1 元青花的历史•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对于国人来说,元青花一直是个陌生、别扭的外来名词,直到今天,各种汉语词典上仍旧找不到它的踪影,这是因为它的命名者原本就是两个外国人 • 2 鬼谷下山•“鬼谷下山”的故事出自《战国策》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为敌方所擒,他的师傅鬼谷子前往营救,率领众人一行下山。

      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描绘的便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鬼谷子坐在由狮虎共拉的两轮车上,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人,其中一个穿着武官衣服打了一面旗写有“鬼谷”两字 鬼谷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谋略家,最后他教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及张仪等高徒鬼谷子特别钟爱为人诚恳真挚的孙膑,将自己毕生绝学倾囊相授给孙膑 庞涓也是鬼谷子的学生,学的也是兵法有一次庞涓听说魏国花高价钱纳贤,他动了心要去魏国做官鬼谷子有宿命通功能,早已知到,就对庞涓说,你出去摘一朵花来给我,庞涓就摘一朵小花拿过去,鬼谷子一看这朵花叫“马兜铃”,这种花一开十二朵,他告诫庞涓,这暗预你享受十二年富贵,这花是采于鬼谷,见日而萎,就是看到日光就枯萎了,鬼旁加一个委字正好是一个“魏”,魏国的魏,他说你一定和魏国有缘鬼谷子又告诫庞涓不能够欺骗别人,如果你要骗别人的话,那以后你要上别人的大当,最后他就送给庞涓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卒后来庞涓不听鬼谷子的话,出于妒嫉,他不但欺骗孙膑,还残酷迫害他结果最后自己上了孙膑的当,在马陵道被万剑穿身而死,遭到了恶报3 4 鬼谷下山•    日前, •在伦敦举行的佳士得“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 •一只绘有鬼谷下山图的中国元代青花罐以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元)的成交价, •让这件中国瓷器成为全世界最昂贵的陶瓷艺术品和亚洲最昂贵的艺术品。

       •此前,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最高记录为930万美元 •, •B2OObP0WNOl‘^ •   该瓷器高为275厘米、直径33厘米, •轮车上, •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人, •其中一个穿着武官衣服打着一面旗, •写有“鬼谷”二字, •这件元青花瓷器出品于我国青花瓷烧造鼎盛时期, •距今700年, •且保存完好, •施釉精良, •画工细腻, •烧制工艺极为高超, •堪称中国瓷器艺术的巅峰之作 •此类瓷器国内传世品极少, •墓葬出土也不多见, •像鬼谷子下山这样绘有故事情节的就更少 • •   这件的元代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以2770多万美元的身价步入了世界顶级艺术品行列, •正如一家外国媒体在报道中所说:“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也是亚洲人的骄傲, •Q[\\MJi •” •, •b`LiiR3 •   这只青花罐之所以能拍出天价, •专家认为:其一, •它贵在是元代的东西, •距今已700年了, •品相完好的存世已极少, •又产于中国青花瓷器鼎盛的时期, •它代表了青花的最高水平;其二, •贵在有人物、有故事, •鬼谷下山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 •鬼谷子下山助其弟子孙膑, •为齐国解除燕国之围的故事, •现存类似的有人物故事的青花瓷器, •已被记载的只有7个, •保存在世界各国几个知名博物馆里, •这是唯一能流通的第8个;其三, •这只青花罐所绘图案精美, •人物刻画细腻传神, •可以肯定, •这是当时的画家所绘, •而非出自工匠之手, •jb2Pr`F。

       •• , •e5Q\A1PZWYe 5 元青花之谜•古陶瓷器物中的不解之谜多不胜数,让古陶瓷学家既如痴如醉,又伤透了脑筋在所有的古陶之谜中,元青花之谜恐怕是最令人不可思议和费解的一者,为元青花正名的,不是我们这个号称瓷器起源的国家,却是外国人,而且得出了一个个令国人目瞪口呆、改写青花瓷历史的结论:元代就有成熟的精美青花器     元青花神秘之处还不仅于此紧接着是一系列的谜团:那些精美雄浑的元青花大器,何以绝大部分远涉重洋、成批成批地出现在土耳其、伊朗?为何泱泱瓷器大国的皇宫里竟然拿不出几品大件元青花宝物?难道皇帝贵族不喜欢这种被称作元青花的玩艺儿?收藏在伊朗、土耳其博物馆的那些硕大无比的大盘、大尊、大罐,那层次重叠、繁而不乱、充满中西传统的艺术青花绘画,究竟是出自外国人之手,还是景德镇的陶工之杰作?为何在景德镇至今找不到这种厚重元青花的残件标本?其窑址究竟在哪里?还有元青花以及明初永宣的那种湛蓝湛蓝、有下凹锡光、凝聚不散的被称作“苏麻离青”的钴料,真的是郑和下西洋从外国进口的?或是本国就有?如果是郑和下西洋购回,一个拥有丰富瓷土和钴资源的国家,真的需要远渡重洋专购一种进口钴料,而又是谁提供这种钴料线索的呢?既然外国有这种“苏麻离青”原料,为何他们生产不出青花?还有一个谁都难以解释的问题,为何宣德时期都用这种进口料,而此朝之后,它突然间消失得那么彻底?即便是用完了,难道就再也“进口”不到了? •    当然,作为一般的古陶瓷收藏者,对这些“谜”大可不必去计较。

      然而,只有到这些古瓷之谜被破解之日,才能标志着古陶瓷历史文化的延续和时代的进步高学训) •6 元青花图片7 韩信月下追萧何• 该文物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有着极为独特的青花纹饰,体现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了极高的烧制水平梅瓶是明代高等级墓葬随葬品,有镇墓辟邪的作用除了是地位的象征外,也有风水上的考虑,非王侯要臣,不得“享用”这种随葬品 这件瓷器于1959年出土于南京江宁县观音山明朝开国功臣沐英墓此梅瓶高44.1厘米,底部直径为13厘米,而口径仅为5.5厘米小口、丰肩、斜腹、敛胫、平底,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雍容华贵,给人以凝重的美感肩腹部刻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瓷瓶上所绘的青花纹饰层次多样,非常之独特 它到底有多珍贵?据介绍,元代“青花”存世稀少,国内只有100余件,价值难以估量2005年,“鬼谷下山图”瓷罐拍出了1568.8万英镑(大约相当于2.6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而“萧何月下追韩信”,瓷胎质地、青花发色,都更胜一筹,且所绘人物情节逼真传神而且像这样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另两件已流传到国外,而且尺寸比这件小,釉色、纹饰也不及这件精美。

       8 文物来历•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的经历非常复杂1950年,沐英墓被盗,这件青花梅瓶就是被盗文物之一,并很快被卖了据当年资深文物专家王引先生介绍,当时,有人在新街口附近,抱着个大瓷瓶子兜售刚巧,这一幕让当时开古玩店的收藏家、解放后在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陈新民看到了陈新民一见,便认出这是一只梅瓶,知道这东西不简单陈新民心中窃喜当时,他就判断这是元代的瓷器,便问那人从哪里得来的,要多少钱那人看到陈新民认货,便开始讲价宝物求之不得,稍纵即逝陈新民最后花5根金条(一说10根金条)买了下来 后经文物专家鉴定,这只梅瓶是一级国宝,定名为“梅瓶”目前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系该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 9 10 11 12 1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