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考察团赴台考察报告.doc
8页农业考察团赴台考察报告一、台湾农业经贸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台湾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全岛有三分之二地 区属于高山林地,南北长394公里,东西宽144公里,土地 总面积近3. 6万平方公里,气候温暖,年均降雨显159^ 2340 毫米,年均气温21. 123. &C现有人口 2300余万,其中 农业人口 400多万,人口密度为世界第二现有耕地1290 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种植面积540万亩经济作物 以甘蔗和茶叶为主,盛产的阿里山高山茶享誉海内外园艺 作物包括水果、蔬菜、花卉等,水果种植面积345万亩,主 要品种有香蕉、菠萝、柑桔、葡萄、芒果、柚子、橙、莲雾、 释迦、槟榔等;蔬菜种植面积255万亩,品种超过90种; 花卉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台湾农业的重要产业,享有 “蝴蝶兰王国”的美誉畜牧业中生猪饲养量超过1700万 头,牛饲养量16万头,其中以乳牛居多,占75%;鸡饲养 量1亿多万羽,鸭1000多万只渔业发达,年产量130多 万吨,其中养殖渔业占22%,近海渔业占19%,远洋渔业 占55%发达的台湾农业体现了十分突出的特点,归纳起来 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理念超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纵观产业转型后台 湾农业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停滞一复苏一腾飞三个阶 段,农业增长方式由原来的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阶段,再到 产业经营和效益农业阶段,当前台湾农业已处于世界领先发 展水平。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台湾针对各个时期的现状提 出的超前发展理念,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台湾农业发 展进入停滞期,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小,经济地位十分 低微,90年代初台湾当局提出了发展“精致农业”的构想, 利用有限的资源总量走出了一条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现代 农业之路同时,针对近年来农业占经济总量不断萎缩的现 状,台湾还提出发展休闲体验农业的理念,在考察中我们参 观了台北生态教育农园、台一休闲农场等休闲农业基地,业 主把生产食品的农场拓展为集种植、教育、娱乐于一体的生 态庄园,农业逐步由第一产业拓展为第一、三融合的产业, 已逐步为社会广泛认知和认同二是技术先进随着台湾现代农业的纵深发展,台湾十分注 重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和实际应用,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 合岛内拥有台湾大学农学院、东华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嘉义大学园艺技术培训中心、台湾蔬果花卉产业科技发展协 会和亚太生物移转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致力于农业科技研发 推广的院校和企业目前,在农业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 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在农作 物品种改良方面,台湾从世界范围内广泛收集作物品种和种 源资源,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业试验所及其分所,均有 相当规模的种质库。
在高新技术方面,台湾农委会采用航空 遥测技术,迅速有效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 而准确的信息在生物技术方面,以基因工程为基础培育出 抗虫白菜、甘蔗、花椰菜、抗病木瓜,以组培方式培育出果 树、花卉的种苗,对于动物防疫已完成了 “六合一”疫苗的 开发和畜产品药物残留检验试剂的研制三是产品精细受平地少、山地多的因素制约,台湾无 法推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而只能选择精致农业的道路, 产品精细成为了台湾农业的一大特点,“精”指的就是农产 品的品味高、质量好,而“细”则是指农产品加工的链条长、 种类多,简单的说就是“质量上乘、品种多样”台湾巨农 有机农场是台南一家中型有机农场,业主采取全电脑监控并 引进循环生态模式,利用益虫消灭害虫,利用害虫喂养禽类, 再利用禽类粪便给农作物施肥,整个过程全部实现有机化生 产,收获的蔬菜瓜果价格是同类非有机产品的几倍甚至几十 倍除了产品质量好,台湾的农产品加工业同样非常发达, 旺旺、统一等都是在大陆家喻户哓的大企业我们在台湾一 些地方参观时了解到,仅仅是茶产品,除了各式各样的茶饮 料外,衍生出的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各式糕点、保健品、化 妆品中都可见到茶叶的身影。
现在台湾农产品加工已经突破 传统界限,向保健、生物、医疗、环保等产业发展四是管理规范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台湾的农会组织网络健 全、管理规范,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都有 农会人的身影和足迹,深受台湾农民的欢迎农会是台湾分 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十分规 范的农民组织,为镇(市)农会、县(市)农会、省农会三 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其职能涵盖农业政 策、农技、农产品的推广,农产品的加工、运输、经销,农 户权益保障,以及涉农企业的项目资金投资等各个领域同 时,台湾的农业组织积极向现代企业管理借鉴,推行严格规 范的企业化管理,大力培育产业文化在考察中,我们了解 到几乎每一家台湾农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有产品陈列展 示室、产品文化和企业文化宣传室,对产品的品牌、发展历 史、发展前景、生产加工过程和标准都有系统全面的宣传、 推广体系板桥市农会还创办了 “板农活力超市”,成为推 广当地农产品、服务广大民众的平台和窗口五是环保质优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十分完 善设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农产品市场交易法》、 《农药使用管理办法》、《食品卫生管理法》、《畜牧法》等法 律法规。
根据农业生产、流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制定了安全 标准,已对20种不同作物,289种农药制定了 1149项农药 残留限量标准同时严格市场准入,在主要的果蔬产地、批发市场和超级市场,均设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生化法)站, 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实施快速检测建立了产地追溯制度, 进入市场的果蔬产品均依标准进行分级包装,并注明农产品 名称、产地、生产者(编号)、产品等级、供应市场等字样同时大力推行质量认证,在果蔬方面推行了 GAP (吉园s(优良农产品)认证,在畜牧方面推行了 isq HAcmnCMP认证通过认证,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树立了品牌产品的信誉二、主要体会和启发(一)要始终把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 要前提,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台湾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健全、 完善和发达的市场流通网络密不可分发展现代农业,关键 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 系,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物流营销平台”的思路,加快建设 和改造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大力培育市场流通主体, 积极开拓市外、国外市场,扩大农产品的销售空间综合运 用多种营销策略,加强农产品市场宏观指导,努力实现农产 品产需基本平衡。
加强产地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鼓励发展 农产品配送、营销中心优化公共营销服务,坚持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农民主角、市场运作的原则,继续开展“特色农 产品进超市”等系列活动,为农产品生产主体和市场之间搭 建多种形式的对接平台二) 要始终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 支撑,大力发展技术农业台湾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把 科技摆在了重要位路,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的是要在提升 综合效益上做文章,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一方面,我们要依 托市县两级的农业技术科技服务机构,加大技术指导和技术 培训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逐步增加科 技专项资金投入,对农业新品种的引种、选育、栽培及示范 推广项目的科技研发资金要继续加大,带动农业科技上台 阶、上水平同时,要注重培育科技龙头企业,支持农业规 模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创建农业科技研发中心,鼓励 农业科技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多种形式引进科技人才,开 展技术研发,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 要始终把培育产业基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 保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台湾精致农业是农业适应土地资 源严重不足而发展起来的,这对于同样是以“七山两水一分 田”的我市来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地说就是要充分 利用自然资源,走特色、质量、效益的发展之路。
要深入推 进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特色产业发展计划,引导各 地因地制宜,大力抓好芒麻、茶叶、楠竹、水产等有规模的 传统产业的效益提升,进一步扩大苗木、水果、速生林、鸡 鸭、生猪、马铃薯等新兴产业生产规模,加快形成“一县一 品、一市一业"的大格局四) 要始终把延伸产业链条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 措施,大力发展产业农业多年来,台湾重视发展以农产品 为原料的食品工业,不断完善集产地、批发、零售为一条龙 的农产品三级运销系统,实现了产、加、销一元化近年来, 我市掀起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热潮,但效果还不明显,究其 原因主要是产前、产中、产后缺乏有效链结,彼此之间缺乏 必要的共同利益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农产品深加工上还有欠 缺,难以真正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对此,我们要积极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植和扶持如巨宁森工、温氏养鸡、精 武鸭业这些具有带动辐射能力、有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有市 场需求的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引进新设 备、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提高 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提高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水平五) 要始终把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 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台湾新兴发展的生态休闲农 业对我们是一种启迪,可以说,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市发展现 代农业的一个新方向休闲农业一般具有提供休闲场所、教 育市民认识农业、体验农村生活、维护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增加就业提高农业收益等多种功能咸宁作为作为武汉市的 后花园,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与之相适 应的市场环境,要把生态农业发展同当前我市蓬勃发展的农 家乐产业结合起来,重点发展一批不同区域特色、不同功能 定位、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发展与人居环境 的和谐共存,养生休闲与农民增收的共赢互利在操作过程 上,组织方式要多样化,要结合各地实际需要,因地、因业 制宜,加强分类指导,防止违背客观规律,盲目大干快上造 成资源资金浪费的情况发生二O—O年四月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