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书法资源】305北朝石刻的兴盛.pdf

74页
  • 卖家[上传人]:东****0
  • 文档编号:155862614
  • 上传时间:2020-12-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46MB
  • / 7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综述 南北朝,指刘裕从公元420年灭东晋建立“刘宋”王朝始,直 到公元580年杨坚取代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之前这一历史时期 这是一个很有艺术特点的书史阶段,因此阮元有南北书派之 论,碑属北,帖属南 南方书派更多地承袭了东晋的风气,作品较为柔婉流美,又 因为南朝前期一直禁止立碑,所以碑刻书法流传到现在的不 多,而以文人之间书信往来、诗文唱和所留下的笔札为特征 的帖学比较兴盛; 北方书派的作品具有粗犷质朴的特征,这跟书法家生活的环 境、受到的文化影响有关,还因为北朝佛教兴盛,碑版、造 像题记、摩崖题记、墓志铭等这类书法很常见,其中涌现了 大量没有留下姓名和少数留下姓名的书法以及大量以雄浑、 粗犷风格为主的优秀作品 实际上,清阮元强分“南帖”“北碑”,立南北两派之论也 未必妥当 其实,北朝书法,究其源,与南朝书法同出于钟 繇,卫瓘、索靖察其遗迹也与南朝书法大同小异 1、北朝石刻的兴盛 康有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 备魏第十备魏第十云:“北碑莫盛于云:“北碑莫盛于 魏,莫备于魏魏,莫备于魏太和之后,诸家角出,奇逸则太和之后,诸家角出,奇逸则 有若有若石门铭石门铭,古朴则有若,古朴则有若灵庙灵庙鞠彦云鞠彦云,, 古茂则有若古茂则有若晖福寺晖福寺,瘦硬则有若,瘦硬则有若吊比干文吊比干文,, 高美则有若高美则有若灵庙碑阴灵庙碑阴郑道昭碑郑道昭碑六十人造六十人造 像像,峻美则有若,峻美则有若李超李超司马元兴司马元兴,奇古则,奇古则 有若有若刘玉刘玉皇甫騑皇甫騑,精能则有若,精能则有若张猛龙张猛龙 贾思伯贾思伯杨翚杨翚,峻宕则有若,峻宕则有若张黑女张黑女马马 鸣寺鸣寺,虚和则有若,虚和则有若刁遵刁遵司马昇司马昇高湛高湛,, 圆静则有若圆静则有若法生法生刘懿刘懿敬使君敬使君,亢夷则,亢夷则 有若有若李仲璇李仲璇,庄茂则有若,庄茂则有若孙秋生孙秋生长乐王长乐王 太妃侯太妃侯温泉颂温泉颂,丰厚则有若,丰厚则有若吕望吕望,方,方 重则有若重则有若杨大眼杨大眼魏灵藏魏灵藏始平公始平公,靡逸,靡逸 则有若则有若元详造像元详造像优填王优填王。

      统观诸碑,若游统观诸碑,若游 群玉之山,若行山阴之道,凡后世所有之体格无不群玉之山,若行山阴之道,凡后世所有之体格无不 备,凡后世所有之意态亦无不备矣备,凡后世所有之意态亦无不备矣 2、北碑盛行的主要原因 第一,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接受第一,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接受 晋书晋书:“刘渊:“刘渊(匈奴人匈奴人,灭西晋灭西晋,建前汉建前汉,十六国最早十六国最早 的割据政权的割据政权) ,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毛诗、、 京氏易京氏易、、马氏尚书马氏尚书,尤好,尤好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 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史、、汉汉、诸子,无、诸子,无 不综览 “石勒“石勒(后赵皇帝后赵皇帝),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 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 者,莫不归美焉者,莫不归美焉 “刘曜“刘曜 (前赵皇帝前赵皇帝),立太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立太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 宫西简百姓二十五以下十三以上神志可教者,千五宫西简百姓二十五以下十三以上神志可教者,千五 百人。

      选朝贤、宿儒、明经、笃学以教之选朝贤、宿儒、明经、笃学以教之 至北魏,鲜卑拓拔氏汉化更深明元以降,多娶汉女 为后妃至孝文帝,则醉心于华夏之礼教,深厌其国俗 禁同姓为婚,罢一切淫祀,建明堂太庙,定车服礼乐, 祀孔子,立史官,耕籍田,制律令一切师法中原古制, 而犹为未足遂由平城迁都洛阳,禁其国人胡服、胡语, 又改其姓氏,与汉族通婚姻 北朝书法以隶为正宗而不重新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汉与 西晋皆以孝治天下北魏继承厚葬风俗,刻石述德,丰 碑巨碣,幽圹志墓,数量之多,前所未有魏晋南北 朝史云:“近百年采,北朝的墓志大量出土,魏志已 盈三百,周、齐志铭亦将近七、八十,隋志近百 第二,佛教的盛行第二,佛教的盛行 佛教本是教、理合一的宗教,既要有精深的理论,又要佛教本是教、理合一的宗教,既要有精深的理论,又要 有虔诚的宗教行为在北方,僧徒多建寺院,造石窟,有虔诚的宗教行为在北方,僧徒多建寺院,造石窟, 以此来发扬佛教的形迹,故造像记、摩崖石刻、碑志、以此来发扬佛教的形迹,故造像记、摩崖石刻、碑志、 抄经等大量出现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即在龙门开凿抄经等大量出现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即在龙门开凿 石窟,雕刻佛像。

      袁枚石窟,雕刻佛像袁枚随园随笔随园随笔云:“龙门之山,云:“龙门之山, 伊阙之内,石刻佛像最多皆有姓名与造像年月,俱北伊阙之内,石刻佛像最多皆有姓名与造像年月,俱北 朝人为君亲祈祷之意降及北齐、北周,刻经甚夥,朝人为君亲祈祷之意降及北齐、北周,刻经甚夥, 如如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四山摩崖刻经四山摩崖刻经,它们与,它们与 北朝浩如烟海的造像题记一样,也是当时时代种种如痴北朝浩如烟海的造像题记一样,也是当时时代种种如痴 如狂的礼佛活动留下的痕迹如狂的礼佛活动留下的痕迹 3、北碑在后世的命运及原因 第一,自唐太宗朝至清前期第一,自唐太宗朝至清前期备受轻视备受轻视 北碑风格朴拙,不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心理和审北碑风格朴拙,不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心理和审 美理想 士大夫多以其体势狞恶弃而不顾中国美学历来士大夫多以其体势狞恶弃而不顾中国美学历来 倡言“中和”,反对偏胜,“过犹不及”从某种程倡言“中和”,反对偏胜,“过犹不及”从某种程 度上揭示了中国文人对“尽善尽美”的完美境界的度上揭示了中国文人对“尽善尽美”的完美境界的 企求有唐以降,更是对厚实劲健、空灵精致之美企求有唐以降,更是对厚实劲健、空灵精致之美 执着追求,而北碑出锋露角、悍劲峻拔,缺乏柔和执着追求,而北碑出锋露角、悍劲峻拔,缺乏柔和 之美、洗炼之意、韵外之致,少有人效法。

      书法多之美、洗炼之意、韵外之致,少有人效法书法多 是文人特权地位的标志,民间无名工匠的书刻只为是文人特权地位的标志,民间无名工匠的书刻只为 实用,历来为文人士大夫所不齿,千百年来,士大实用,历来为文人士大夫所不齿,千百年来,士大 夫不知二王之外有书法夫不知二王之外有书法 第二,二王书风的影响和书家“崇南卑北”的倾向第二,二王书风的影响和书家“崇南卑北”的倾向 唐太宗笃好王羲之书法,亲为唐太宗笃好王羲之书法,亲为王羲之传论王羲之传论,云:,云: “所以详察古今,精研篆隶,尽善尽美,其惟王逸“所以详察古今,精研篆隶,尽善尽美,其惟王逸 少乎少乎?” 与窦臮同时代的张怀瓘在与窦臮同时代的张怀瓘在书断书断中对虞、欧两家中对虞、欧两家 的比照也带有明显的崇南卑北的倾向,“虞世南与的比照也带有明显的崇南卑北的倾向,“虞世南与 欧阳询皆以书称,论者以为欧之与虞势均力敌虞欧阳询皆以书称,论者以为欧之与虞势均力敌虞 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 优虞楷基本上继承了钟王遗风,温润含蓄虞楷基本上继承了钟王遗风,温润含蓄欧 更多地吸收了北朝书法的某些特点,刚健挺拔,戈更多地吸收了北朝书法的某些特点,刚健挺拔,戈 戟森严,因而张怀瓘才会有上述的论断。

      戟森严,因而张怀瓘才会有上述的论断 第三、清乾嘉以后受到推重 明末,由于一批具有新变思想的文人渐次提出古拙为美,明末,由于一批具有新变思想的文人渐次提出古拙为美, 北碑才逐步受到重视傅山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北碑才逐步受到重视傅山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 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已成为书论史上脍炙人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已成为书论史上脍炙人 口的名言清姚凤生口的名言清姚凤生字学忆参字学忆参云:“秦汉之碑,其云:“秦汉之碑,其 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又云:“临汉碑须有拙笔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又云:“临汉碑须有拙笔 乃古正是从空灵精致之美的反面道出了书法美的又乃古正是从空灵精致之美的反面道出了书法美的又 一个新天地一个新天地 考据之学鼎盛,证订经史,兼及金石,爱屋及乌,一时考据之学鼎盛,证订经史,兼及金石,爱屋及乌,一时 碑版刻石、摩崖造像、墓志,以至断碑碎瓦,皆为所重碑版刻石、摩崖造像、墓志,以至断碑碎瓦,皆为所重 书家多潜心探索隋唐以前用笔,冲出二王的樊笼,以书家多潜心探索隋唐以前用笔,冲出二王的樊笼,以 “采铜于山”的办法直接从六朝以上碑志、摩崖、造像、“采铜于山”的办法直接从六朝以上碑志、摩崖、造像、 钟鼎乃至印玺、钱币、镜铭、砖文、瓦当中吸取营养。

      钟鼎乃至印玺、钱币、镜铭、砖文、瓦当中吸取营养 那些为前人所不齿的无名工匠书佐之刻作,一时受到书那些为前人所不齿的无名工匠书佐之刻作,一时受到书 家的推崇和师法,碑学渐成规模家的推崇和师法,碑学渐成规模 书法家的重视在理论上,阮元首倡南北书派,极力推书法家的重视在理论上,阮元首倡南北书派,极力推 重北碑,包世臣、康有为更是鼓吹北碑,至咸、同间则重北碑,包世臣、康有为更是鼓吹北碑,至咸、同间则 “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矣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矣 (一)北朝碑刻发展的三个阶段以 及代表性刻石 第一阶段:自十六国到北魏孝文帝迁都之前属不自觉发展第一阶段:自十六国到北魏孝文帝迁都之前属不自觉发展 时期 第二阶段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到北魏后期,风格鲜明的魏第二阶段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到北魏后期,风格鲜明的魏 体楷书,鼎盛期体楷书,鼎盛期 第三阶段,东魏、西魏至北齐、北周时期,属于复古期第三阶段,东魏、西魏至北齐、北周时期,属于复古期 第一阶段:自十六国到北魏孝文 帝迁都之前属不自觉发展时期 书法的主流仍是隶书,或者是隶楷二体交叉,这既是石刻追求正体和装 饰趣味所致,也是北方楷书落后的表现。

      但另一方面,隶书发展到三国 两晋,如孔羡碑、受禅碑、范式碑、任城太守孙夫人碑 等,已逐步走向程式化,书法自身的发展规律要求对既有模式进行大的 改动 代表性的作品广武将军碑、沮渠安周造寺碑及中岳嵩高灵庙 碑 广武将军碑 秦建元四年(公元 368年)立,现在 西安碑林该碑 书法一方面淡化 了波磔的装饰意 味,另一方面也 开始消除体势上 的左右对称,平 齐划一,并注意 到块面的错位与 穿插,显得生动 中仍饶浑古 沮渠安周造佛寺碑 北凉沮渠安周承平三年(445)刻,22行,行47字, 存德国柏林原碑于清光绪年间在新疆吐鲁番高昌 故城出土1903年被德人盗往柏林,第一次世界大 战时原碑断裂光绪三十二年(1906)端方赴欧时拓 以完本;拓本纵1322厘米,横858厘米,现藏 中国历史博物馆 此碑为隶书,但已具楷意主用方笔,横笔两端多 呈锐角并向上翘起,笔画挺拔,锋芒毕露结字稳 健中具有活泼气氛和爨宝子碑有相近之处 中岳嵩高灵庙碑 北魏太延二年 (公元436年)立, 传为道士寇谦 之所书该碑 书法亦为隶书 向魏碑过渡阶 段的典型字体 结体自由,天 真烂漫,用笔 大起大落,无 拘无束,显得 率真古拙。

      第二阶段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到北魏 后期,风格鲜明的魏体楷书,鼎盛期 开始用一拓直下法写横,改平画宽结为斜画紧结,掠笔仍上轻下重 以雄奇角出,雄肆刚健为审美特征此一时期书法充分体现了少数 民族雄武强悍的性格,而且也明显受到汉人审美思想的影响同时, 书法自身的发展也到了一个舍繁就简、舍装饰求朴素的阶段 它们第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用笔方斩,这一方面有刀刻的 因素,但存世的朱书墓砖清晰地显示了北魏人对方笔效果 的努力第二个共同的特点是体势斜画紧结,这跟用笔顿 挫产生的斜切面有关结字内紧外松,前人说汉碑“茂”, 魏碑“密”,可见它们的结体原则是有很大差别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80题).doc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00题).doc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50题).doc 2025年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60题).doc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50题).doc 2025年度大学生党校党课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共四套).doc 2025年电力安全知识竞赛试题200题及答案.docx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60题).doc 2025年度《建筑设备》课程形成性考核试卷及答案(共四套).doc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80题).doc 2025年度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00题).doc 2025年第二届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x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30题).doc 2025年党纪党规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完整版).docx 2025年度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30题).doc 2025年第六届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初赛题库及答案(共270题).docx 2025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 2025年党员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廉政知识要点汇编(90个).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