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虞美人》要点指导.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c**
  • 文档编号:290468692
  • 上传时间:2022-05-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虞美人》要点指导 《虞美人》要点指导 学习目标: 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评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才能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一、字词梳理 1.识字注音 雕阑玉砌(lán qì) 不堪回首(kān) 虞美人(yú) ....2.字形鉴别 ?砌?沏?彻 砌墙沏茶彻底 ?堪 ??勘 不堪勘探 ?恰 ??洽 恰当洽谈 ?阑?澜?谰 阑珊波澜谣言 3.一词多义 ?往事知多少动词,知道,懂得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名词,学识4.词类活用 小楼昨夜又东风(名词用作动词,吹进了东风) ..二、写作手法 1.起伏跌宕的笔法 《虞美人》一开头就是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因其至今未了,故有此问这是实写接着是自叹:“往事知多少说明词人已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这是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

      猛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词人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他很想知道明月下的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由此自然过渡到下片一开头又是虚写:“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词人想像中的“故国”图景他把“雕阑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结果把这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这样的愁情是何等真实而沉重啊! 2.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这首词的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读着它,令人想像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水,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地流向东海这种写法,跟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可以诚恳地感受到感情的深度 三、合作探究 1.有人说这首词中的虚词运用得很妙,能够虚处传神请你结合概括词句加以说明 提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个疑问代词“何”,写尽了春花秋月带给李煜的伤痛,写出了李煜怕见春花秋月的心情 “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副词“又”,承“何时了”而来,怕见春花秋月,偏偏东风又来,春花又开,偏偏来撩拨你的愁思,与你作对。

      词人的无助与无奈,痛楚与悲哀,借这个“又”字进一步呈现出来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个范围副词“只是”,突现了物是人非的凄凉 2.这首词用了哪些事物作比喻和象征?试分析它们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提示:词一开篇,便一无所傍地劈空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象征良辰美景,赏心悦事春而有花,秋而有月,景物的美好,使人感觉生活有意义何时了”实是无时可了,永无了时平常的春花秋月,被词人一点,便透露出宇宙间美好事物的无穷无尽,具有永恒的意义由自然现象而道出了深刻的哲理,为下句“往事知多少”的社会现实张本,使往昔多少事已成虚幻这一无常现象与上句的永恒哲理构成鲜明比较,对表达主题起了有力的作用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词人遥想故国的“雕阑玉砌”应当还在然而物是人非,“朱颜”已改,因而和“春花秋月”一样,引起他无限感慨如此遥相对应,深化了主题,巩固了艺术感染力上片前两句以自然景物起兴,下片前两句是以宫廷建筑设想,以永恒和无常这一哲理作二度比较,曲折有致地为表现主题服务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么是以形象的比喻和夸诞,将一腔愁绪和长江之水相提并论,深入浅出,令人叹服,对升华思念故国愁恨的主题,起了重要作用。

      3.这首词毕竟是一首什么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