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语文《安塞腰鼓》优秀试讲稿范文.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33****8
  • 文档编号:300279534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33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初中语文《安塞腰鼓》优秀试讲稿范文初中语文《安塞腰鼓》优秀试讲稿范文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诗《黄河颂》吗?今天我们朗诵其中一节,请看(出示幻灯),应该记得我们学这首诗的时候进行了分角色朗诵,男生领诵是谁呀? 师:好,就是你,请起 师生(分角色齐诵): 男领: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男合: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女合: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男合: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女合: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师:由此,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同样,在这古老的黄河流域,在这黄土高原,还有一种土生土长的、体现了生命与力量的独特的文艺方式,那就是安塞腰鼓!(多媒体投影:课题“安塞腰鼓”) 师:我们先来欣赏几张画片,来感受一下安塞腰鼓表演时的情景出示四张图片)早读,我们已经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现在翻开课文,请问同学们读后感受如何?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生1:我觉得这篇课文写得很激情,有强烈的节奏感,让我身临其境。

      师:很激情、有节奏感、身临其境,回答得真准确,还有没有呢? 生2:这篇课文用了大量的排比、反复,让我似乎感受到了“隆隆隆隆”的声音 师:你听到了“隆隆隆隆的声音”,她的描述真是非常成功有谁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疑问吗? 生3:“好一个安塞腰鼓”你觉得重复吗? 师:是不是啰嗦,我们说文字尽量精简不要罗嗦,在这篇文章里重复了几次? 生4:三次 师:是不是啰嗦? 生5:不是,因为这里是用了反复,它使语言有了不一般的韵律,形成了一种回环的气势,所以可以很亲切的表现安塞腰鼓的节奏感 师:回环的气势,表现了安塞腰鼓的节奏感回答得很好,还有没有人补充? 生6:我觉得还起到了直接赞美的作用, 师:你觉得反复的出现,充分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生7:我觉得这三个反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 师:画龙点睛刚才你提的这个问题,这几位同学给你回答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继续问 生8:文中提到“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是打不得安塞腰鼓”,为什么在哪儿就打不得腰鼓呢?' 师:问得很好,这里写安塞腰鼓,干嘛要扯到多水的江南呢?是不是离题了? 生9:这里实写江南多水,没有空地打鼓。

      师:是吗?是不是实写?多水就没有地方打鼓?我们的礼堂里一样可以打鼓呀?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看“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生10:经不起表演 师:难道说江南的土地都是玻璃的吗? 生11:江南的水更多表现的是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的元素是粗犷,是生命力量的对比 师:这种理解真是很完美我就不说了,她说得比我说得好还有没有疑问? 生12:在书上第124面第9段,我不明白“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一句什么意思? 师:第9段,找到没有?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抒情散文,要善于联想、想象,我想问一下,你读到这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你想象到了什么? 生13:我想象到了古战场 师:古战场,古战场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生14:有些人在舞旗,有一些人在骑马 师:给人的感觉是? 生15:很多人一拥而上 师:很多人一拥而上,战死沙场,因此给我们感觉格外的 生16:豪壮 生17:激壮 师:悲壮因此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产生丰富的联想你看:“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产生的联想是非常的 生18:豪壮、悲壮。

      师:因此它借豪壮悲壮的古战场,给人丰富的联想,来写谁? 生(齐):安塞腰鼓 师:这个时候安塞腰鼓给我们的感觉是 生19:豪壮、悲壮 师:这就是借一种形象突出另一种形象,便于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因此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不能仅读文字,要有丰富的 生:(齐说)联想和想象 师:才能品味出文章的 生(部分说):韵味 生20:我想问文章第1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段话为什么这样写? 师:它写的作用是什么?有没有人来试着回答的我想请没有举手的同学试着答一下 生21:因为这一段用了排比的修辞,形容安塞腰鼓的豪迈、壮烈的情景 师:豪迈、壮烈的情景我还想问一下“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他们想挣脱什么、冲破什么、撞开什么? 生21 :他们想撞开那种寂寞的情景 师:寂寞,黄土高原上给人感觉还有什么? 生22:贫困 生23:压抑 师:这些生龙活虎的后生们,他们要挣脱这一切的羁绊 生24:我想问文章的后一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句是什么意思? 师:我还不想请别人回答,我问你:在文章前面都写的什么内容? 生24:安塞腰鼓是壮烈的、豪壮的、火烈的。

      师:在文章28、29、30段,这三段里有一个关键的词,请你们把它找出来 生(部分):戛然而止 师:再找 生(大部分):寂静 师:这28、29、30段整个给人的感觉是 生(齐):寂静 师:前面写的是豪壮的,突然变得寂静,“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一下子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安静的气氛听到了鸡啼,感到了安静,这叫什么写法? 生26:反衬 师:怎么衬?以动写静欣赏一个句子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一种是形式上,还有一种是,“渺远的鸡啼”为什么不说狗叫呢? 生27:因为鸡啼代表的是黎明,而他们安塞腰鼓是要冲破旧社会的封建思想,贫苦,这样衬托了他们打完了腰鼓后心中的感觉 师:黎明的到来,新的希望答得很好这从哪一个角度回答的呢? 生28:意境 师:意境,内容因此欣赏一句话一般从两个角度:一种是从意境,内容;一种是从写法刚才说到“鸡啼”代表着黎明,给人以希望写法上是 生29:以动写静 师: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沉寂下来的安静,迎接新的希望的到来 (这是本文的第一个教学环节,老师意在创设一种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争论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师:通过这样的阅读,我们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同学们你们认为写安塞腰鼓想表达什么思想?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1:表达对黄土高原上生命、力量、活力的赞颂 师:表达对生命、力量、活力的赞颂,在文中哪一段里可以看得出来? 生2:在第18段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耗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能释放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我觉得在这里可以感受出对农民生命力的赞扬 师:请坐在18段里,她觉得歌颂了生命的力量 生3:赞颂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比如,我们的民族是豪放的 师:你在哪一段里找到的? 生3:第1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第16段:“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 师:我想问一句,这里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生3:坚毅不屈、蓬勃向上、积极进取、而且集聚着生命力 师:回答得很好,请坐 生4:还表现了安塞腰鼓独特的美、阳刚的美是在第7自然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还有紧接的句子,“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里歌颂了安塞腰鼓独特的 生5:美 师:这叫做我们中国特有的外国没有的民间艺术歌颂了黄土高原上这种特有的民族艺术 生6:我想赞颂了对生命奔腾的感情,表达了他们要挣脱、冲破、撞开那种黄土高原的困倦寂寞 师:好像和第一个一样,表达对生命的渴望,对力量的表现记得刚才在质疑的时候,有位同学提到第19段,在歌颂谁呀? 生7:黄土高原 师:要记住黄土高原是生育了安塞腰鼓这种艺术的沃土,所以也深情地赞颂了黄土高原尽管它贫瘠、落后,但是却孕育了这么奇丽的艺术之花这篇课文表达的意思先暂时理解到这,每一个人的理解都有它的合理之处,但后我们要概括起来看一看,哪一个理解更能总括全文整篇文章让你感受到的更多地是哪一种理解?这篇文章既然写得这么深奥,写得这么好,我们一起朗诵一遍 生(齐读全文): (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一一板书:) 是生命力量的体现 是民族精神的再现 是民族艺术的精髓 (这是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自主探究文章主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师:好,读得很好这篇文章写得这么大气淋漓,写得那么带劲,它运用了一种很成功的修辞手法,你感觉用得多的是哪一种? 生(部分):排比 师:我们集中地精读第7段至第12段,请找出你喜欢的排比句,仔细品味,试着给我们读一读 生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你喜欢这组排比句,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1:根据形容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节奏来读 师:节奏,我听到了这个词你听“骤雨/一样,旋风/一样,”句子很短,都是两个节奏,我们读的时候,节奏要快一些我们来试着读一下,读得要节奏感要强一些,明快些这一段写的是安塞腰鼓的鼓点变幻多姿,变得很快,语速要快还是慢? 生2:快 师:对,如果慢,鼓点就没劲我们来这样读,男生一句,女生一句男生先读,开始 男女生分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很清脆,很好听你们觉得节奏感,快感读出来了没有? 生3:没有。

      师:没有,你觉得毛病出在哪呢? 生4:我觉得读得虽然很整齐,但是读得比较相同,没有大起大落,节奏感不强 师:变化,节奏感还不够鲜明我们再来读一下,注意节奏感再强一些 (指导分男女生再齐读) 师:节奏感是强烈些,但我觉得速度还是不够快因为鼓点是一个接一个,我们读得很斯文、很稳回去再练你还喜欢哪一句? 生5:我喜欢第12段:“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我觉得这一句话强调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和火烈,也写出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憨厚的品质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5:要强劲有力,突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