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ppt
65页1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对外直接 投资理论) 学习目标>>了解跨国公司理论演变>>掌握垄断优势理论、产品周期理论、边 际产业扩张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 衷理论>>了解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思考>>各个理论有何异同? 2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1)贸易型进入方式:通过向目标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而进入 该市场 (2)许可贸易进入方式:指技术转让双方通过签订技术许可 协议,由技术接受方(引进方)支付一定的报酬或使用费, 让技术转让方(供应方)将自己所拥有的某项技术的使用权 、产品制造权和销售权转让给技术引进方 (3)投资型进入方式:投资型进入方式是通过直接投资进入 目标国家或地区,即企业将资本连同本企业的管理、技术、 销售、财务以及其他技能转移到目标国家或地区,建立受本 企业控制的分公司或子公司3第一节 跨国公司理论的演变§ 新古典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赫克谢尔-俄 林理论:H—O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解释资本的国际流动只要存在利率差值,资本就会从利率低的地方向利率高的地方流动解释的纯粹的资本的流动,目的是获得利率的差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理论4第一节 跨国公司理论的演变§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理论(四类):(1)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垄断优势理论(美国)、寡占反应论(2)以贸易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为基础:产品周期理论(美国)、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3)以市场失效、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内部化理论(不同国家)(4)综合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不同国家)5第一节 跨国公司理论的演变§ 理论学派的共同出发点:§ (1)研究对象:对外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转移的是一揽子资源,包括技术、人力、管理经验 等,而不只是资本流动;§ (2)立论基础: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具有垄断优势,进行海外扩张;§ 市场的不完全是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得以发挥和维持的重要 条件。
§ 对外投资是为了利用来自市场不完全的机会去发挥垄断优势 而获利或强化维持市场不完全的局面§ 完全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 Competition),又称纯粹 竞争市场,是指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干扰和控制的市 场结构,即购买者和销售者的购买和销售决策对市场 价格没有任何影响的市场结构.按美国经济学家张伯 仑的观点,完全竞争就是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竞争 . 6§ 不完全市场指不具备下述条件之一的市场 • 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由于市场上有为数众 多的商品需求者和供给者.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的购 买份额或销售份额,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购买量或 总销售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 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 别的.这里的完全无差别的商品,不仅指商品之间 的质量完全一样,还包括在销售条件、商标、包装 等方面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对消费者来说,购买哪 一家厂商的商品都是一样的7• 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厂商进出 一个行业不存在任何障碍,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 行业之间自由流动 • 市场中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 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这样,市场上的 每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都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 完全的信息,确定自己的最优购买量或最优生产量 ,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89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S.H.Hymer)在他的博士 论文《一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 ,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论)。
§ 论文指出,企业到国外去进行直接投资,其主要原 因在于其特定优势,并力图借此优势取得更大利润 § 理论得到导师金德尔伯格的支持,并在其有关著作 中得到系统的阐述,“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 § 这一理论首先创立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而且也开 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被称为零公里 界碑10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对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进行批评 § 直接投资与间接的证券投资存在根本差别 § 1、跨国公司转移的是一揽子资源,包括技术、人 力、管理经验等,而不只是资本流动; § 2、直接投资的根本特性是资源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这与间接投资不同; § 3、跨国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控制并经营管理,并且 有相应的战略行为11§ 结论:把传统的资本流动理论套到跨国公司 进行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是不对的 § 必须抛弃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假 设,代之以不完全竞争假设 § 美国的直接投资大部分发生在寡头垄断占统 治地位的行业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12§ 海默的垄断优势论(The Specific Advantages Theory)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 利用两个观点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优势、东道 国市场的不完全性。
• 垄断优势:企业对某些经营要素大量占有或者完全独占 而形成的优势 • 市场不完全性:市场受到垄断企业影响而呈现出不完全 竞争或寡占型局面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13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市场垄 断势力(monopoly power),即垄断企业国 外扩张,是为了减少竞争,增加行业进入壁 垒,从而增加市场垄断程度 § 跨国公司垄断优势主要表现在专有技术、管 理技能、品牌营销能力以及规模经济优势14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结构性市场不完全: § 1、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 销售技术与操纵价格等 § 2、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如专利技术、融资条件优 势以及企业特有的管理技能等 § 3、企业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经营所产生的内 部与外部规模经济优势 § 4、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市场进入以及产量限制 所造成的企业优势 § 进一步强化垄断优势15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美国企业选择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或许可证 方式,主要原因是市场的不完全性: § 1、东道国关税壁垒、运输成本等阻碍企业通 过出口扩大市场 § 2、技术等无形资产不能象其他商品一样通过 市场转让来实现全部收益。
§ 结论:跨国公司跨国扩张只是追求和利用其 垄断势力的一种方式16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 海默垄断优势论的贡献 § 垄断优势论突破了传统理论框架,区分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 资,是真正跨国公司理论的开创者 § 海默理论的局限性 § 它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中小厂商也能到国外去投资,而且 它是立足于发达国家提出来的,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在不具备技术垄断优势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 § 注重描述,缺乏实证分析,结论缺乏普遍意义; § 没有解释区位选择问题和服务业的跨国经营行为17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一些经济学家对垄断优势论的进一步论 证,认为跨国公司拥有的竞争优势包括• 知识优势:拥有包括专利、技术秘密、决窍、信息、知 识、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的无形资产而带来的 优势知识优势是跨国公司的主要优势,是其它优势的 基础和源泉 • 产品差异优势:为适应不同层次和地区的消费者需要和 偏好,通过产品实物形态的差异化,赢得消费者满意和 欢迎而形成的市场偏好优势18• 规模优势 § 由于跨国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总成本的不断降低 § 内部规模经济:来自于生产过程内部 § 外部规模经济:扩大市场范围而增加的销售额大于增加 的开支。
• 管理优势:由于采用现代公司制而带来的管理优势 • 资本优势:本身的资本实力以及融资优势19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 教授雷蒙德•维农( Raymond Vernon) 发表论文《产品周期中 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 》,提出了产品生命周 期理论20§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Vernon) 对国 际直接投资作出的理论解释. §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从上市开始,经历诞生 、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弗农把这一事实概括 为三个连续的时期: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 阶段. § 在不同阶段,产品技术特点、市场供求关系与卖方 竞争状态各不相同,生产者需要选择不同的生产区 位 § 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在产品生命周期运动中, 根据竞争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制定的生产区位 决策21§ 在产品创新阶段,知识密集型,企业会将国 内作为首先的生产地点. § 在产品成熟阶段,技能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 ,企业开始向其他发达国家直接投资, 以便维 持或扩大其产品在国外的市场占有率,FDI由 此开始. § 在产品标准化阶段,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在 世界范围内努力寻找适当的产品生产区位, 以降低生产成本。
22OO创新国的销售量I创新阶段III成熟阶段V标准化 阶段发展中模仿国 (如中国)发达模仿国(如 日本)创新国(如美国)T1T3T2净 出 口X>MX 假如他不仅球打得好,而且能够很迅速地修剪草坪,就意味着他应该自己修剪自家的草坪吗? 小链接: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27假设乔丹能用2个小时修剪好自家的草坪在同样的2个小时里,他能拍一部运动鞋的电视商业广告,并赚到1万美元与他相比,隔壁小姑娘杰尼弗能用4个小时修剪好乔丹家的草坪在同样的4个小时中,她可以在麦当劳工作并赚到20美元在这个故事中,乔丹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是1万美元,而杰尼弗的机会成本是20美元28比较优势: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在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29布酒英国100120葡萄牙9080布酒英国100120葡萄牙11080(A)(B)绝对优势例子比较优势例子30按照李嘉图的思想,葡萄牙应两优择重,放弃生产成本比英国优势较少的布,专门生产酒,并拿它向英国出口,换取布英国则应两劣取轻,放弃生产成本比葡萄牙劣势较多的酒,专门生产布,并向葡萄牙出口布以换取酒的进口这样对双方都会是有利的31§ 投资和贸易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如果 直接将自己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的生产通过 对外投资移植出去,双方的比较优势反而会缩小, 投资代替了贸易,不利于投资国利用国际分工和贸 易的收益。 § 在投资转移方面,中小企业应该走在前面因为中 小企业在自己国内没有比较优势,但在国外却有比 较优势32§ 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Ø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重心在于开发海外的自然资 源,同时,将本国已属于“边际性生产”的产业转 移到海外;美国的投资始于比较优势产业,以抑 制当地竞争者 Ø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以与东道 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投资,以适用技 术为主;美国则依靠垄断性的技术优势,击败竞 争对手 Ø日本大多采用合资经营方式,美国往往采取独资 经营的方式33§ 贡献 Ø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研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总结 了日本当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对主流理论是 一种有益的补充 § 不足 Ø不具有长期的普遍意义:70年代后,日本企业的 海外投资出现与美国式对外投资趋同的趋势 Ø关于美国式的对外投资是将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 业转移到国外的观点站不住脚34第五节 内部化理论理论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