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视力筛查方案与总结(通用4篇).docx
10页幼儿园视力筛查方案与总结(通用4篇)总结,汉语词语,读音为zǒng jié,意思是总地归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园视力筛查方案与总结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幼儿园视力筛查方案与总结4篇【篇1】幼儿园视力筛查方案与总结儿童视力筛查与眼保健儿童视力筛查的目的1、通过定期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了解儿童视力发育程度,筛查出视力不良和屈光偏离的儿童2、早期发现弱视、斜视和其他眼发育的先天异常,早期干预3、消除不利于儿童眼睛发育的环境因素,从小预防近视儿童视力筛查对象与要求1、对象: 7岁以下儿童(含流动人口)2、要求:儿童在3岁以前筛查1次,3岁至7岁以内每年筛查1次对筛查未通过或可疑的患儿,年龄在3岁以内者在6个月进行复筛,年龄在3岁以上者在3个月内进行复筛儿童视力筛查的方式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筛查,或携带筛查仪器到儿童相对集中的医疗机构或幼托机构进行儿童视力筛查儿童视力筛查的设备1、视力筛查仪(屈光筛查设备):主要用于7岁以下儿童屈光异常的筛查2、儿童图形视力表灯:主要用于3岁-4岁以内儿童视力异常的筛查3、国际标准视力表灯:主要用于4岁以上儿童视力异常的筛查4、眼位检查设备:遮眼板、聚光手电筒或其它眼位检查设备。
儿童视力筛查的流程1、知情同意筛查前向儿童家长告之儿童视力筛查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征得儿童家长的同意2、筛查操作具体筛查操作方法按每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要求进行3、结果登记对每位接受筛查儿童的双眼筛查结果做好登记,签署筛查人员姓名,并将筛查情况在儿童系统管理登记本上作简要记录4、结果告知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告知监护人筛查结果的方式,同时对筛查结果异常儿童提出医学指导意见儿童视力筛查内容和结果判断一、询问询问家长儿童视觉行为的发育情况和有无异常现象如:看东西皱眉、眯眼、向前凑和歪头等现象记录:询问到的异常现象二、观察: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儿童眼部、眼位有无异常现象记录:观察到的异常现象三、视力检查(1)视觉发育行为检查:不同年龄儿童视觉发育行为(2)视力检查v选择观看法1岁半以前检测卡由不同空间频率、对比度大于90%的黑白条纹和与它对应的并列、形状大小同等的、宽度等同于黑白条纹板平均亮度的灰板组成操作:将条纹卡置于婴儿眼前50厘米处,检查通过中央孔观察,如婴儿表现为头向条纹图形一侧转动,然后再调换条纹和灰板方向,继续增换不同宽度条纹,直到不出现有规律的头部转动为止,其前一长条纹,即所测视力。
v点视力筛查仪1岁半至3岁操作:将该仪器置于幼儿眼前25—30厘米处,先将最大的一个视标点(序号是1)移到观察孔的某处,让被测者指出黑点位置,用同样方法继续指下一个视标,直到不能辨认为止,其视力按最后一个能辨认的视标序号查视力表得出v标准对数视力表或儿童图形视力表3岁以后采用操作注意事项1、环境:光线充足,必要时使用人工照明2、被检查者与灯箱距离5米,若用平面反光镜,视力灯箱与反光镜距离2.5米3、灯箱高度使1.0一行与被检查者双眼在同一水平线上4、单眼检查先检查右眼,后检查左眼,一眼遮盖(切勿压迫眼球)5、自上而下进行测试,指示棒应点在每个视标的正下方0.5厘米处6、每个视标最多查看不多于5秒通常要求0.1-0.5的每行视标都能看清楚,0.6-0.9每行视标可以错一个,1.0-1.5每行可以错2个7、戴镜者应先检查裸眼视力,再检查戴镜视力(即矫正视力)并分别记录8、如果在5米处不能看清0.1视标,应嘱咐儿童向视力表逐渐靠近,直到看清0.1视标,按实际检查距离(米)换算后记录,换算公式如下:视力=实际检查距离(米)*0.1/5婴幼儿正常视力参考标准记录:结果记录到具体的视标,如右4.7+2,左4.8-1。
四、屈光筛查v屈光不正是引起儿童视力不良和弱视的主要原因,屈光 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采用视力筛查仪或 眼瞬息图象筛查仪了解儿童的屈光状况,早期发现 屈光偏离的儿童正常及可疑需要定期随访需要诊治五、眼位检查v注意儿童双眼的朝向及注视反应,观察眼球位置、运动,采用以下方法进一步判断有无斜视1)角膜映光法:距病人前33厘米处,将电筒光点照射至双眼角膜上,观察角膜反光点的位置,光点落于双眼角膜中央为正位眼,如一眼反光点落于角膜中央,另眼偏向角膜鼻侧,为外斜,偏向颞侧,则为内斜2)遮盖去遮盖法:用遮眼板遮盖一眼,观察未遮盖眼是否移动,去除遮眼板,观察被遮盖眼是否移动,如移动则为显斜3)交替遮盖法:一般在遮盖去遮盖检查无显斜时,用此法检查隐斜迅速将遮眼板遮盖一眼,再迅速移至另一眼,观察原被遮盖眼是否有运动干预原则1、视力不良(1)祛除病因: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眼部炎症、屈光不正,或其他儿童眼病2)诊断弱视:若视力低于同龄视标1-2行,应该纠正儿童不良的用眼习惯,3个月复查一次,复查视力仍低于正常值或首次检查视力就低于2行者,应进行扩瞳验光检查以诊断屈光不正或弱视,无条件者及时转诊3)弱视治疗: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采用遮盖疗法、视刺激疗法,精细训练等方法,注意双眼单视功能的训练。
2、斜视干预原则:斜视合并弱视首先进行弱视治疗,经弱视治疗后,两眼视力相差不足两行者 ,可行斜视手术治疗出生6个月内出现的先天性斜视需要在2岁内手术治疗有些内斜视通过配戴眼镜能够完全矫正,不需要手术治疗预防指导原则(1)合理营养,有规律地生活,经常到户外活动,积极预防疾病2)从小培养良好的用眼内卫生习惯,采用正确的看书写字的姿势,保持脊椎正直,身体不倾斜,不耸肩,不歪头,握笔时拇指与食指之间留有空隙眼镜与书本的距离保持30-35厘米,不躺在床上看书,不在暗光或特强光线下看书,持续注视(看书、弹琴或画画等)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3)看电视每半小时休息5-10分钟,眼睛与荧光屏距离为屏面对角线的5-7倍,屏幕略低于眼高为避免耀眼,室内应有一定照明4)发现孩子有眼睛发红,分泌物多,或眼位不正、眼球震颤、喜欢眯眼、近看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5)指导家长对儿童的玩具和毛巾经常清洗消毒,教育儿童不用脏手揉眼睛发现眼病及时治疗,预防传染性眼病在家庭中蔓延保证儿童安全的生活环境,预防眼外伤的发生6)对家长、儿童、托幼机构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如远离烟花爆竹的燃放等儿童视力筛查=视力检查+屈光筛查+眼位检查三者缺一不可谢谢!_【篇2】幼儿园视力筛查方案与总结视力筛查技术操作规范一、筛查对象本市范围内7岁以下儿童(含流动人口)。
二、筛查内容3岁以内儿童主要进行屈光和眼位异常的筛查;3岁以上儿童主要进行儿童视力、屈光和眼位异常的筛查三、筛查机构基本条件(一)开展儿童视力筛查的医疗保健机构要设立专门的儿童视力筛查室,使用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环境安静二)开展视力筛查的机构至少配备2名经培训合格的儿童保健医师三)开展儿童视力筛查的机构须配备以下筛查设备:1、视力筛查仪(屈光筛查设备):主要用于7岁以下儿童屈光异常的筛查2、国际标准视力表灯:主要用于4岁以上儿童视力异常的筛查3、眼位检查设备:遮眼板、聚光手电筒或其它眼位检查设备四、筛查要求(一)筛查方式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筛查,或采用携带筛查仪器到儿童相对集中的医疗机构或幼托机构进行儿童视力筛查二)筛查时间儿童在3岁以前筛查1次,3岁至7岁以内每年筛查1次对筛查未通过或可疑的患儿,年龄在3岁以内者在6个月内进行复筛,年龄在3岁以上者在3个月内进行复筛三)筛查流程1、知情同意筛查前向儿童家长告之儿童视力筛查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征得儿童家长的同意2、筛查操作具体筛查操作方法按每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要求进行3、结果登记对每位接受筛查儿童的双眼筛查结果做好登记,签署筛查人员姓名,并将筛查情况在儿童系统管理登记本上作简要记录。
4、结果告知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告知监护人筛查结果的方式,同时对筛查结果异常儿童提出医学指导意见四)追访与转诊1、对筛查未通过或可疑的儿童,以或书面等方式通知其监护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筛查机构进行复筛2、对复筛仍未通过或可疑的患儿,告知监护人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确诊和治疗,并作记录3、不具备确诊和治疗条件的筛查机构,要建立转诊制度,并与具备确诊和治疗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建立相对固定的转诊协作关系4、确诊机构须及时将患儿确诊与治疗情况反馈给筛查机构,由筛查机构完成追访工作五)筛查覆盖率7岁以下儿童视力筛查率城市达70%以上、农村达60%以上五、组织管理1、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儿童视力筛查的监督管理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儿童视力筛查的管理,制订市级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儿童视力筛查工作2、省妇幼卫生保健中心负责全省儿童视力筛查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市、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本地区儿童视力筛查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以及筛查信息的收集、上报等工作,并接受上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3、开展儿童视力筛查的机构必须提供规范服务,制定筛查、追访、转诊、统计汇总及上报等工作制度以及相关的操作规程,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完成指令性工作任务。
4、儿童视力筛查工作实行信息逐级上报制度篇3】幼儿园视力筛查方案与总结总结范本:_________幼儿园“故事大王”评选活动的方案与总结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幼儿园“故事大王”评选活动的方案与总结一、指导思想我们根据幼儿爱听故事、善于模仿的特点,借着区少年宫开展“故事大王”评选活动的指示精神,我园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讲、敢讲、喜欢讲、有机会讲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胆表现自我的欲望二、参加对象全园145名幼儿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报名三、活动时间安排四、具体项目安排1.班级比赛安排参加人数不限,教师利用日常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时间组织开展2.幼儿园比赛安排3.活动地点:中二班活动室4.评议人员园长、语言教研组全体教师和部分幼儿代表5.活动具体流程(1)幼儿入场并按指定的位置入坐2)主持人上台介绍评委及比比赛规则3)按抽签顺序请幼儿上台讲故事4)请园长为获奖选手颁发奖状和奖品五、参赛要求1.参赛故事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生动有趣2.讲述故事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有条理,语言生动,感染力强,富有童趣。
3.参赛选手自然大方,天真活泼,讲述时间为3分钟一、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1.提高了教师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从开始各班幼儿的发动报名到最终评比活动的结束,各班语言组教师和配班教师经过了组织幼儿报名、和家长一起为幼儿精选故事、指导幼儿讲述技巧和讲述后进行分析和反思这样几个环节,大大提高了她们独自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同时,对于故事讲述方面的指导也有了大幅度提高2.提升了教师的反思能力故事讲述结束后,各班老师主动积极地通过家园联系栏向家长汇报了本次故事比赛参与的人员和获奖情况,告诉家长通过本次活动孩子获得的进步和发展老师们公布了本次比赛的成绩,意在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和其他幼儿的不足,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今后指导的策略同时,各位老师分别就本次故事讲述比赛的情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书面总结,以便让老师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