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
45页第二板块,实用类文本阅读,【导语】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要求是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包括四个能力层级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4探究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整体阅读指导,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 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2 阅读指导提知识之纲领,3 典题导引明解题之规范,1 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实用类文本包括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实用类文本阅读在解答概念理解、信息筛选、内容归纳、选项推断等客观选择题方面,与论述类文本阅读是相同的。
20192020课标卷考查情况如下:,从近年高考卷命题来看,实用类文本阅读呈现以下特点: 1. 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都已进入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范围,且经常将新闻、报告等搭配,材料体裁具有多样性,但各均按照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2命题所选用的材料,具有正能量、内涵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较多等特点从考查的趋势看,选材既注重文本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又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了时代特色如全国卷阅读材料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体现出可贵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3新闻阅读考查形式灵活,一般为选择题与简答题相结合,文字材料与图表材料相结合,信息归纳与文体特征考查合理搭配,考查形式多种多样,创新题型屡见高考试卷2 阅读指导提知识之纲领,一、文体构成 实用类文本中的材料,多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这些材料有的是新闻,有的是访谈,有的是调查报告,有的是科普文章,它们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实用性特征明显1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访谈 访谈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样式,既区别于消息,又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通讯,也不同于新闻特写。
访谈是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3报告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 报告有例行报告、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如调查报告)等,就报告考查文本来说,一般选用调查报告,叙述方式惯用第三人称4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科普文章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科普文章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也可以综合运用二、阅读方法 其他类文本阅读根据呈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图文结合方式呈现的文本和不同文本材料的纯文字文本的信息组合体两类,这些文本紧密围绕同一主题,材料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考查考生快速完成对碎片化信息的筛选,用连贯的逻辑思维把握其内在关联,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和判断来源不同的信息的能力 混合类文本阅读与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步骤有类似之处,可采用如下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原文,明确材料内容。
(1)把握文本构成迅速浏览阅读文本的几则材料,确定文本的构成,梳理出各部分所写内容,这样更有利于题文比对,迅速捕捉到有用信息还可借助对标题的揣摩,辨别文体,以便于解答文体特征类题目 (2)圈点关键信息细读每则材料,勾画出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范围词、程度词、指代词等重点词语,也包括引领句、过渡句、总结句、观点句等重点语句3)关注图表信息读文时,要抓住“数据”这个核心区分数据统计的对象、认识数据的大小变化、分析数据间的比值 (4)理解文本意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以其独到新颖、实用性强和富有现实感的特点,颇具视觉冲击力,文本自身往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步: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阅读题干时,要读全题干信息,明确题干要求,为解题分析提供依据 第三步:回归文本,逐题进行分析 在速读文本和阅读题干的基础上精读材料,从原文文本“抠”答案3 典题导引明解题之规范,典题文本 【典例】(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职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编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 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
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 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 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中央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 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4.0”过渡的基础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 助力“工业革命4.0”,参考消息),阅读导引 第一步:速读原文,明确各材料内容。
材料一: 为新闻类文本,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简要介绍了“新基建”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材料二: 为新闻类文本,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分析了新基建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的原因及重大意义材料三: 为新闻类文本,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4.0”,引用外媒分析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范围和措施 第二步: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共三个题目: 第1小题为选择题,考查对新基建概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2小题为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第3小题为简答题,要求分析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回归文本,逐题进行分析 在速读文本和阅读题干的基础上精读材料,从原文文本“抠”答案1.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基建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是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B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C新基建意味着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凸显的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
D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规范解题】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明确区间,比对选项 首先从材料一中找出“新基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然后进行比对 内涵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职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外延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选项分析:_,(B项,“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错,分析材料二第三段,“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可知原文并未提及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的内容)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 【答案】B,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B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C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今年所以采取审慎的经济措施,不再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是因为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D2020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规范解题】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明确区间,比对选项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选项分析:_,(A项,“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错,材料二第二段,“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可知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并非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 【答案】A,3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规范解题】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抓住关键,分析文本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1)材料二,“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可概括出:_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 (2)材料二,“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