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改实验区中考历史模拟考试 新课标 试题.doc
6页2006年安徽省庐江县长岗初级中学课改实验区中考历史模拟考试一.单项选择题:1.元谋人生活的遗址位于(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2.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 A.黄帝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光武帝3.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的淮军将领是( ) A.李鸿章 B.丁汝昌 C.刘铭传 D.聂士成4.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它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目的是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中国顺利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5.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B.进行方式相同 C.都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 D.结果都成功,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6.“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口号(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党的“一大” D.北伐战争7.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颂祖国 B.追求真理 C.抗日救亡 D.抨击时弊8.毛泽东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你知道这种局面什么时候得到了改观吗?( ) A.“一五”期间 B.“二五”期间 C.“三五”期间 D.“四五”期间9.林肯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主要是因为他( ) A.出身贫寒 B.谦逊廉洁 C.遇刺身亡 D.维护统一.解放黑奴10.二战中,法西斯国家投降的先后顺序是( ) A.德国、日本、意大利 B.意大利、德国、日本 C.意大利、日本、德国 D.德国、意大利、日本11.用自己的作品揭露法西斯分子的罪行和歌颂人民反抗精神的画家是( ) A.德莱塞 B.毕加索 C.达利 D.达芬奇二.组合列举题:1.作为一个安徽人,相信你了解并热爱自己的家乡,请写出符合题意的答案:⑴.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⑵.安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⑶.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2.列举出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的三次变化3.请列举新中国外交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⑴.20世纪50年代:⑵.20世纪70年代:⑶.20世纪90年代:4.列举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及重要领导人5.举出二战后反法西斯国家召开的四次重大国际会议三.材料解析题:1.下面三则材料出自我党不同时期的三次会议: 材料一:毛泽东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材料三: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实行改革开发的战略决策;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⑴.材料反映的是哪三次会议?⑵.每次会议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2.阅读下列图表,回答: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一战1000万2000万人3400多亿美元二战5160万1.5亿人9600多亿美元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结合有关历史知识回答:⑴.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⑵.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什么不同?⑶.一战后和二战后确立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⑷.当前,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才能应对这种发展趋势?四.分析探究题: 1.19世纪90年代,中国资产阶级变外来的冲击为内在的动力,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领导和进行了两大政治运动(即变法和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进入了由器物到制度的变革阶段,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请回答: 资产阶级“先后领导和进行了两大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两大运动的最主要的领导人分别是谁?你认为这两大运动在当时最主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地区冲突依然存在,请举例证明,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应当怎么做才能维护好世界和平?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C 4.B 5.C 6.B 7.C 8.A 9.D 10.B 11.B二.组合列举题:1.⑴.安丰塘 ⑵.岳王会 ⑶.安庆内军械所2.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三次: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⑴.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⑵.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4.英国:议会要求限制王权 克伦威尔法国:攻克巴士底狱 罗伯斯比尔美国:列克星敦的枪声 华盛顿5.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三.材料解析题:1.⑴.①八七会议 ②七届二中全会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⑵.①城市转向农村 ②农村转向城市 ③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2.⑴.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重大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
⑵.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⑶.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美、苏两极格局⑷.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灵活处理外交事务;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四.分析探究题:1.⑴.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⑵.康有为 孙中山⑶.戊戌变法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2.史实:巴以冲突、印巴冲突、海湾战争等中国首先要搞好稳定,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