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导学案的制作与使用.ppt
25页关于语文新 授课导学案的制作与使 用 任毅梅2013年4月 8日语文导学案包括七大部分 •分别是“学习目标”“考纲要求”“ 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习过程 ”“当堂检测”“课堂小结”一、学习目标的制定 • 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根据知 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再具体结合 每课的重点内容,制定出每课时 的具体目标 如《沁园春·长沙》这篇课 文的学习目标是 •1、有感情朗读并尝试背诵本词 2、抓住本词意象,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情感3、感受毛泽 东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 的伟大抱负 二、考纲要求 •是指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在高考考 纲中对应的考点是什么比如《 游褒禅山记》第一课时对应的考 点是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A②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C三、重点难点 •确定好目标后,下一步就针对目 标确定本节课重点难点,一般是 三维目标中的一点,比如《沁园 春·长沙》这一课的重点难点是“ 抓住本词意象,品味语言,体会 作者情感”四、知识链接 • 一般是为学生提供的课文写作 背景、作者介绍及相关基础知识 比如要学习《沁园春·长沙》 ,意象、意境等知识就放在了“ 知识链接”中。
五、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一般包括两部分,一 是“整体感知”,一是“局部探究” 整体感知•一般包括对课文的朗读、思路的 把握、感情的体会等内容局部探究•包括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和深 入挖掘每一目标都要有相应的 问题,目标与问题一一对应仍以《沁园春·长沙》为例 •第一个目标是“有感情朗读并尝 试背诵本词”,那么在导学案中 涉及的问题就是:1、分别朗读 课文三遍读完第一遍,说说本 词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这首词中 你最喜欢的场景是什么第二遍•读出节奏,划出重音与停顿第三遍•读准字音,读懂文意(仔细阅读 课下注释,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给下列易错字注音 •舸 寥廓 携 怅 峥嵘 遒 遏 六、当堂检测 •检测内容一般是本节课的重点知 识,方式可以是当堂出题,也可 以提前将题目印制到导学案上, 目的是强化所学知识 七、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自己的 收获等八、学习反思 • 反思自己在课前、课中学习过 程中存在的不足,今后应该努力 的方向 关于导学案的制作•一般一张新导学案应提前一周制 作出来,中间可根据教学进度及 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其次是导学案的使用•导学案的使用也包括三部分,分 别是“课前”“课中”“课后”一、课前 •一张导学案应提前一天印制出来 ,并在晚自习之前发给学生,让 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当晚完 成导学案并上交老师批阅完毕 后交给课代表,再由课代表根据 老师所给等级,换算成分数写在 黑板的反馈表里 二、课中 • 首先,导学案批改完后,由课代表在 课前发给学生,上课伊始,老师解读学 习目标,并结合导学案批改情况反馈存 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接着进入对学、群学阶段• 一般是10分钟,在对学、群学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状 态,看神态是否专注,听讨论是否深刻 ,查内容是否偏颇,观步调是否一致, 总之在这一环节了解学情非常重要其次• 对学、群学结束以后,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黑板上用双色笔划出来,然后作为重 点展示的根据,这样展示不但有针对性 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互动效果良好 因为学生在对学、群学过程中能解决 大部分问题,大展示仅解决每个小组所 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课堂效率提高了 ,有效地避免了展示不完的问题再次 • 曾有一个阶段存在着精英展示的问题,什么是 精英?他就像一台春晚、一幕电影、一台戏中 的名角、主角,这样的角色肯定不是第一个出 场。
一个有顺序有层次的小组展示应该是先由C或B出场,他们展示的以基本知识、基本步 骤、基本思路为主,作为A层次(精英)学生 展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方法总结,还应该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有广度——提、挖、 拓、联并能激起生生间的质疑、对抗、生成 另外 •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又在展示过程中增 加了规律总结、经验分享、重点知识的 背诵与提问等,从而使一部分爱走神的 学生精力集中了还有,展示中对学生 的鼓励非常重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对于质疑补充较多的题,在学生 弄清楚后,给他们留一点整理的时间, 这样使学生有反思的时间以便消化 三、课后 • 一节课上完后,应让学生在课下整 理好导学案后再上交,老师再对学 生修改后的导学案批改,即导学案 的二次批改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导 学案的使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