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04日-5098).docx
7页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04日-5098)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04日-5098)1: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单项选择题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2: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单项选择题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3:我国的教育结构确定了以下哪几种类型?( )多项选择题A、基础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E、成人教育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单项选择题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5:下位法服从上位法( )判断题对错 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单项选择题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做好 7:国外有人统计调查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成员,发现其中50名都是音乐家,这是遗传决定的判断题对错 8:颜回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9:在游戏中,男生喜欢扮演坚贞不屈的英雄,女生则喜欢扮演温柔美丽的角色。
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多项选择题A、不均衡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互补性 10: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小班 )判断题对错 11: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单项选择题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12: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单项选择题A、1904年B、1922年C、1949年D、1986年 13: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划分依据是( )单项选择题A、课程制定者B、课程任务C、课程目标D、课程内容 14: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单项选择题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5: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单项选择题A、检查B、讲授新教材C、巩固新教材D、复习 16: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 17:观察存在着主观的成分,“纯客观”的观察是不存在的 )判断题对错 18:小学生在观察时常会注意一些感兴趣的、新鲜的东西,而忽略主要的东西。
)判断题对错 19: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是违法的 )判断题对错 20:学生李伟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上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李伟同学守纪律应采用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 21:下列选项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多项选择题A、 弹琴技能B、 阅读技能C、 记忆技能D、 运算技能E、 体操技能 22: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单项选择题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23:我国的教育结构确定了以下哪几种类型?( )多项选择题A、基础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E、成人教育 24: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具有主导作用 )判断题对错 25: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 ) A.教育计划 B.教育手段 C.教育途径 D.教学工作单项选择题 26: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单项选择题A、决定因素B、物质前提C、主导因素D、无关因素 27:《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单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刚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亭渐进原则 28:教育是文化传递的工具,它本身不是文化现象判断题对错 29: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单项选择题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30: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A、课外活动B、实践活动C、教学活动D、班主任工作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A,B,C,D,E 解析 略 4:答案A 解析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故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 5:答案正确 解析 6:答案B 解析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通过上课来实现。
7:答案错误 解析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决定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8:答案B 解析 根据这句话的含义和疏导原则的定义,可知其反映的是德育的疏导原则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错误 解析 最早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期,题干所指是近代小学的开始 11:答案C 解析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 12:答案A 解析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5年,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17:答案正确 解析 任何观察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就算是借助于仪器进行的观察最终的结果分析也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任何观察结果都是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成份的,“纯客观”的观察是不存在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8:答案正确 解析 1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B,C,D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略 23:答案A,B,C,D,E 解析 略。
24:答案错误 解析 25:答案D 解析 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教学工作 26:答案B 解析 人的发展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遗传因素只是其中一个物质性前提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本体 29:答案C 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0:答案C 解析 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