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细则)..docx
5页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细则)一、学院对各系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的说明1. 为调动各系对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工作的积极性,使之更加 规范化、制度化学院将对各系实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校 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师资培养等情况并按照合同(协 议)规定检查履行情况2. 〈〈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细则)》,是每年度衡量和考评各 系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工作的主要依据;此外,各系应在每学年的年 初向学院上报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年末上报工作总结,及时反映校企 合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3. 本办法的考评结论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旨在督促和 鼓励各系紧紧抓住当地的经济发展的脉搏, 积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 流与合作,办出高职特色,培养出适应行业和当地经济需要的高素质 技能型专门人才第1页、各系(部)校企合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考核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1.校企合作办学组织领导1 . 1校企合作领导及特色1 . 2校企合作规划及任务2.校企合作工作的管理运行2.1校企合作的协调和调度2.2创新校企合作思路3.人才培养模式(定单培养)3.1签订定单培养3.2联合办学4.校企合作项目4.1内引校企合作项目4.2外联校企合作项目特色或创新项目三、各系(部)校企合作工作的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考核等级标准优秀合格1.校企合作办学组织领导1.1校企合作领导及特色0.51. 产学研工作的分管领导具有校企合作办学的先 进理念,思路活晰,工作扎实有效。
2. 各系具有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项目实施,且实施效果较好各系设有本部门的校企合作机构,由分管教 学的副主任负责,配备一到二名的兼职工作 人员1.2校企合作规划及任务0.51、 制订本部门的校企合作实施意见,明确本部门 校企合作项目方案可行性论证议事程序2、 根据计划进展情况,能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校企合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1可题每学年年初及时上交工作计划,年末汇总工 作总结,并能召开本部门的校企合作工作会 议2.校企合作工作的管理运行2.1校企合作的协调和调度0.8各系能圆满完成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各部门间的协 调工作超额完成任务各系能配合院职能部门协调工作,按时参加学院召开的调度会2.2创新校企合作思路0.2各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创新,并能在生产、教学、科研方面有所突破,实现“双赢”,成绩显著各系根据自身特点,开创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方法3.人才培养模式(正单培介)3.1签订定单培养协议0.31、 有效利用企业设备、场地,实行“工学结合”模式,首理规氾2、 订单培养的合作单位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提供实习岗位或实习耗材各系有与企业签定的一定数量的定单培养协 议3.2联合办学0.21、 建立企业资助的奖学助学基金2、 在紧密合作企业建立分校,开展职工培训。
与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或开办“企业冠名班”, 并与联合办学的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教学计划 和课程4.校企合作4.1内引校企合0.51、与企业签定两处及以上合作协议1、引进企业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项目作项目2、引进企业产品、资金、生产线或生产车间,开 展产学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 的合作诚信度2、各系有相关专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包 括:接受企业先进设备赠送、推介或入股建 设校企合作基地4.2外联校企合作项目0.51、 外联合作企业规模效益、科技水平■在行业领先2、 能从生产、教学、科研等多个方面深入开展合作,成绩显著1、 外联合作的企业应有具有独立的法人资 格2、 能接收学生和教师参予到实际的生产实践 中去特色或创新项目特色可能体现在不问层面:(1)体现在校企合作的办学观念、工学结合思路; (2)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特色创新主要是指在联合办学过程中,新思路、新办法,并在产学研结合的工作实际中得到应用,产生明显的效果说明:优秀的要求是在达到合格要求的基础上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