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节泥蚶的生物学.ppt

47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606152710
  • 上传时间:2025-05-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5M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蚶的养殖 10,*,*,蚶的养殖,蚶科贝类在我国沿海广为分布,已发现约30种左右,其中有些种类是养殖的对象,如泥蚶(Tegillarca granosa(Linnaeus)、毛蚶(Scapharca subcrenada(Lischke)和魁蚶(Scapharca次broughtonii(Schrenck)等适应范围广,产量高,经济价值大,是重要的养殖对象蚶的养殖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沈莹所著临海异物志中记载着:“蚶之大者,径四寸,肉味极佳,今浙东以近海田种之,谓之蚶田”蚶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蚶血鲜红,肉味可口,主要供鲜食,也可用作腌渍加工蚶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化痰积”功效贝壳的碳酸钙含量较高,除可烧制石灰外,还是陶瓷工业的上好原料蚶隶属于瓣鳃纲,翼形亚纲,蚶目,蚶科。

      蚶的养殖 10,1,第一节 泥蚶的养殖,一、生物学特性,(一)、外部形态 贝壳坚厚,卵圆形,两壳相等壳顶突出,尖端向内卷曲,位置偏于前方壳表放射肋发达,1820条,肋上具显著的颗粒状结节壳表白色,被有褐色壳皮双韧带,韧带面宽,呈箭头状铰合部直,齿多而细密蚶的养殖 10,2,(二)生态,1、分布 泥蚶属于热带和温带贝类,在我国分布于山东半岛以南沿海,是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的重要养殖对象泥蚶无水管,活动能力差,不能很深地潜滩多栖息于中、低潮区,尤以中低潮区交界处的分布最多2、生活习性 成蚶营埋栖生活,稚蚶用足丝营附着生活;随着泥蚶的生长发育逐渐失去分泌足丝的能力,转为半埋栖生活稚蚶多栖息在表层下12毫米的泥中,成蚶在13厘米深的滩中在北方冬季,泥蚶埋栖在泥层深处,双壳紧闭冬眠;到34月间再爬上滩面进行呼吸和摄食蚶的养殖 10,3,泥蚶的活动力较弱1毫米以下的个体,可在水中作垂直运动,有的分泌粘液成丝状物将自身悬挂在水中,个别的还会漂浮在水面25毫米个体垂直运动的能力明显变弱,但水平移动比较活跃,一夜间运动几十厘米成蚶极少作水平运动,只在泥层中作垂直运动泥蚶抗混浊力较强,多生活在软泥底质中。

      含有较多腐植质软泥的滩涂更适于泥蚶的栖息生长,它可以将软泥形成假粪排出体外3、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能力 泥蚶是广盐性贝类,成蚶正常生存的盐度范围是10.4一 32.5,最适盐度范围20.0一26.2蚶苗的适盐范用1729,最适盐度范围是21.0一25.5泥蚶适应温度的能力较强,成蚶的生存温度范围为0一35,生长适温是13一30C蚶的养殖 10,4,4、食性 泥蚶以鳃丝纤毛运动产生呼吸水流,滤食水中的食物这种行为对食料的大小和形态具选择能力,对食料的营养价值无选择性其食料中以硅藻为主,约占97.7,另有少量的桡足类、海绵、放射虫和植物孢子及有机碎屑等蚶的养殖 10,5,(三)、繁殖,泥蚶雌雄异体,2龄性成熟生殖腺成熟时,充满于足部,雌性呈桔红色,雄性为浅黄色繁殖期各地不同,山东沿海为 78月,盛期是7月底8月初;浙江沿海为6月下旬至8月,盛期为7月;福建南部海区为8月下旬至10月,盛期为9月;广东沿海一般为812月,911月为盛期泥蚶是卵生型贝类,怀卵量很大,壳长3厘米的亲蚶,一次产卵量可达340万粒生殖细胞分批成熟,分批排放在自然海区,每年排放4 5次,每次间隔半月左右成熟卵子的直径为60微米左右,受精1516天后,幼虫面盘萎缩,变态为稚贝,开始底栖生活。

      此时,稚贝的放射肋尚未出现,经46天的培育,壳表的放射肋才可见,这时稚贝壳长190250微米当壳长264.6微米时,放射肋已十分清晰,近视成蚶的壳形蚶的养殖 10,6,(四)、生长,泥,蚶的生长较为缓慢,一般生长34年才能达到商品规格泥蚶的生长与水温有关泥蚶属于高温贝类,生长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山东的泥蚶冬季停止生长,次年5月中旬(水温14)开始生长,810月生长迅速,11月初水温低于牡14时,生长急剧减慢我国沿海各地的水温变化较大,生长速度有明显的不同泥蚶的生长与潮区有关随着潮区的升高,泥蚶的生长速度显著下降,即便相隔100米的距离,生长的差异也很显著低潮区上层1龄泥蚶的重量是中潮区上层的8倍泥蚶的生长与底质有关一般内湾有软泥的海滩,有机物质多,底栖硅藻也多,泥蚶生长得好;相反,靠近湾口的砂质海滩,虽有蚶苗的分布,但生长缓慢养殖方式和密度对泥蚶的生长也有影响一般蓄水稀养长得好北方自然生长的泥蚶3龄即可达到商品规格,但在人工密养时往往需要45年才能出售蚶的养殖 10,7,二、泥蚶的苗种生产,(一)、半人工采苗 1、采苗海区的选择 选择风浪平静、潮流畅通、盐度在21.025.5之间、底质含细砂量6070、无工业污染的内湾中低潮区作为采苗场地。

      2、整滩 在繁殖盛期,用耙锄等工具,将选好的滩涂平整,清除浮泥为防止滩面积水,修成畦形基地有条件时,可向滩面撒细砂,提供蚶苗的附着基质3、蚶苗的采捕与培育 采苗培育是指采集蚶砂(48 000粒千克)经人工培育至蚶豆(1600粒千克)的生产过程蚶的养殖 10,8,(1).采苗季节,山东最适季节是910月,南方采苗期较长,从白露到小雪均可采捕在广东根据节气将蚶苗分为秋仔、降仔、冬仔和春仔,其中以乳白色壳、大如绿豆的降仔最好;浙江则分为秋苗、降苗、冬苗和春苗,降苗和冬苗规格高,产量大2).探苗 为充分掌握采苗的时间、地点,在采捕前应进行探苗探苗方法为:利用取样框在海滩上量取一定大小的面积,将表层23毫米深的泥样刮采,放在纱网中水洗并测量蚶苗一般每平方米含100个蚶苗时即有采捕价值蚶的养殖 10,9,(3).采捕方法,一般在大汛潮期间进行采苗,每汛潮劳作56天广东养蚶工作者创造了枯潮、涨潮和满潮均可采苗的“三潮采苗法”干潮采苗法:退潮后,骑“泥马”,手持刮苗手网(手靴)刮取泥滩表层约0.5厘米厚的泥层,洗去泥砂即得蚶苗;或左手持手网,右手拿刮板刮取滩涂表层泥砂,淘洗得蚶苗有些地区采苗后,用“泥马”将滩面推平,以便下批蚶苗附着。

      浅水采苗法:在涨潮或退潮过程中,在苗埕尚存30一 70厘米深的海水时用推网采苗手持推网一推一拉地前进,将苗埋表层24毫米的泥土推入网内,经清洗后得蚶苗深水采苗法:在满潮前后用船拉着拖网在苗埕上拖曳采捕蚶苗的方法蚶的养殖 10,10,(4).蚶苗暂养,采苗场离中间培育场较远时,对蚶苗需进行暂养暂养场地需选择底质较软、泥深0.3米、海水比重1.0101.020、潮流通畅、风浪小和敌害少的海区暂养前,对场地进行清场、整平,周围围以竹箔暂养的密度视暂养时间、潮流畅通的程度和水温等具体情况决定蚶的养殖 10,11,3、蚶苗的中间培育,(1).场地的选择 刚采到的蚶苗个体较小,防害抗逆的能力较弱,要求培养场环境稳定、土质肥沃和敌害较少;而内湾软泥质的中、低潮区之间的海滩蚶苗生长快,敌害生物少,蚶苗成活率高,是蚶苗中间培育的最适场地2).清滩,每亩用鱼藤200克或茶籽饼22.5千克进行清滩清滩后的第二天将敌害及杂物清理出场一周后试放少量的蚶苗,证明药力已消失即可大批播苗3).平滩播苗前用“泥马”压平滩面并进行分格格长70100米,宽10米,格间距0.7米,各格取顺流向,一般与岸垂直;每格周围挖排水沟。

      蚶的养殖 10,12,(4).播苗,播苗前要检查蚶苗的质量质优的蚶苗呈白色,壳面带有赤色,无失水开壳现象,壳面干净,无臭味,未掺杂敌害生物根据苗种的质量,确定播苗数量播苗的具体方法分深水、中水和浅水三种形式深水播苗是在船上用双手捧苗,像播谷种一样撒下,最好选平潮无风时进行;中水播苗是在水深3050厘米时,将蚶苗盛在桶内,运到场地,人从苗埕两边的格沟中向里撒苗;浅水播苗是在水深 10厘米左右时用“泥马”运载蚶苗到苗埋撒播播苗时撒播要均匀,密度要适宜,不要在退潮水急时播苗,以免被急流冲走,也不要在干潮时播苗个体大的蚶苗应播到苗埕的上方,个体小的播在苗埕下方,使蚶苗生长均匀播苗的密度由蚶苗的大小和播苗时间决定蚶苗未经暂养而直接播苗时,每亩可播1 200万粒暂养苗分大、中和小苗三种大苗800万粒亩,中苗900万粒亩,小苗1 000万粒亩差苗需适当增加播苗量蚶的养殖 10,13,(5).蚶苗培育管理,防寒防晒:山东和浙江冬季水温低,注意严寒期间增加蓄水深度保温防寒南方高温期,要疏通沟渠,干整滩面,使苗埕退潮后不存水,以免积水处经日晒水温骤升而致死蚶苗防咸避淡:白露后雨水少,若海水比重超过1.020时,需将蚶苗移到上游有淡水注入的场地防咸。

      雨季到来时,海水比重降低,蚶苗需迁至比重较高的靠近外海的海区避淡定期清场疏散:播苗后,每月应清场一次清场能锻炼蚶苗的体质,防除敌害生物,并随着蚶苗的生长进行相应的扩场疏养蚶的养殖 10,14,(6).蚶苗的起捕与运输,蚶苗经一周年的中间培育,达到蚶豆阶段,需起捕放养于养成场起捕时,蚶苗要过筛,大苗运走,小苗继续进行中间培育蚶苗的耐干力依气候和苗种大小而定南方冬季可维持 25天,天热时则应在12天内运到、播完途中注意空气流通、防雨、防晒和防风干蚶的养殖 10,15,(二)、室内人工育苗,泥蚶的人工育苗的基本方法与贝类人工育苗的常规方法相似目前,蚶苗的最高单产可达92万个米,2,泥蚶人工育苗高产的技术有如下几个方面1、优选亲蚶 在死亡率小于5的海滩,选择肥满度高、肠道粗、鳃完整、足厚度大、壳长3厘米左右的3龄泥蚶作为亲蚶这样选进的亲蚶健壮、抗逆性强、怀卵量高且易催产2、高密度采卵再分池洗卵、孵化 泥蚶属雌雄异体,其性腺分布于足部且比较直观(雌的呈桔红色,雄的近浅黄色),采卵前需尽量挑出雄蚶采卵后通过分池的方法间接“洗卵”,可降低卵池中精液的数量,提高孵化率高密度的采卵保证了洗卵后卵池中卵的密度。

      蚶的养殖 10,16,3、及时选幼,孵化水温高及大量精液的存在,易败坏水质,引起D形幼虫的死亡,宜尽早选幼一旦发现D形幼虫,选幼越快越好4、高密度培育幼虫 泥蚶育苗恰逢高温季节,苗池易繁殖原生动物(如游捕虫、变形虫及海生残沟虫等)和猛水蚤等敌害种高密度培育幼虫可以形成蚶苗的种间优势,提高群体的抗性;也可节省大量的饵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高温季节供应单胞藻的困难蚶的养殖 10,17,5、选择良好底的质 在泥蚶人工育苗过程中,选择底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眼点幼虫变态时需要良好的水质条件不投基质或以砂为基质皆能满足幼虫变态时对水环境的要求,因此出现较高的变态率,且变态后稚蚶的壳面无污附,摄食力强但在不投底质的情况下,稚蚶直接暴露在海水中,易遭原生动物的干扰,同时其摄食和行动都受到一定的影响稚蚶刚生出的壳较脆投中砂为底质,尽管水质好、变态率高;但在倒池时因中砂的粗糙产生很强的机械摩擦而出现大量的碎壳,且壳缘不齐,影响存活率和生长速度蚶的养殖 10,18,投粉砂为底质,稚蚶壳面严重污附,降低了变态率;又因粉砂颗粒小,可能影响稚蚶的摄食活动,因此存活率低,生长速度慢以细砂和极细砂为底质培育稚蚶,壳面黄色,无污附,生长速度快,变态率和存活率都较高。

      这与良好的水质密不可分,但可能主要与底质的软硬程度有关为提高成活率和产量,可采用无底质附苗附苗后57天,稚贝培育底质采用粉砂和细砂混合的底质,此后,再选用良好的底泥一直到出池、销售底泥处理一般先过筛、水洗,用前再煮或高锰酸钾消毒蚶的养殖 10,19,6、加大饵料的混合投喂量 在泥蚶人工育苗中,应采取混合投喂,并加大投喂量,保证育苗水体的单胞藻密度达到3104细胞毫升(以金藻计)以上金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是泥蚶良好的饵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