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doc
3页第四章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本节内容重点是小分子物质逆浓度运输,及大分子物质进出的方式对上一节顺浓度运输进行了补充,完成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型构建生命观念:说明物质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科学思维:学会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理,归纳概念的方法科学探究:提高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探索使用图表描述生理活动的方法社会责任:明确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及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教学重点:1、小分子物质和离子主动运输的特点与过程 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教学难点:主动运输的特点与过程导入:丽藻细胞液与池水多种离子浓度对比,发现表中离子类型丽藻均高于池水引导学生发现物质能逆浓度运输的现象演示多种主动运输的过程,分析主动运输的各种特征:(1) 逆浓度运输(2) 需要载体蛋白协助(3) 消耗能量ATP常见的离子与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通常都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一些代谢产生的废物则是主动向细胞外运输每种载体蛋白只能转运一种固定的物质,具有专一性展示不同运输方式受物质浓度与能量影响曲线,分析各曲线受限因素总结归纳3种运输方式的异同大分子跨膜运输需要依靠胞吞和胞吐 习题: 1、新生儿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2、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