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闻练习题.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爱****馆
  • 文档编号:636246
  • 上传时间:2017-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3.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七下《录音新闻》 《新闻两篇》二、教学重点难点1、进一步落实新闻知识2、能够掌握文章的结构3、唤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4、掌握写消息的方法5、本单元的知识进行连接、比较,掌握新闻各种体裁[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新闻知识:新闻的体裁是多样的,这两课是录音新闻和消息,我们要回顾上节课的新闻知识,明了新闻的概念、特点和结构《录音新闻》一、基础知识积累:翱翔 抛锚 溅落 混播 音响呼啸 硕大 笛声 搜索 遥测沉寂 雀跃 悫 参数 测量海域 盘旋 顷刻 轨道 瞬间铎 鲸鱼 火焰 舰艇 瞄准轮机 荧光屏 停泊 扶摇直上 从容不迫二、背景介绍: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以“长征”系列火箭为主的火箭发射,震撼了全中国人民的心限于当时国内生活条件的制约,电视还未能在家家户户普及,所以录音报道这一火箭发射的盛况显得极为重要,为了让更多的人清晰、形象地了解这一过程,电台作了较大规模的实况录音报道,在报道中,现场的声音、解说员的解说、现场观众的欢呼聚为一体,营造了强烈的现场氛围,让听众如同身临其境这是一篇录音广播稿,由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比一般的广播稿能更全面、更具体生动地报道事件的具体情况。

      要注意,课文中,括号里的内容就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三、课文简析:全文共 16 段(括号里面的录音内容不算) ,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阅读:第一部分(1~7 段) ,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第一自然段交代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在广播时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第二到第四段写火箭发射前的准备首先是海域情况:“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 ,不仅写出了发射海域之美,衬托了人们的心情,也从侧面说明了发射时间和地点的精心选择紧接着是“一小时准备” 括号里面的录音内容真实地传达出指挥所下达命令的实况,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现场的气氛之后,对发射船队进入发射海域进行描写执行警戒任务的舰艇、气象船、防护船,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直升机,一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接着, “标志着火箭出水点的红色亮点”出现,这是火箭发射进入“两分钟准备”的一个命令性的标志接到这个“命令”之后,一切跟踪机器全部打开同学们在理解这一部分内容时,要知道这并不是作者亲眼所见,而只是自己的知识和了解第五到第七段写火箭的发射先写了发射舱的情况,十分简单地描写了操作手准备发射的神情和发射的动作 “沉着冷静” “果断”都表现了他的熟练和有信心 “操作音响”和发射的“巨响”使人们如在现场。

      然后描写火箭刚发射出去的情景 “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 “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两个比喻句生动贴切地描绘了火箭在海水中发射以后以及出水飞向蓝天的情景 “顷刻间” ,说明时间短,速度快与此同时,混播火箭出水后升空时的呼啸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使听众感受现场的气氛,也增强了真实性第一部分报道火箭发射的顺序很明确,是按照时间为顺序,由海面到水下,再由水下写到海面与天空第二部分(8~15 段) ,报道运载火箭落水的情景这部分的报道直接由记者的录音和现场录音结合报道,第一部分主要是由播音员的播音和现场录音结合报道,报道方式有区别第八、九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第十到十二段主要写测量船上的测量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阅读这三段话, (1分钟)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一是接到命令后,测量船上的各种测量机器和设备开始工作,二是雷达很快捉住目标,把数据输送给中心计算机,三是甲板高处的激光电影经纬仪二操纵手,从光学瞄准镜里搜索到目标现场记者的报道,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既准确规范,又明白易懂同时混播、插播实况,更加增添了真实感第十三段主要写直升机的测量情况这个部分简单处理,因为记者对直升机测量的情况没有十分详细的了解,而新闻必须是真实的,不可凭空臆造。

      第十四、十五段写现场人们的激动和欢呼记者既描述了现场人们激动的情景,也对事件进行了议论,说明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意义先播实况“汽笛声、国歌声”烘托了严肃的气氛,再混播人们欢呼的各种音响,使气氛非常热烈 “一声春雷”的比喻,点出了这次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第三部分(16 段) ,写对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的采访发射区指挥所负责人的讲话录音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发射很成功;二是强调成功发射是由于贯彻了独立自主的方针,是由于全体人员的团结奋战;三是表达全体人员再作更大贡献的决心全文小结:这篇录音新闻全面报道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盛赞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大力协作、团结奋战为祖国作贡献的这种精神,歌颂了党的正确领导这种播音形式在收音机中经常能够听见,我们要熟悉这种形式四、写作方法:1、以声夺人,现场感觉强文中的声音有两层意思:一是播音员和记者的报道;二是现场的声音文中逼真的现场音响,鲜活的人物语言,加上播音员和记者的报道,把“现场环境”再现了出来2、描写增强了报道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文中写火箭,写气氛、写心情都形象生动如写火箭发射十分形象生动,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文中还有很多比喻,如:“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 , “如同一条出水巨龙”等,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新闻两篇》一、基础知识积累:dù dí jí kuì shèn横渡 荻港 随即 溃退 甚至yù xié xiè jiān sài享誉 协定 泄气 歼灭 要塞suǒ fēng yè cāng líng封锁 前锋 业已 沧桑 凌晨zhǎn jiā gòu kuāng nuò崭新 嘉宾 构想 框架 承诺shù qín xiàng mù shè竖立 噙 照相 肃穆 摄像huī shèng chēn dū xún国徽 盛事 琛 港督 循序渐进 róng méi qiàn dùn bóbó金融 媒体 镶嵌 后盾 生机勃勃xī dāng经久不息 锐不可当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背景资料介绍:1949 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是国民党反动政府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 4 月 20 日悍然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4 月 21 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 日 2 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22 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篇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二、同学们自读课文 3 分钟,要求:请同学们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请同学们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请同学们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答案其实就是这篇课文的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三、课文简析:①这篇新闻只有一个自然段,但它包括了导语和主体两部分哪些内容是导语,哪些内容是主体部分? 导语和主体部分有什么特点?②导语部分都写了哪些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 这篇新闻的开头两句是导语部分,从第 3 句开始到文章结束是主体部分导语的特点一是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二句话或第一段;二是简明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的特点是: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② 导语概括了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事实电头清楚地点明了时间,地点: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一千余里的战线;人物:人民解放军;人数:百万大军;行动:冲破敌阵;结果:横渡长江新闻写作必须注意的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景中提到了)过、结果,都做了准确的交待,使读者对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很自然地领起了下文,一般来讲,消息中的导语部分都这样概括叙述。

       思考: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每层的内容是什么?其中哪一层写得详细?哪一层是重点,为什么?主体部分分为三层 一层(“20 日夜起”~“即已渡过 30 万人”),写中路军的战斗情况:时间:20 日夜起的 24 小时;人物:中路大军;进程: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等地区;战果:24 小时渡过 30 万人 二层(“21 日下午 5 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战斗情况并评论敌败我胜的原因时间:21 日下午 5 时起;人物:西路军;地点:九江、安庆段;战果:30 万大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占领了贵池等地;展望:余部 23 日可渡完,阵地正在向南扩展中 三层(“汤恩泊认为”~结尾),写东路军的战斗情况时间:与西路军同时;人物:东路军;战果: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大部渡过南岸;展望:23 日可以渡完作者对西路军的报道比中路军详细,又比东路军简略这样安排材料,作者的用意是:因为从当日2 时报道中路军起至 22 时发稿时止,尚未对西路军进行过报道,所以对西路军的报导要比中路军详细一些,以使人们清楚战况但从这篇消息本身来讲,此处不是报道的重点,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敌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作者重点要写东路军。

      文章叙述的详略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情况而定的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面临彻底崩溃请同学们再对照下面的表格和地图理解课文:(4 分钟)渡江区域 地点 时间 战况中路军 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等地区20 日夜起的 24 小时24 小时渡过 30 万人西路军 九江、安庆段 21 日下午 5 时起 30 万大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占领了贵池等地东路军 南京、江阴段 与西路军同时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大部渡过南岸四、文章写作特点分析:1、详略得当,写法有同有异主体部分写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都交代了时间、地点、战况,而又写得有详有略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军写得较详,东路军写得更加详细2、措辞准确,简洁有力时间、地点、人数都是确凿有力的,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情况《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一、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是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时的实况,这一天,全世界目睹了离开祖国 100 多年的香港回来了,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是举世瞩目的盛事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报道政权交接这样激动人心的事件二、内容概括:(读课文 3 分钟,请找出新闻的几个组成结构)1、导语(1 至 5 段) ,它点明了香港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

      与第一则写法不同,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有较多议论 “当日的新闻是金子” ,从“凌晨电” ,可见这篇新闻播发非常迅速及时, “1997 年 7月 1 日零点” ,这是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庄严时刻,新闻一开始就加以点明百年”是概数,1841 年 1 月 25 日英军首次登上香港岛,1842 年签定《南京条约》 ,1898年签定《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到 1997 年香港回归,分别是 156 年、155 年、99 年第 2、3 段写举行政权交接仪式的时间、地点和“瞬间” 指出这个瞬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第 4、5 段突出江泽民主席的庄严宣告及巨大影响这里引述江泽民主席的讲话,着重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两个“转向”回应“举世瞩目” ,高度概括了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政权交接,香港回归,举国欢腾,普天同庆对于这一百年盛事,作者是用浓墨重彩来书写的,一般新闻的导语是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这篇新闻的导语则用了 5 段文字,概括报道事实,揭示消息的中心意义,唤起读者对新闻主体的注意2、主体部分(第 6 至 25 段):具体叙述交接仪式举行的全过程都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重点部分详写 重点阅读第 11 至 15 段的降旗和升旗仪式。

      降旗和升旗仪式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的象征整个仪式仅进行了 4 分钟,花的笔墨也不多,但是作者独具匠心,在从“读分”到“读秒”的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2 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完整版】.docx 最新补考2022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docx 最新补考2023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docx 职业道德理论考试题库1[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试题[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职业道德理论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5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云南省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1[1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云南省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题库[4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试题[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育婴员专业技能证书考试题库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