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琵琶行中的音乐教学.doc
3页琵琶行中的音乐教学 导语:正浔阳江上,琵琶几曲,使得江州司马泪透青衫,将琵琶女引为知己,唱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慨叹音乐原本是抽象的,音乐形象是很难捕捉的,但今日凡读到此诗,我们对琵琶声声会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这都缘于白居易的妙笔巧绘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琵琶曲《汉宫秋月》,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感受曲中的感情谈谈感受.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 三、诵读.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留神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2、叠词和联绵词: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联绵词:间关、幽咽--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衬托1)正面描摹: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留神画,四弦一声如裂帛2)侧面衬托: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4、曲中带情:过渡:当然,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诗人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问:从中我们清楚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a、诗人是音乐大家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5、小结:描写特色: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C、正面描摹与侧面衬托结合;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分析鉴赏诗文的技巧:咀嚼语言,分析手法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拟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和艺术风格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参考答案: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其余为侧面衬托手法《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衬托风格迥异:《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