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弋矶山医院“十二五”事业发展及规划.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80080222
  • 上传时间:2019-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5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弋矶山医院“十二五”事业发展与规划“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实施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期,同时,也是我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根据安徽省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和校“十二五”规划编制方案,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一)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在校党委和省卫生厅的正确领导下,院党政带领全院医护员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创品牌,向管理要效益,圆满完成医院“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社会影响和美誉度大幅度提升,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丰硕成果,为“十二五”期间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年来医院主要事业发展回顾:1、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办院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由原来的844张增至1892张;占地面积由原来的240亩增加到270亩;门急诊人数由555015人次增至99万人次,增加了78%,2010年业务总收入为7.2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40%;固定资产由2.9亿元增至7.9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了165%,职工人均收入由53300元增加到70000元,增长了31%。

      医院相继组建肿瘤防治中心、医学影像中心、产前诊断中心,服务能力、辐射能力显著增强2、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十一五”期末医院出院人次由28785人次增至48000人次,增加了69%,年手术例数由11215台次增至21000台次,增加了87%五年来,投资1亿元用于医疗仪器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升级相继更换添置菲利浦64排螺旋CT、东芝16排螺旋CT、美国GE 3.0T核磁共振、菲利浦双板DR、西门子血管造影系统,仪器设备配置达到省内一流、皖南领先的水平,为皖南及皖江,乃至全省的民生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医院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3、学科建设齐头并进,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在“十五” 实现省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的基础上,“十一五”医院消化内科等八个科室被列入第三周期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和特色专科培养出省级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0人,第四周期卫生厅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2人,院级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5人拥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省级临床医学实验实训中心4、人才队伍建设日臻完善坚持现有人才培养和高学历人才引进并举,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至“十一五”末,医院高级职称人数由243人增加到294人,41人次分别担任全国、省、市医学科技学术团体正副主任委员等职;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干的专业技术队伍,医院在皖南及皖江地区医学和医学技术指导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5、科研水平稳步提升五年来,医院科研投入325万元,较“十五”期间增长20%;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各级科研课题180余项,比“十五”期间的115项增加了65项;在国家重点以上级刊物发表论文95篇,比“十五”期间增加15篇,主编(副主编)专著45部,比“十五”期间增加16部新发人嗜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为我国首次确诊人感染无形性嗜粒细胞性爱立克氏体病,为制定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宝贵依据 6、临床教学成绩斐然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探索实践了实习生带教导师制,强化教学意识,规范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能力与水平至“十一五”期末临床理论和实习带教时数合计为69000学时,接收各科进修、实习人员2673名,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超声诊断学、临床麻醉学被评为省及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医院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检查,并取得优秀成绩7、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和改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实践特色,立足医院实际,确定“推进科学发展、服务人民健康”主题,找准并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明确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顺利召开医院第四次党代会,全面总结党委工作,明确今后工作任务加强党组织建设,优化支部结构,在原有23个党支部基础上调整改选为34个党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开办党支部书记及委员培训班,五年来共发展党员122名;狠抓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与市检察院签订《关于共同开展专项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优质服务、廉洁行医、人文关爱的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医院被省卫生厅、省政府纠风办授予首批省“诚信医院”、“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称号8、管理朝精细化发展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大力倡导节约文化,在全院深入开展“建设节约型医院”活动,积极推进院务公开,基建、药品、器械、医用耗材及各类物品采购均按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遵守招标制度及采购规定,干部人事等工作实行阳光操作,实施公示制度持续加强效能建设,顺利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完成职能科室调整及科级干部、护士长选拔任(聘)用工作管理工作重落实、重反馈,注意细节,通过管理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发挥统战、工会、老干部、共青团桥梁纽带、民主监督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医院发展增添动力9、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五年来,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全院实行网络化管理主要完成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的软硬件升级及PACS系统、LIS系统、网站上线工作,数字化医院建设稳步推进11、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2007年新建肿瘤防治中心(10133平方大楼建设,199张床位),并将原制剂室改建为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楼(3200平方,76张床位),新住院大楼(9.6万平方)主体工程于07年10月份正式开工, 2010年7月28日投入使用,目前医院建筑面积不断扩大,诊疗环境明显改善,为医院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12、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强化“绿色医院·人文关爱”的内涵建设,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持续关注百姓民生,不断提升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成功举办120周年院庆庆典活动,彰显百年医院新风采深入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健康专题讲座、义务献血、社区文艺汇演、扶贫助残、卫生下乡、药品捐赠等一系列惠民活动,充分发挥了公立医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益作用涌现出“安徽省模范班组”血液净化中心、国医大师李济仁、安徽省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赵金霞、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曹蘅等一大批优秀集体和个人,为我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我院一马当先,勇敢地扛起救死扶伤的大旗,在抗击非典、冰雪灾害、汶川地震、手足口病、问题奶粉婴幼儿筛查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党和政府高度肯定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存在问题面对发展机遇,我们应清醒地分析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与同级先进医院相比,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科研实力亟待增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很多困难和竞争压力;管理水平与效能建设力度相对滞后;医院新住院部大楼启用后,基本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后勤保障体系尚需完善;医疗技术服务价值未得到合理体现,补偿政策不到位等诸多不利因素严重制约医院发展,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二、“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一)形势分析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并将其列入“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医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省也坚持将卫生事业纳入构建和谐安徽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具有安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十二五”是我院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抓内涵、扩规模、上层次,抢抓机遇、奋力崛起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应对各种挑战立足基本院情,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革创新,创新体制机制,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为提高区域医疗卫生事业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作贡献,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二)指导思想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意见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优化结构升级,实现人力、技术、资源的科学配置,形成医、教、研三位一体、齐头并进的办院格局坚持“民主办院、依法治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方针,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为导向,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政府满意、职工满意、患者信赖的一流现代化创新型医院、节约型医院三)主要目标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更新办院理念,创新发展思维,积极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紧抓国家大力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有利时机,发挥医院作为省现代化医学中心和医学技术指导中心的示范作用,坚持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进一步改革医院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运行机制,加强内涵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稳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大力改善职工福利,不断增强办院实力,做到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群众共享,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与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达到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区域医疗中心,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推动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具体指标“十二五”期间,按照“立足芜湖、服务皖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的发展定位,筹建心脑血管医院,实现开放床位2800张左右,职工人数达3000人的皖南及皖江地区区域医疗中心三、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主要任务与战略举措(一)医疗工作①门、急诊人数达到150万人次/年(预约诊疗率达40%),出院人数达到7万人次/年;②手术例数达到35000台次/年,其中三、四类手术占50%以上;③病床使用率达到95%以上;④平均住院日〈10天,病床周转次数〉36次/年;⑤临床路径管理全面覆盖22个专业112个病种,抗菌药物使用占药物使用比例<35%,抗菌处方合格率达到100%;⑥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开设率达到100%;⑦健康体检年平均7万人次;⑧规范临床用药,药品比控制在45%以下,并逐年下降狠抓基础医疗质量落实基本制度、基本技能、基本管理,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注重医疗环节的全程监控,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保持省内先进水平,部分专业、学科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努力使全院临床、医技科室达到“三甲”重点专科水平,全面落实完成省厅下达的各项医疗指标,完成公共卫生领域突发性事件的救治以及支农、支边、援建、援外等各项医疗任务。

      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坚持质量考评制度,建立完善由诊断符合率、治愈好转率、抢救成功率等正向指标与院内感染率、无菌手术感染率、医疗事故发生率等负向指标构建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并将结果与科室、个人年度考核、奖金、晋升挂钩,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建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医疗不良事件的预防、上报、分析、处理体系,医疗纠纷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营造良好的医疗安全氛围整合优化医疗资源,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依照“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目标,研究开发以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为代表的各项高端医疗技术,全面推进新技术、新疗法广泛运用,提升疑难危重病例诊疗能力在整体推进临床医技科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