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当代语境下艺术赝品的现状与价值.doc
4页浅谈当代语境下艺术赝品的现状与价值=“news_bd”> 一、关于艺术赝品的认知和历史发展 赝品,又称伪作或仿作 , 是指并非艺术家本人创作 , 却署其姓名或采用其他方式表明是其制作的绘画作品大致自从有了艺术品的创造 , 就伴随着赝品的出现同时 , 赝品问题又是当今社会仍然随时面临的新课题 自古以来,赝品或仿作要求临摹者必须具有极高的艺术技巧,凭借他们的艺术制作功力和审美经验,把握原作的技术和风格等全面的风貌,才能够保证临摹作品在艺术价值上近似于原作但是,仿造者本人的艺术个性也随之掺杂在临摹作品中,从而导致赝品与复制品相比,注定存在有别于原作的细微差别早期 , 临摹古代绘画作品除了是绘画艺术技艺传习的主要手段,还可以有效地发挥一定的政治统治功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 艺术市场空前繁荣 , 以盈利为目的的赝品开始出现并逐渐充斥艺术市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仿作中亦不乏高质量的赝品 , 其特有的艺术、历史价值在仿造的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 二、当代绘画艺术赝品的现状和争议 1、当代语境下赝品的独特价值:梵高艺术的脚注 1927 年,一幅题为《静物:雏菊和罂粟》的未署名油画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亮相,据称是第一张参拍的梵高作品。
第二年,此画被断定为赝品究竟是伪造还是被张冠李戴,当时尚无定论但今年夏天,它将与其它 30 件梵高真品一起,在位于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画廊共同组成名为梵高在英国的展览作品在部分程度上证实了 20 世纪初梵高的画作开始受到关注和认同,成为这位终生被贬低忽视的画家声名鹊起的见证这幅赝品的无名作者终将在艺术编年史上找到虽地处边缘但又不失独特的一席之地:对梵高声誉的一个不起眼的脚注 2、赝品的艺术界定:真正的赝品 艺术品仿造者的命运似乎注定如此:要么籍籍无名,要么跻身仿造大师之列能否成为传奇取决于仿造是否合法,以及公众是否自愿为其伪造作品买单,甚至冠之以赝品仿造的意义 近期,伯明翰圣保罗画廊便展出了仿造者约翰迈亚特的大量真正的赝品从1986到1994年间,迈亚特以毕加索、夏加尔、贾克梅第和梵高等艺术家的作品为蓝本,创作了 200 幅油画很多作品是用多乐士乳胶漆和润滑乳胶画的,每件作品都可以留有材料制作的疏漏但他的经纪人约翰德鲁却成功地说服几家主要拍卖行相信这些作品是真品据信,至今依然有超过 70 件迈亚特的作品在市场流通 荷兰人汉凡米格伦伪造了大量据称是伦勃朗、哈尔斯和维梅尔的作品。
20 世纪 20 年代,这个画家的保守正统的风格湮没于当时盛行的各种现代艺术风潮中为此,他以一个野心勃勃的仿造名作的计划狠狠地报复了那些长期忽视和冷落他的艺术批评家、经纪人和权威人士当中最著名的仿制品是维梅尔的《基督及其艾茂斯之门徒》,此画极具讽刺意味的一点是:其中一人的原型居然是著名影星葛丽泰嘉宝 法国艺术家克里斯托夫D佩蒂所开设的公司雇佣了 82 名画家,这些人都因擅长模仿某位绘画大师而被招募这些仿制品依据原作的名气和价值,包括尺寸在内的因素进行定价:梵高的小幅画作《嘉乐特磨坊》售价 2.13 万,而卡尔赫普弗尔的尺寸稍大的《新娘》售价 2.92 万因此严格来说,佩蒂是一名仿制者而不是造假者:他出售的油画是现存作品的仿制品,而非假冒尚未现世的杰作 然而,在购买这些公开承认的赝品时,那些有关真实性的技术和版权归属质疑就不甚相关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基本的本体论方面的问题面对原作和它的仿制品,你会想拥有后者,还是原作的印刷品?有人会感觉仿制品是真正的副本,相较于复制品而言更有一种仿造之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赝品也会获得一种超越其贪婪或冒险初衷的意义和价值如前文所述的仿制画作《静物:雏菊和罂粟》就是梵高节节攀升的名气和声望的历史见证。
此后,又陆续出现许多伪造的梵高作品但这幅将于 7 月份在爱丁堡展出的油画的不知名作者,至少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载入史册 三、当代艺术赝品的多元价值与意义 1、传统艺术的沿袭传承 传世赝品中还有一种非牟利的产生方式 , 它们在传统绘画教育方法下产生 , 并且不具功利性在摄影和近代复制技术被发明之前,临摹古人和老师的作品是学画的唯一途径对于早已在历史中散佚失传的经典作品,对其临摹的高质量赝品也就具有传统继承和文物保存的价值 2、收藏和投资价值 美术史上还存在一种仿制的特殊现象:代笔仿造者或出于研习技艺 , 亦或为留名后世而假以他人之手例如藏于北京故宫的《听琴图》, 一度被认为是赵佶所画 , 后经学者考证 , 实为宣和画院画家的作品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家韦罗基奥的作品《基督受洗》,画面左边的天使,实为其学生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手笔 由此可见 , 经过艺术家本人认可的代笔之作 , 也有相当的收藏价值毕竟 , 从它们仿制原因和制作质量来看 , 无论技术还是作品神韵的表现都堪称出色因此,名家仿名家、名家高手的仿作和代笔之作虽然都属于赝品的范畴 , 但其历史及艺术的价值与意义却都不容忽视。
3、赝品与艺术原作的共生价值——以英国达利奇画廊的赝品展览为例 今年春天,由艺术家道格菲什伯恩策划的名为中国制造:道格菲什伯恩计划的项目,在英国伦敦的达利奇美术馆制造了一个引起争议的难题主办方通过网购的方式,在中国福建的一个工作坊订制了一幅馆藏油画复制品为期两月的展览期间,这幅作品暂时替换下馆藏真迹,和其他古代大师杰作悬挂在一起美术馆邀请公众及专家从真品中找出这幅鱼目混珠的作品而在展览结束时,真假两幅作品将被并排陈列,供世人观摩比对策展人表示,谜底的揭晓和展示同时也是对公众对艺术品的真赝问题的传统评判的拷问和质疑目前,美术馆内总共展出了270幅大师作品,每一幅都价值连城,可以想见的是,要从中找出一幅 120 英镑的行画,也并非易事 4、将真赝问题推向极致:展览的缘起 创建于 18 世纪的达利奇美术馆素来以关于尼德兰 - 弗拉芒地区的丰富的艺术收藏享誉全球,但美术馆内的部分画作的真伪仍旧存有争议和质疑在曾经被认定为提香所作的5幅馆藏作品,如今只有一幅《维纳斯和阿多尼斯》被视为提香工作室仿制的较好版本 或许,在艺术界的学术领域,此类的关于仿造作品的争论和反复并非特例。
事实上,所有的艺术收藏都必须面对真赝问题的拷问,而达利奇美术馆却通过这样一场展览将其推向了极致 四、小结 艺术赝品问题在当代艺术创作和市场中日益重要他在文化传承的断节方面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失的遗憾,也在艺术交易的市场中以谎言和欺骗的方式扮演了原作真迹的角色但在艺术纷繁发展的当下语境中,赝品对于艺术原作的意义解构和重建,也发展出了对其特有的多元解读和价值体现,在未来的艺术生态中也必然会持续存在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