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下得有多大》优秀教案.docx
8页《雨下得有多大》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至48页 教学目标 1.知道是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初步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2.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3.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4.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能划分雨量的等级 教具准备 塑料瓶、胶带,剪刀、标尺、雨量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1.那么你们学过有关雨的古诗吗?如《春夜喜雨》、《春晓》有没有比它大的雨? 2.下雨时,怎么知道雨下得有多大?(听雨声大小、屋檐滴水的大小、看叶子下垂的程度、看水花的大小) 3.你认为这种方法很科学、很准确吗? 4.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雨下得到底有多大呢?(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认识雨量 1.谈话:研究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天气预报中的播报员是怎样播报雨的?大家认真观察 2.知道了些什么?雨量,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或什么是雨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
3.雨量的单位是什么呢?(雨量:毫米) 4.谈话:我们知道了雨的大小用雨量表示,雨量是多少可以用毫米表示,那么雨量是用什么测出来的呢 ? 5.接着出示雨量器,这个你们见过吗?同学们好好看它是什么形状的?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各有什么作用呢? 6.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组成的结构图给学生介绍 7.它们是专门用来测量雨量的仪器,科学家把这个仪器叫做雨量器 8.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量雨量的办法,就是用雨量器来测量 三、探究雨量器的制作 1.先让学生说制作雨量器之前要准备些什么材料,先想想制作雨量器时的步骤,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 2.播放制作雨量器的步骤(强调安全及制作的细节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4.展示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 5.介绍几种简易的雨量器 6.今天我们亲手制作了一个雨量器,你想用这雨量器做什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用雨量器来测雨吧! 四、雨量器的使用 1.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2.量雨时应从哪儿开始读数?怎样读出雨量的大小? 3. 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吗?测量降水量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有没有关系? 4.容器摆放的位置不同会影响降雨量吗? (屋檐下可能会挡到雨水进入容器,还有当雨量太大时,打在水泥地上激起的水花,可能会溅入容器内,影响雨量的测量,所以摆在空旷的草地上搜集到的降雨量较准确。
) 5. 测了后怎么判断雨的大小呢? 小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可淋湿衣服,泥土地面全湿,但无积水 中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10~25毫米之间,可听到雨声,低洼地有少量积水 大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25~50毫米之间,雨声激烈,在排水不良的地方积水不退,水沟流水很快 暴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50~100毫米之间,大雨倾盆,马路立见积水 大暴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100~200毫米之间,雨势凶猛,低洼处水深过膝 特大暴雨:指24小时内雨量超过200毫米,暴雨铺天盖地而来,常导致山洪暴发,大片农田甚至村庄被淹 6.让学生观察不同等级雨量的图片 7.雨下得大小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对生产有什么影响? 全年降雨量小,会干旱;夏季降雨量大,会发生洪涝灾害……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了雨量器,学会了制作和使用雨量器并知道雨量等级的划分,以及降雨量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 雨下得有多大 测量雨量的仪器 _______雨量器 小雨:0.1~10毫米 中雨:10~25毫米 大雨:25~50毫米 暴雨:50~100毫米 大暴雨:100~200毫米 特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第二篇:《综合应用 一亿有多大》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 1000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的形成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感知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教具: 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猜想一下,这节课上一节实践课: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记 猜想一亿有多大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叙说所要研究的课题 学生研究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分别测量100张纸和1000张纸的高度 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的环节 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活动小结 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三、小节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 验证猜想推出一万张纸和一亿张纸的高度 交流感受,进行评价 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习惯+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