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标解读.doc
6页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标解读一、课程总目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知识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第二学段目标:(四----六年级)知识技能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数学思考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问题解决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情感态度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三、全册目标:教学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观察物体、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教材特点:(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2)知识点体现在整册教材中的每一个角落3)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运用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6)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反思,学会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应的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二)数学思考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体会小数乘、除法是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及应用价值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培养学生对所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形成过程,作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5、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目标 1、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值和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2、会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3、能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会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情感态度目标1、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有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本册重、难点:(1)本册重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2)本册难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课时分配:四、单元目标:第一单元1、教学内容:小数乘法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本单元具体分为: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二)数学思考目标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2、体会小数乘是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及应用价值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解决问题目标1、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值2、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及应用价值四)情感态度目标1、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3、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2、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3、掌握演算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4、使学生知道求积的近似数的目的,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5、熟练地计算连乘,连加,连减题6、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4、课时分配:1、 小数乘整数………………………………… 1课时2、 小数乘小数………………………………… 3课时 3、 积的积的近似数…………………………… 1课时 4、 连乘,连加,连减………………………… 1课时 5、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 2课时 6、 整理和复习……………………………………………… 1课时第二单元1、教学内容: 小数除法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本单元具体分为: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二)数学思考目标1、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三)解决问题目标1、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2、会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的规律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四)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2、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并掌握小数除法计算的方法2、 理解并掌握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 使学生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4、 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5、 通过发现商的规律来正确进行计算6、 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4、课时分配:1、 小数除以整数………………………………… 4课时2、 一个数除以小数………………………………… 2课时3、 商的近似数………………………………………….. 1课时4、 循环小数………………………………………………. 2课时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课时6、 解决问题………………………………………………. 2课时7、 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三单元1、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本单元的具体内容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能用正方体搭出观察到的立体图形2、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3、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2、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4、课时分配:本单元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第四单元1、教学内容: 简易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本单元具体分为: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方程的意义,解 方 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2.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用字母表示数、公式和数量关系式的意义 2、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4、正确灵活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4、课时分配: 1、用字母表示数 ………………………2课时 2、用字母表示数量………………………2课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