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公路管理学.doc
50页第一章第一章 概论概论第一节第一节 道路的起源与衍变道路的起源与衍变道路(Road)是自古至今人类为从事各项活动而在陆地上开辟或建设的通道道路是指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 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道路规定的内涵,也是包括了陆地上所有可以通行机动车、非机动车、骑乘者和步行人的各类道路和场所,它与国际上对道路概念的认识是一致的道路的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应当同人类文明的出现相一致运输活动最早产生于原始民族猎取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当原始先民将狩猎和捕渔的收获物运到自己生活的山洞或巢穴的时候;当原始先民将自己消费不完的收获与其他先民交换的时候,运输活动就产生了当原始社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出现的时候,运输业便应运而生了原始先民用牛马及其他兽类驼运货物或拖拽车辆运送货物时,古老的路边便形成了从古至今,道路的发展可以粗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供行人和牛马及其他兽类行走,驼运货物的阶段,此时期的道路通常称为小路,或小径,英文叫 Trail第二阶段,供畜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大道(Cart Way)阶段第三阶段,行驶汽车的公路(Highway)阶段。
现代公路是随着汽车的发明和使用而兴起的前述中外古代的道路,除极少量的木板路(美国)和石板路外,都是泥土路或砂石路,仅供行人、马车通行而已汽车发明以后,道路建设也随之改变由于汽车行驶速度快,载重量大,对路面、路基的要求标准高,专为合适汽车行驶的现代公路也应运而生与第二阶段的道路相比,现代公路有以下特征:1.选线严格2.设计科学3.构造复杂(1)路基(2)路面(3)桥梁涵洞(4)交通标志第四阶段,以高速度分层行驶的高速公路阶段高速公路起源于 20 世纪30 年代初德国纳粹为战争修建的快速路当时,希特勒为了发动战争,以闪电战袭击周边国家,修建了多车道立体交叉的 3900 公里的高速公路在德国攻法国时,法军统帅部低估了德军进军速度,以为德军最快 3 日方可抵达的路程,不料德军一天之内就赶到前线,并绕道至马其诺防线之后,法军顷刻瓦解高速公路与第三阶段的普通公路相比,最大的不同是高速公路为全立交、全封闭;而普通公路则是平面交叉,混合交通高速公路的立体交叉最少是两层,在交叉路线更多、更加繁忙的交叉点,也有三层甚至四层立体交叉,可以保证不同方向车辆会车时同时行驶,从而畅通无阻第二节第二节 公路的分类公路的分类一、我国公路的技术分类下面简要介绍其主要的定量指标:1. 交通量交通部参照国际标准,对我国公路交通量折算单位规定为:高速公路与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以小客车为标准车辆单位,其他机动车辆折算成小客车进行计算:其余的混合交通各等级公路以载重卡车为标准车辆单位,其余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折算成载重汽车进行计算。
2. 行车速度3. 公路技术分类的等级以交通量、计算行车速度等技术指标为依据,我国公路的技术分类为两大类:汽车专用公路和一般公路;五个大的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1)汽车专用公路汽车专用公路就是专门提供各类汽车、摩托车等快速机动车行驶的公路,一般不允许慢速机动车(如拖拉机)和非机动车及行人使用,它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汽车专用公路①高速公路有效行车道至少有四条以上,全封闭、全立交,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2.5 万辆以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②一级汽车专用公路要求有四条有效行车道,基本封闭,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1.0~2.5 万辆,为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快速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③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一般至少有两个有效行车道,基本封闭,能适应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4500~7000辆,为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港口、机场等地的专供汽车行驶的公路2)一般公路一般公路既可供汽车、摩托车使用,也可供慢速机动车(如拖拉机)非机动车及行人使用。
一般公路构成的交通称为混合交通,包括二、三、四级公路①二级公路有效行车道宽度平原微丘至少在 9 米,山岭重丘至少在7 米通行能力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载重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5000 辆,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港口、机场等地的公路②三级公路有效行车道宽度平原微丘至少在 7 米,山岭重丘至少在 6 米通行能力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2000 以下,为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③四级公路有效行车道宽度至少为 3.5 米通行能力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200 以下,为沟通县、乡(镇) 、村等的公路公路技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交通量调查、预测交通量和公路网整体规划,从全局出发,结合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综合确定在公路设计时,我国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设计年限为 20 年;二级公路为 15 年;三级公路为 10 年;四级公路一般不超过 10 年,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缩减表 1-4 给出 1998 年我国按技术等级划分的公路里程及其结构1998 年我国公路按技术等级的里程与结构 表 1-4等 级 公 路项目总计合计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级外公路里程12784741069243873315277125245236437683551209231(公里)结构(%)10083.630.681.199.8018.4953.4716.36由表四看出,在我国公路构成中大部分还是低等级公路。
截止到 1998 年底,我国还有大约 20 万公里的等级外公路,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 16.4%这些公路达不到技术等级要求根据我国公路发展规划,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是重要任务之一,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要提高这些公路的使用质量和通行能力,逐步达到规定的公路等级标准二、我国公路的行政分级全国公路分为五个等级: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三、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公路把公路划分为经营性公路和非经营性公路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提出的经营(Running 或 Operating)是一个有比较丰富内涵的概念,它有操作、管理的意思,也有计划、投资、开发、竞争的意思思考题:高速公路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全封闭、全立交,严格控制出入高速公路实行的是一种封闭型管理,各种车辆只能在具有互通式立交的匝道进出,从而界定了运营管理的责任二、汽车专用,限速通行高速公路只供汽车专用,不允许行人、畜生、非机动车和其他慢速车辆通行同时,一般规定时速低于 50km 的车辆不得上路,最高时速亦不宜超过 120km,从而运营管理对象的唯一性三、设中央分隔带,分道行驶高速公路一般有四个以上车道,实行上下行车道分离,渠化通行,隔绝了对向车辆的干扰。
并通过路面交通标线分割不同车速的车辆,较好地保证了高速公路的连续畅通,从而强化了运营管理的秩序四、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服务设施高速公路能满足司乘人员在路上的多种需求,除设有各种安全、通信、监控设施和交通标志进行无声服务外,还建有服务区提供停车休息、餐饮、住宿、娱乐、救助、加油、修理等综合服务,同时,高速公路也是信息传递的多功能载体,从而决定于孕婴管理的服务性高速公路本身具备的上述功能,形成了高速公路快速、经济、安全、舒适的特点第二章第二章 高速公路与国家现代化高速公路与国家现代化第一节第一节 高速公路与运输高速公路与运输一、高速公路改善了综合运输结构1.高速公路实现了快速运输,快速运输促进了运输结构的变化及合理调整2.面对高速公路的竞争与挑战,铁道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由点到线开展提速重载3.大量洗印中短途旅客和货物运输二、高速公路促进了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形成 三、高速公路降低了运输成本四、高速公路极大地促进了全国道路运输业的发展1.高速公路带动了沿线地区公路网水平的迅速提高2.高速公路带来了公路运输结构的改善和运输领域的拓展3.高速公路将加速实现公路运输现代化4.以高速公路为依托的快速运输系统,要求建立跨省、地区的大型高速的公路运输企业集团,实现网络化、规模化经营。
5.高速公路加速了全国道路运输大市场的形成与完善第二节第二节 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一、公路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二、高速公路促进了沿线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1.沿线农业的发展2.沿线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3.沿线商业的繁荣4.沿线旅游鞋业的发展5.沿线产业结构的优化三、高速公路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1.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2.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3.促进了土地资源的综合发展4.加快了沿线中小城镇的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5.启动以住宅、轿车为主体的第二次消费浪潮第三节第三节 高速公路与社会进步高速公路与社会进步一、奥苏格兰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二、高速公路促进了人类文明三、高速公路将加速农村的城镇化水平四、高速公路将有利于巩固国防第三章第三章 高速公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高速公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高速公路的特性高速公路的特性一、公路的一般特征(一)公路的技术特性1.公路的不可移动性2.公路的不可分割性3.公路的带状性和网络性4.公路的耐久性(二)公路的经济特征1.公路的规模收益特性2.公路的资金密集性3.公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4.公路的国民经济基础性5.公路发展的超前性6.公路对区位经济影响的规律(三)公路的社会公益性1.政府的参与2.公共产品由全体公民享用,不具有排他性(Exclusivity) ;而私人产品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私人产品智能由购买者消费或支配,别人无权涉入。
3.利益的溢出性4.提供产品的决策过程二、高速公路的特殊性(一)高速公路在技术方面的特殊性1.涉及标准高、完善的交通与服务设施2.实行交通限制、规定汽车专用3.实行全部交叉口的立体交叉,实行车辆的分隔行驶4.严格控制出入,实行“全封闭”(二)高速公路在经济方面的特殊性第二节第二节 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管理理论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管理理论一、高速公路规划管理理论1.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规律理论2.生产力布局理论3.系统工程理论4.综合运输体系理论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评价理论1.影子价格2.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3.机会成本(1)自然资源的机会成本(2)劳动资源机会成本(3)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的机会成本(4)资金的机会成本4.转移支付(1)项目财务成本中的税金和利润(2)政府对项目的财政补贴(3)项目的贷款利息(4)折旧(5)管理项目使用的闲置资源5.“有” “无”分析法原理三、高速公路投资融资管理理论1.金融和金融市场理论2.投资基金概念3.证券市场、股票和债务四、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理论1.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周期理论2.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概念(1)公路建设市场(2)公路工程项目招投标3.高速公路建设监理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理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理论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主要职能1.五个基本职能——决策。
——计划——组织——协调——控制2.六项具体管理活动——养护管理——路政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收费管理——信息、监控管理——服务管理二、行政管理理论1.路政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定位2.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行政管理原理——行政领导科学理论——行政组织与行政体制理论——行政决策理论——行政监督理论三、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理论——高速公路的养护方针、工作原则和技术经济政策——收费概念——高速公路信息、监控概念——高速公路服务区概念第四章第四章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协调可支配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以期实现其最优配置,从而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第一节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作用及其构成要素第一节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作用及其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