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60例疗效观察.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384261246
  • 上传时间:2023-03-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60例疗效观察【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面神经麻痹 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系2009年以来收集的门诊病例,共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5岁,平均38岁,11~40岁者有43例,40岁以上者17例  1.2 治疗方法 选用5%GS 200ml+地塞米松10mg(3天后改为口服药,并逐渐减量,1周后停药)肌注VitB1 0.1g, 每日2次;VitB12 0.5mg,每日2次肌注;口服维生素B1 20mg,地巴唑10mg, 每日3次外敷中药具体方法:大斑蝥3只去足翅,大巴豆3枚去壳,鲜生姜6g去皮,捣为泥状,均匀摊在4~5cm大小6~8层纱布上,以患侧下关穴外敷,待3~4h去掉,此时出现水泡,按无菌损伤,将水泡下缘消毒抽液  1.3 疗效标准 治愈:面瘫消失;好转:面瘫基本消失;无效:面瘫略有减轻或无变化  1.4 结果 治愈48例,占80%,好转7例,占11.7%,无效5例,占8.3%,总有效率91.7%  2 讨论[1,2]  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通常认为本病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内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或因风湿性面神经炎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而产生面神经肿胀、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神经麻痹,VitB族营养面神经,外用药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如所用中药贴敷根据《本草纲目》风寒袭络,血引不畅的机理,以祛风活血、血活风自灭的配方。

      斑蝥辛寒有大毒,外用蚀肌、散结、解毒之功,可使皮肤充血,发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的作用,故以之为主巴豆辛热解毒,与斑蝥合用,一则发挥巴豆辛散,破寒滞经络之功能;二则寒热相抵;生姜能温通血行、驱散肌寒、助巴豆之功;三药合用,破血而不伤血,驱风而不伤正,从而达到血活风熄的目的通过中药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较为显著,此法使用方便,无副作用,故适合各级医院应用加用口服西药,地巴唑可使受损的神经修复,恢复传导功能本组病例的治疗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 赵碧云,王体荣.综合治疗老年周围性面瘫.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10.  2 单连奇,王祥义.中药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神经麻痹.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6:1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