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经络穴位挂图.doc
26页一、常用腧穴定位法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表面各种具有特征性的解剖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人体的解剖标志有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固定标志:是指人体表面固定不移,又有明显特征的标志,如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活动标志:是指人体体表随某个动作而出现的隆起、凹陷、孔隙、皱纹等标志,如:微张口,耳屏正中前缘出现凹陷(取听宫)常用定穴解剖标志的体表定位如下:第 2 肋:平胸骨角水平,锁骨下可触及的肋骨即是第 2 肋第 4 肋问隙:男性乳头平第 4 肋间隙第 7 颈椎棘突:颈后隆起最高且能随头旋转而转动者为第 7 颈椎棘突第 2 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骨上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第 3 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冈内侧端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第 7 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骨下角的水平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第 12 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横平两肩胛骨下角与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第 4 腰椎棘突:两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第 2 骶椎:两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骶管裂孔:取尾骨上方左右的骶角,与两骶角平齐的后正中线上。
肘横纹:与肱骨内上髁、外上髁连线相平腕掌侧远端横纹:与豌豆骨上缘、桡骨茎突尖下连线相平腕背侧远端横纹:与豌豆骨上缘、桡骨茎突尖下连线相平2. “骨度”折量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将人体不同部位的长度和宽度折合为一定的等份(一份即为“l 寸”)作为量取腧穴标准的方法全身主要“骨度”折量寸见下表骨度”折量寸表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说明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腧穴的纵向距离眉间(印堂) ——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腧穴的纵向距离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腧穴的纵向距离眉间(印堂) ——后发际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18 直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或后部腧穴的纵向距离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腧穴的横向距离头面部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腧穴的横向距离胸骨上窝(天突)——剑胸结合中点(歧骨) 9 直寸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腧穴的纵向距离剑胸结合中点(歧骨)——脐中 8 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腧穴的纵向距离脐中——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 5 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腧穴的纵向距离两乳头之间 8 横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腧穴的横向距离胸腹肋部腋窝顶点——第 11 肋游离端下方(章门) 12 直寸 用于确定胁肋部腧穴的纵向距离肩胛骨内缘——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背腰部腧穴的横向距离背腰部 肩峰缘——后正中线 8 横寸 用于确定肩部腧穴的横向距离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说明腋前、后纹头——肘横纹(平尺骨鹰嘴 ) 9 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腧穴的纵向距离上肢部肘横纹(平尺骨鹰嘴)——腕掌(背) 侧远端横纹 12 直寸 用于确定前臂部腧穴的纵向距离耻骨联合上缘——髌底 18 直寸 用于确定大腿部腧穴的纵向距离髌底——髌尖 2 直寸 用于确定膝部腧穴的纵向距离髌尖(膝中) ——内踝尖胫骨内侧髁下方阴陵泉——内踝尖1513 直寸 用于确定小腿内侧腧穴的纵向距离股骨大转子——胭横纹(平髌尖 ) 19 直寸 用于确定大腿外侧腧穴的纵向距离臂沟——胭横纹 14 直寸 用于确定大腿后部腧穴的纵向距离胭横纹(平髌尖)——外踝尖 16 直寸 用于确定小腿外侧腧穴的纵向距离下肢部内踝尖——足底 3 直寸 用于确定足内侧腧穴的纵向距离3.指寸定位法指寸定位法是指依据被取穴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手指同身取穴法” ,简称“指寸法” 。
常用的有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 3 种中指同身寸法:是以被取穴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拇指、中指屈曲成环形)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 1 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横寸的取穴拇指同身寸法:是以被取穴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 1 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横指同身寸法:又名“一夫法” ,被取穴者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 3 寸用于四肢部直寸的取穴4.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常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使用如立正姿势,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示指尽端到达处取列缺等二、十四经络1.手太阴肺经腑穴(Points of Lun8 Meridian of Hand-Taiyin,LU)腧穴 定位 主治中府(LU1) 在胸部,横平第 1 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 6 寸 咳嗽,气喘,胸中胀痛,胸痛,肩背痛云门(LU2) 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 6 寸 咳嗽、气喘、胸痛、肩关节内侧痛天府(LU3) 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 3 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气喘、瘿气、鼻出血、上臂内侧疼痛侠白(LU4) 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 4 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咳嗽、气喘、干呕、烦满、上臂内饲痛尺泽(LU5) 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胸部胀满、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孔最(LU6) 在前臂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7 寸,尺泽(LU5)与太渊(LU9)连线上 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痔疾列缺(LU7)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1.5 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咳嗽、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斜、偏头痛、颈强痛、牙痛经渠(LU8)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1 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太渊(LU9) 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癌、无脉证、手腕痛鱼际(LU10) 在手外侧,第 1 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咳嗽、咳血、发热、咽喉肿痛、失音、乳痈、掌中热少商(LU11) 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距甲根角侧上方0.1 寸(指寸) 咽喉肿痛、中风昏迷、中暑呕吐、小儿惊风、癫狂、咳嗽、鼻出血2.手阳明大肠经腧穴(Points of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ming.LI)腧穴 定位 主治商阳(LI1) 在手指,示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 寸(指寸) 咽喉肿痛、耳鸣耳聋、中风昏迷、病无汗、下齿痛、青盲二间(LI2) 在手指,第 2 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 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斜、目痛、热病三间(LI3) 在手背,第 2 指关节桡侧近端凹陷处 咽喉肿痛、齿痛、身热、腹胀肠鸣合谷(LI4) 在手背,第 2 指关节桡侧的中点处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失音、口眼斜、半身不遂、痄腮、疔疮、经闭、腹痛、牙关紧闭、小儿惊风、鼻出血、耳鸣耳聋、发热恶寒、无汗、多汗、瘾疹、疟疾阳溪(LI5) 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刨学“鼻烟窝”凹陷处 头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腕臂痛、齿痛偏历(LI6) 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 3 寸,阳溪(LI5)与曲池(LI11)连线上 耳鸣耳聋、目赤、鼻出血、喉痛、手臂酸痛腧穴 定位 主治温溜(LI7) 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 3 寸,阳溪(LI5)与曲池(LI11)连线上 头痛、面肿、咽喉肿痛、肩背酸痛、疔疮、吐舌、肠鸣腹痛下廉(LI8) 在前臂,肘横纹下 4 寸,阳溪(LI5)与曲池(LI11)连线上 头痛、眩晕、肘臂痛、半身不遂、腹痛、腹胀、目痛上廉(LI9) 在前臂,肘横纹下 3 寸,阳溪(LI5)与曲池(LI11)连线上 头痛、半身不遂、肩臂酸痛麻木、腹痛、肠鸣、腹泻手三里(LI10)在前臂,肘横纹下 2 寸,阳溪(LI5)与曲池(LI11)连线上肘臂疼痛、上肢瘫痪麻木、腹痛、腹泻、腹胀、齿痛、失音曲池(LI11) 在肘区,尺泽(LI5)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热病、半身不遂、风疹、手臂肿痛无力、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腹痛吐泻、痢疾、高血压、瘰疬、癫狂肘髎(LI12) 在肘区,肱骨外上髁上缘,髁上嵴的前缘 肘臂部酸痛、麻木、挛急和嗜卧手五里(LI13)在臂部,肘横纹上 3 寸曲池(LI11)与肩髃(LI15)连线上 肘臂疼痛挛急、瘰疬臂臑(LI14) 在臂部,曲池(LI11)上 7 寸,三角肌前缘处 瘰疬、肩背疼痛、目疾、颈项拘挛肩髃(LI15) 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瘾疹、瘰疬巨骨(LI16) 在肩胛区,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中 肩背及上臂疼痛、伸展及抬举不便和瘰疬、瘿气天鼎(LI17) 在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 咽喉肿痛、暴唁、气梗、梅核气、瘰疬扶突(LI18) 在胸锁乳突肌区,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中间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唁、瘿气、瘰疬口禾髎(LI19)在面部,横平人中沟上 1/3 与 2/3 交点,鼻孔外缘直下 口、鼻塞不通、鼻出血迎香(LI20) 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鼻塞不通、口、鼻出血、面痒、鼻息肉3.足阳明胃经腧穴(Points of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ST)腧穴 定位 主治承泣(ST1) 在前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眼睑瞤动、目赤肿痛、夜盲、口眼斜、迎风流泪四白(ST2) 在面部,眶下孔处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迎风流泪、头面疼痛、口眼斜巨髎(ST3) 在面部,横平鼻翼下缘,瞳孔直下 口眼斜、眼睑瞤动、鼻出血、齿痛、面痛地仓(ST4) 在面部,口角旁开 0.4 寸(中指) 口眼斜、口角瞤动、齿痛、流泪、迟缓不收大迎(ST5) 在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凹陷中,面动脉搏动处 牙关禁闭、齿痛、口、颊肿、面肿、面痛、唇吻瞤动颊车(ST6) 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以横指(中指) 口眼斜、颊肿、齿痛、 牙关禁闭面肌痉挛腧穴 定位 主治下关(ST7) 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牙关紧闭、齿痛、下颌疼痛、口、面痛、齿痛、耳鸣、耳聋头维(ST8) 在头部,额角发际直上 0.5 寸,头正中线旁开 4.5 寸 头痛、目眩、迎风流泪、眼睑瞤动、视物不明、目痛人迎(ST9) 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咽喉肿痛、高血压、头痛、瘰疬、饮食难下、胸满气喘水突(ST10) 在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前缘 咳逆上气、喘息不得卧、咽喉肿痛、呃逆、瘿气、瘰疬气舍(ST11)在胸锁乳突肌区,锁骨上小窝,锁骨胸骨端上缘,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中间的凹陷中咽喉肿痛、喘息、呃逆、瘿气、瘰疬、颈项强痛缺盆(ST12) 在颈外侧区,锁骨上大窝、锁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旁开 4 寸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气户(ST13) 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 4 寸 咳嗽、胸痛、呃逆、胁肋疼痛、库房(ST14) 在胸部,第 1 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 寸 咳嗽、胸痛、胁胀、气喘屋翳(ST15) 在胸部,第 2 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 寸 咳嗽、气喘、胸痛、乳痈、身肿、皮肤疼痛膺窗(ST16) 在胸部,第 3 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 寸 咳嗽、气喘、胸痛、乳痈乳中(ST17) 在胸部,乳头中央 本穴不针不灸,只做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乳根(ST18) 在胸部,第 5 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 寸 乳痈、乳汁少、胸痛、咳嗽、呃逆不容(ST19) 在上腹部,脐中上 6 寸,前正中旁开 2 寸 呕吐、胃痛、腹胀、食欲不振承满(ST20) 在上腹部,脐中上 5 寸,前正中旁开 2 寸 胃痛、呕吐、腹胀、肠鸣、食欲不振梁门(ST21) 在上腹部,脐中上 4 寸,前正中旁开 2 寸 胃疼、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关门(ST22) 在上腹部,脐中上 3 寸,前正中旁开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