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8页2024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②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对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③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④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也一定受到弹力作用,且这两个力一定互相垂直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甲的加速度为2m/s2,乙的加速度为-3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都做匀加速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B.甲做匀加速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C.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D.乙做匀减速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3、某汽车在乡村公路行驶时遇到禁行标志,只得将汽车调头原路返回,为了简化问题将汽车视为一个质点,汽车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6s,汽车一直做减速运动B.0~4s汽车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C.t=4s时汽车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D.0~6s,汽车的总位移为30m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点的速度是vA,经过B点的速度是vB,C为AB的中点,则经C点的速度的大小是 ( )A. B. C. D.5、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时间t=t0时,位移s>0,速度v>0,其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直到a=0,则它的( )A.速度逐渐减小B.位移始终为正值,速度变为负值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D.位移变为负值6、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A、C间距离x1,C、D间距离x,D、F间距离x2,实验时小车加速度为a,打B点时小车速度为vB,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有( )A. B.C. D.以上均不对7、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A.只增加绳的长度B.只增加重物的质量C.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变大D.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远离定滑轮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更换不同砝码重复三次实验,经数据处理作三条vt图线,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三次中加速度最大的是图中直线c B.三次中加速度最大的是图中直线aC.a、b、c都表示小车的速度恒定 D.a、b、c都表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m、9. 8m、14.7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0、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像如图所示.借鉴教科书中由υ-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电梯在11秒末上升到最大高度B.第41s末电梯上升到最大高度C.电梯上升时的最大速度为1m/sD.电梯上升时的最大速度为10m/s二、实验题11、(4分)如图a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b是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伸长长度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0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 F、G共七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还有四点未画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小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D【解析】①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如自行车后轮受到的摩擦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同,而是与相接触的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故①错误;②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无关,与使其运动的外力有关,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有关,故②错误;③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如在车厢中和汽车一起运动的物体,故③正确;④根据摩擦力产生条件可以知道当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也一定受到弹力作用,且这两个力一定互相垂直,故④正确,故选项D正确点睛: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同时关注静止的不一定受到静摩擦力,而滑动的不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即可求解2、D【解析】甲乙的加速度恒定不变,均做匀变速运动,甲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可知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则乙的速度变化快,速度的变化率大;A.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B.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C.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D.与分析相符,故D正确。
3、C【解析】AB.根据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正负表示速度方向,0-4s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4-6s内汽车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t=4s时汽车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故C正确D.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6s内汽车的总位移为:故D错误4、D【解析】设经C点的速度的大小是vC根据已知条件可知:vC2-vA2=2axvB2-vC2=2ax联立解得A.,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5、C【解析】由题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故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加速度减小到0的过程中,其速度一直增大,但增加的越来越慢,位移越来越大,所以选项A、B、D错误,C正确.【考点】加速度和速度关系6、AC【解析】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B点的速度为故A正确;B.根据逐差法可知当x1和x2相邻时才有故B错误;C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7、BD【解析】试题分析:对与滑轮接触的一小段绳子受力分析,如图受到绳子的两个等大的拉力解得,只增加绳的长度,不会改变角度θ,故不会改变力F;A错误;减小角θ或者增大m可以增大F;B正确;脚向左移动,会减小角θ,会增加拉力;D正确;由几何关系可知,两个滑轮间距增大,会增加角θ,故拉力F会减小;C错误;故选BD考点: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点评:难度中等,解决本题首先要进行受力分析,找到影响拉力的因素,列出表达式,根据几何关系进行分析8、BD【解析】AB、由速度-时间的斜率读出加速度的大小关系,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根据图象可知,a的斜率最大,因此加速度最大,故B正确,A错误;CD、图象为倾斜直线斜率不变,则表示加速度不变,所以a、b、c都表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故D正确,C错误;故选BD。
点睛】由速度-时间的斜率读出加速度的大小关系,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斜率不变则表示加速度不变9、ACD【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可知,自由落体运动是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由位移公式 可得,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而在三个连续1s内的位移为:1:3:5;故B错误;由v=gt可知,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故C正确;.当h1=4.9 m,h2=9.8 m,h3=14.7 m时,h1∶h2∶h3=1∶2∶3,因为t=,所以t1∶t2∶t3=∶∶=1∶∶,故D正确.10、BD【解析】A.电梯在11秒末加速度为零,此时速度最大,但是没有上升到最大高度,选项A错误;B.因a-t图像的面积等于速度,由图可知第41s末电梯的速度为零,此时上升到最大高度,选项B正确;CD.因a-t图像的面积等于速度,可知电梯上升时的最大速度为选项C错误,D正确二、实验题11、刻度尺 200 弹簧自身有重力 【解析】(1)[1]实验中的拉力通过钩码的质量计算得出,而弹簧伸长的长度则需要用刻度尺测出,故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2)[2]通过图像可知,当拉力是6N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3.5cm-0.5cm=3.0cm;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3]图线不过原点,是因为当拉力等于0时,弹簧自己伸长了0.5cm,可见是因为弹簧有自重而引起的.12、【答题空14-1】 0.56【答题空14-2】 0.80【解析】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