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华兴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5页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华兴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以下现象与核外电子跃迁有关的是( )①霓虹灯发出有色光 ②棱镜分光 ③激光器产生激光 ④石油蒸馏 ⑤凸透镜聚光 ⑥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 ⑦日光灯通电发光 ⑧冷却结晶.A.①③⑥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参考答案:A【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应用.【分析】电子跃迁本质上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中电子的一种能量变化.激光、霓虹灯广告、燃烧、节日里燃放的焰火都与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解答】解:①霓虹灯发出有色光,因为灯泡中的稀有气体原子吸收能量,电子发生跃迁,发射出不同的光,故正确;②棱镜分光是由于不同色彩的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不同引起的,与电子跃迁无关,故错误;③激光的产生就是在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很多高能的电子同时释放相位和能级相同能量,这些能量成为颜色一样的光子,有的在激光器内反射,继续与电子碰撞,释放更多的与它相同的光子,有的离开激光器,形成激光,与电子跃迁有关,故正确;④石油蒸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与电子跃迁无关,故错误;⑤凸透镜聚光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与电子跃迁无关,故错误;⑥燃放的焰火,是因为不同金属离子吸收能量,电子发生跃迁,形成不同的颜色的光,故正确;⑦日光灯通电发光,是因为电子受到激发的时候原子就会释放出可见光子形成的,与电子跃迁有关,故正确;⑧冷却结晶,是由于温度降低,溶液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与电子跃迁无关,故错误;故选A. 2. 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g+ 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和CO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D.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参考答案:C略3. 下列关于名称与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乙酸:CH3COOH B.过氧化氢:H2O C.乙醇:CH3CHO D.乙稀: CH2=CH2参考答案:A略4. 反应A+B―→C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k·c(A)·c(B),v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
当c(A)=c(B)=1 mol·L-1时,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速率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增大c(A)时,v也增大B.只增大c(A)时,v值不变C.只升高温度时,k值不变D.只升高温度时,k值变小参考答案:Av与c(A)·c(B)成正比,无论只增大c(A)、只增大c(B)或同时增大c(A)、c(B),v均增大若只升高温度,v增大,c(A)、c(B)不变,所以k值变大5. 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X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A.X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B.X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C.X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D.X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 参考答案:B略6.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 + 2Ag +2NaCl= Na2Mn5O10+ 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还原产物 参考答案:B略7. 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H2SO4、NaOH—腐蚀品 B.CH4、C2H4—易燃液体C.CaC2、Na—遇湿易燃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参考答案:B略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参考答案:C略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B.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移动 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 D.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参考答案:D10. 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参考答案:C略11. 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与盐酸混合B.pH之和为14的氨水与硝酸等体积混合C.pH之和为14的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参考答案:C略12. 下列有机物不能与HCl直接反应的是 A.苯 B.乙烯 C.丙醇 D.苯酚钠参考答案:A13. .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 乙烯的制备试剂X试剂YA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H2OKMnO4酸性溶液B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H2OBr2的CCl4溶液CCH3CH2OH与浓硫酸加热至170℃NaOH溶液KMnO4酸性溶液 CH3CH2OH与浓硫酸加热至170℃NaOH溶液Br2的CCl4溶液参考答案:B14. 下列物质:①蔗糖 ②麦芽糖 ③淀粉 ④纤维素 ⑤油脂 ⑥蛋白质,在酸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一定只有一种的有( )A.①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略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层析法分离Fe2+和Cu2+实验中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
B.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阿司匹林晶体过滤后时用水洗C.牙膏中的安息香酸钠、氟化钠等溶于水,水解使溶液显酸性D.欲分离KNO3和NaCl按物质的量1:1组成的混合物,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KNO3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NaCl晶体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按要求完成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实验:步骤操作具体操作步骤现象解释结论等 ①溶解取20克NaNO3和17克KCl溶解在35ml水中,加热至沸,并不断搅拌固体溶解②蒸发继续加热搅拌,使溶液蒸发浓缩有 a 晶体析出③热过滤当溶液体积减少到约原来的一半时,迅速趁热过滤滤液中的最主要成分为 b ④冷却将滤液冷却至室温有晶体析出⑤按有关要求进行操作得到初产品硝酸钾晶体 ⑥ 将得到的初产品硝酸钾晶体溶于适量的水中,加热、搅拌,待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热,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 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⑦ 检验分别取⑤、⑥得到的产品,配置成溶液后分别加入1滴1mol/l的HNO3和2滴0.1mol/l的AgNO3可观察到⑤、⑥产品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⑤产品中产生白色沉淀,⑥产品中无明显现象。
1)把上述各步骤中的内容补充完整:a: b: (2)写出步骤③趁热过滤的目的 ,步骤⑥的操作名称 ,步骤⑦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⑥的抽滤装置如右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 , 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 抽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 抽滤时,应先 ,然后 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在测定某铁矿石中的含铁量时,可准确称取0.2113g铁矿石溶解在酸里,再把Fe3+还原成Fe2+,然后用0.0223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5Fe2++MnO+8H+=====5Fe3++Mn2++4H2O滴定结果有消耗KMnO4溶液17.20mL,试计算和回答下列问题:(1)KMnO4溶液应装在 滴定管里(填“酸式”或“碱式”)2)矿石中含铁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如果矿石是用盐酸溶解的,会使溶液里含有Cl-,则矿石含铁量的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 参考答案:(1)酸式(2)50.82%(3)偏高,KMnO4氧化Cl-,消耗KMnO4的量增多18. 给下列直链烷烃用系统命名法命名1)(2)(3)(4)参考答案:(1)3一甲基-3-乙基-6-异丙基壬烷 (2)3-甲基-4-乙基已烷 (3)2,5,6-三甲基辛烷 (4)5-甲基-5-乙基-4-异丙基-7-仲丁基十-烷19. 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1)该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2)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产生.(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H3PO4和H2SO4溶液的PH,结果会怎样?参考答案:解析:(1)不正确.(2)若溶液不显中性,则H+或OH-被稀释,测出的不为溶液中H+或OH-对应的PH;当溶液为中性时则不会产生误差.(3)测得的H3PO4的PH较H2SO4小,因为在稀释过程中,H3PO4继续电离产生H+,使得该溶液中c(H+)较H2SO4溶液中c(H+)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