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2014级模拟语文试题-2.doc
11页成都市金牛区初三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分A 卷和B 卷,A 卷满分100 分,B 卷满分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 .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A 卷(共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18 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 分,共9 分)1、 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黝黑(yǒu) 瞰望(kàn) 筵席(yán) 残屑(xiè)B 踉跄(liàng) 脊梁(jǐ) 漩涡(xuán) 告禀(bǐng)C 赧然(nǎn) 越俎代庖(zǔ) 蓦然(mò) 沏茶(qì)D 罪行累累(lěi) 岑寂(cén) 轻篙(gāo) 抽咽(yè)【答案】C C项“qì”应改为“qī”2、下列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三圣乡各种各样的花到处都是,看得我眼花瞭乱。
B 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呱堕地的啼声,喜泪如雨,又烧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许愿C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 抗日战士大义凛然的就义了,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答案】D A. “眼花瞭乱”应为“眼花缭乱” B. “呱呱堕地”应为“呱呱坠地” C.“关关睢鸠”应为“关关雎鸠”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B 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C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会休戚有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D 听说这次要全校进行体能检查,平时那些偷懒不上体育课的同学着急得不得了,只听说要跑1000米,他们就难受得屁股下如坐针毡答案】C“休戚有关”指彼此祸福互相关联,多用于人与人之间A项“耿耿于怀”是指某事物萦绕在心,难以忘却B项“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D项“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都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
C.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D.发展并构想好特色产业,让高新西区以最快速度融入天府之国答案】C(A:主宾搭配不当;B:前后不一致(一面和两面不能同时呼应)D:语序不当)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富贵,无相忘 苟:如果 B.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编次 C.卒买鱼烹食 卒:士兵怜之: 怜:可怜【答案】D (怜:爱戴)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屠乃奔倚其下 以尉首 悉以咨之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齐国之美丽者也 D.为坛而盟 全石以为底【答案】C ( 均译为“的” A项前“乃”译为动词“是”;后“乃”译为连词,“于是,就”; B项前“以”译为“用”,后“以”译为“把、拿”;D项第一个“为”译为“筑成”;后“为”译为“做” ) 7.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C.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陈涉有燕雀安知鸿鹄的大志。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答案】C 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82分)三、翻译、默写(共10分)8.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等死,死国可乎?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答案】(1) 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评分标准:落实“等”“死国”0.5分,大意1分 (2) (陈胜)又暗中指使吴广到军队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评分标准:落实“间令”“之”0.5分,大意1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请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朱熹的《观书有感》中任选一首,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答案】(1) 乡泪客中尽(2) 以中有足乐者 (3) 断肠人在天涯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现代文阅读 (共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1题 话说唐装 ①上海APEC峰会上,到会的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这种韵味十足的唐装,使穿惯了现代时装的人们产生了亲切感和新鲜感 ②“唐装”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盛世唐朝,声誉远播海外,影响深远,因此,以后海外各国就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云:“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
凡海外诸国尽然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被称为“唐人街”,唐人街华人穿的中国传统服装也就被称为“唐装” ③传统的唐装并非唐代的服装,它基本上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分组成另外,从面料来说,则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 ④现在唐装的款式已经进行了很多改良,在面料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今天的唐装在款式上既保留了传统唐装的特点,又吸收了西式服装剪裁的优势,使古老的唐装重新登上了时尚舞台例如,现在的唐装很少用连袖,因为连袖就会使服装没有肩部,那样不够美观;传统中式服装是不收腰的,那样女士穿着缺乏曲线美,现在的唐装都改成收腰的了;过去的裙子下摆非常窄,走路只能迈碎步,现在把裙摆做大了,便于活动;传统唐装中的旗袍开襟特别高,现代人尽管比过去开放得多,但穿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开襟就低多了如今,唐装的面料已不再局限于织锦缎面料,有很多面料也可以用来做唐装,像用牛仔布、棉麻布做出的唐装,效果也不错 ⑤一个民族的衣饰特色,渗透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唐装使中国人展现了本民族文化的魅力男人身着唐装,神采飘逸,一派儒雅;女士旗袍加身,雍容华贵,端庄典雅,更显现了温婉含蓄的东方神韵!唐装,正在成为“中国名片”,它用服饰的语言向世界自我介绍:“我是中国人!”9、文章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唐装的,请分别作答3分) 10、文章第四段最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1、文章中说“现在的唐装很少用连袖,因为连袖就会使服装没有肩部,那样不够美观”,句中的“很少”能够去掉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9、(3分)从三个方面介绍唐装:唐装的得名;唐装的款式和面料;唐装在款式上的改进和在面料上的突破。
评分标准:三个方面分别对应文章2、3、4段,一方面1分10、(3分)文章第四段主要用了作比较(1分) 将过去服装和现在唐装在款式设计和面料使用上作比较(1分),突出强调了现代唐装在款式设上有了很多改良,在布料上也有了新的突破(1分)评分标准:此题只能答成作比较,如答成举例子或其它则该题不得分11、(3分)不能去掉很少”是从数量上限制(1分),在句中是说现在唐装大部分不用连袖,但不是所有的都不用,如果去掉说法太绝对(1分),加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分)五、作文(60分)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王勃一生短暂,留下《滕王阁序》,范仲淹心系天下,留下《岳阳楼记》……青春年少的你,此时或许行囊满满,踌躇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