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docx
30页《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倍”的意义 2、会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3、使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 4、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倍”的认识,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认识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 预习要求: 一、借助实物理解倍的意义 爸爸分3个苹果,妈妈分6个苹果,爸爸和妈妈分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先摆一摆,再用图画出来,然后写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画一画 (1)△有4个,○是△的2倍 (2)☆有3个,□是☆的3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大海吗?今天有几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海边拾贝壳,大家看!(出示情境图)这是同学们拾贝壳的情况 学生交流:王丁拾了3个贝壳,李飞拾了6个贝壳,刘林拾了8个贝壳,丁明拾了9个贝壳,王晶拾了4个贝壳,林杰拾了18个贝壳 3、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二、解决问题,合作探究。
1、认识“倍” 解决问题: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我们先来看王丁和李飞拾贝壳的情况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王丁拾的贝壳数少,李飞拾的贝壳数多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来画图看一看,王丁拾了几只?我们用三角形表示李飞拾了几只?我们用圆形表示 师画图: 王丁:△△△ 李飞:○○○○○○ 看图想一想,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交流:李飞的正好是王丁的2份 大家看,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的数量相当于几个王丁拾的?(2个) 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李飞拾的只数是2个王丁拾的那么多呢?(学生在图上表示) 为什么把3只分为一组,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交流) 同学们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表示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明6只里面正好有2个3只,也可以这样说:6是3的2倍板书:6是3的2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大胆猜一猜,还有谁是谁的2倍? (学生猜测后,假如学生举例:8是4的2倍,就让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只要能说出“8里面有2个4”就可以了 8到底是不是4的2倍呢,我们在本上画一画、圈一圈。
(学生画图后交流:为什么4个4个圈?) 谁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学会举例并要说出是怎样想的) 猜12是4的几倍?说明理由学生猜测后画图验证) 12是4的几倍?其实也就是看看12里面有几个4 猜20是5的几倍?说明理由36是6的几倍?72是8的几倍?…… 咦,大家怎么说得这么快? (学生交流得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看看这个数中有几个另一个数,可以用除法计算 现在我们已经会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了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解决其余的问题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了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所以低年级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由例题开始,通过课件展示两种蝴蝶只数的变化,从而引起倍数关系的变化,让学生边看图边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小棒,讲数理,做第一层次的练习;第二层次画图,教师只画出第一行的图形,第二行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定,是第一行的几倍,通过画一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最后,设计了一个浏览动物园的情境,让学生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使学生既感新鲜又感亲切,兴趣盎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二、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参与学习过程,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师从学生喜爱小动物入手,例题出现颜色艳丽的蝴蝶,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使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到生活离不开数数学就在我身边,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倍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现代小学数学》第三册).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倍”的概念,建立有关“倍”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倍”. 教学难点: 认识“倍”. 教具: 电脑及教学软件、图片、投影片. 学具: 判断牌、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8里面有( )个4 12里面有( )个3 18里面有( )个6 (二)第一排有( )个▲ ▲▲▲ 第二排有( )个3 ■■■ ■■■ ■■■ 二、新授部分: (一)师:今天我们学习新知识:“倍”的认识(板书) 出示:两只黄蝴蝶 师:把两只黄蝴蝶看成一份. 再贴六只粉蝴蝶. 问:粉蝴蝶有几个2只? 师:粉蝴蝶有3个2只.我们说,粉蝴蝶的只数是黄蝴蝶的3倍.(板书) 两只黄蝴蝶看成一份(倍) 粉蝴蝶有3个2只 粉蝴蝶的只数是黄蝴蝶的3倍 让生看一遍,再请两个学生读. 师:要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首先要确定谁做一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有几个1倍,就是它的几倍. (二)出示3个桃子,12个梨 师:如果把3个桃子看成1倍(出示),梨有几个3? 出示:梨有( )个3 ( )的个数是( )的( )倍.(讨论) (三)出示: ●●●● ★★★★ ★★★★ 问:谁能用3句话说出五角星和圆片的倍数关系? 先讨论,再回答. 生口述,师出示: 把4个圆片看作1倍 五角星的个数有2个4 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2倍 师:再加上4个五角星.(贴图) 问:这时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为什么? 师:再取下两组五角星,问:这时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为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上面几个题,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时,首先看把谁作为一倍,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看有几个一倍,就是它的几倍. 问:谁还有不明白的? 师: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看谁掌握得最好. 练习:1.第一排摆2根小棒作为一份 第二盘摆3个2根 问:看你摆的小棒,谁能说说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几倍?为什么? 2.第一排摆3根小棒 第二排摆的是第一排的4倍 问:怎样摆?为什么? 3.拿12根小棒 师:把12根小捧摆或二排,要使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的3倍,应怎样摆?(先讨论,再摆) 三、巩固练习 (一)电脑演示3道填空题(略) (二)判断 1.有3只黑兔.白兔有5个3只,我们说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 ) 表示:▲的个数是●的4倍.( ) 3.说出下图中有哪几种倍数关系?(书上)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的例3和第5~6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
课时目标: 1、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学生通过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把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具和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黄、蓝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用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圆片表示不同的花,比一比各种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 2、学生动手操作后,小组交流自己比较的方法并汇报 3,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课件演示三种花之间的倍数关系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演示完成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中的填空并说一说填写的依据 2、提问:要求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后,小组交流算法 分小组汇报算法,并说说算法的依据 3、小结算法:82=4,并着重提醒学生,“倍”不能做单位。
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说说判断的方法和依据 2、“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互动,先用圆片摆一摆,分一分,在填空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并说说题意,先连一连,再填空,并说说怎样列式计算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说列式的依据 统计学生用“倍”做单位的情况,再次提醒学生注意“倍”不能做单位 四、课堂总结,拓展升华 1、这节课我们了一个新朋友“倍”,说说你对它的认识吧 2、“倍”为什么不能做单位?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倍的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出“倍”,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请看,小兔子们看到这些各种各 样的萝卜,特别的开心。
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板书: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师:看,黑板上有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