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和警察防暴队心理疏导工作研究.docx
9页维和警察防暴队心理疏导工作研究 马春鹏摘要:维和职业是高风险、高应激职业,维和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维和任务区战乱频发、环境恶劣,维和警察防暴队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本文分析了维和警察防暴队员的心理特点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了心理疏导对策关键词:维和警察防暴队;影响因素;心理特点;对策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承担了大量的国际维和任务自2004年向海地派出首支维和警察防暴队以来,我国先后向相关任务区派出了9支维和警察防暴队维和警察防暴队员身处异域,战争的危险、文化的冲突、艰苦的生活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峻的威胁,因此,做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心理疏导工作,对于维护队员身心健康、有效遂行维和任务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一、维和警察防暴队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笔者采用自编的“维和警察防暴队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维和归来的,来自福建、广东、新疆和云南等四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共计100名维和防暴队员(每支2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一)潜在战争危险造成的影响在被问到“您是否担心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受到武装袭击”时,28%的队员选择“非常担心”,47%的选择“比较担心”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战场是充满劳累的领域。
[1]维和行动必然伴随着战斗和牺牲,各类战场刺激因素必然造成队员出现战前焦虑、战场情感障碍、战场知觉障碍、战斗意志减退等各类问题,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二)疾病威胁造成的影响在被问到“您是否担心在维和任务区感染疾病”时,42%的队员选择“非常担心”,41%的队员选择“有点担心”在其后“最担心的疾病”选择中,登革热和疟疾排名居前由于多数任务区环境卫生条件很差,传染病流行,队员对各种疾病威胁心存疑虑,对其心理造成很大压力三)工作压力造成的影响在被问到“您是否会担心无法胜任维和防暴工作”时,18%的队员选择“非常担心”,32%的队员选择“有点担心”维和任务繁重,工作对象复杂,事关国家形象,维和警察需要在风俗习惯、人文历史、语言文化迥异的地域开展工作,同时还面临着其他国家同行无形的竞争,当工作压力远远超出队员的承受能力时,应激反应就会表现得非常突出四)生活艰苦造成的影响在被问到“您认为维和任务区的生活条件是否需要改善”时,52%的队员选择“非常需要”,25%的队员选择“需要”在“最需要改善的”选项中,饮食供给和文化娱乐排名居前任务区生活环境异常恶劣,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甚至连吃饭、睡觉、洗澡等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2]。
超出想象的艰苦生活必然会对队员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五)角色冲突造成的影响在被问到“您是否因参加维和任务使恋人、夫妻或家人感情受到影响”时, 13%的队员选择“严重影响”,34%的维和防暴队员选择“比较影响”队员执行维和任务期间,不但要扮演“维和卫士”这一角色,同时还要扮演警察、军人、妻子、丈夫、儿女、恋人、朋友等多种角色,角色冲突会让队员产生愧疚、无力等负面情感,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无法有效沟通,时空距离造成心理距离,影响夫妻、恋人感情的事例屡见不鲜,甚至因此分手的也不在少数六)孤独寂寞造成的影响在被问到“您在维和任务区的时候是否经常感到孤独寂寞”时,19%的队员选择“经常”,44%的队员选择“偶尔”队员身在异国他乡,与驻在国民众存在着语言障碍,无法有效沟通,与祖国相隔遥远,无法与亲朋好友相聚,进而产生焦虑、烦躁和心神不宁等负面情绪二、维和警察防暴队员的心理特点人的心理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非平衡性、不确定性、突发性和自组织性[3]维和警察防暴队员的心理特点,在维和行动的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一) 维和警察防暴队员在待命集训期的心理特点在国内待命集训期间,队员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做好维和行动准备,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展开的。
这个阶段积极心态一般表现为:情绪振奋、急于行动、充满信心,荣誉感、使命感大大提高,全局观念、纪律观念明显增强,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和请战心理空前提高,等等消极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心理失衡、过分紧张,注意力涣散、认识能力减退,有的自控能力显著降低,表现出惊慌、焦急、担心、害怕等二)维和警察防暴队员在任务执行期的心理特点任务执行阶段,队员的心理活动更为激烈、复杂,尤其是在执行任务初期心理反应更加强烈面对环境的陌生和新鲜,队员比较敏感,甚至细微的小事也能引起迅速强烈的心理反应在认识方面,队员往往表现出表面性和片面性,爱走极端,思想波动较大在情绪情感方面,表现出不稳定,起伏较大,反应强烈等特点在意志方面,表现为容易动摇,缺乏自信和毅力虽然多数队员能够逐渐适应外界的环境和压力,但仍有少数队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出现消极、悲观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等情况三)维和警察防暴队员在任务结束后的心理特点维和任务结束后,队员的心理活动主要围绕总结评比展开积极的心理状态一般是情绪愉快、振奋、持续高涨,作为维和警察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认真总结维和行动中的经验教训,胜不骄、败不馁,不争功、不诿过等。
消极心理主要有:后怕情绪严重,意志品质削弱,争功诿过,考虑个人需求较多,不满组织评比三、维和警察防暴队心理疏导工作的对策(一)完善心理疏导的工作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心理疏导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总体上理清思路、系统上进行构建、重点上实施突破,着眼于心理疏导工作责、权、利的统一,加强组织领导、人才队伍和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在实践中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心理疏导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规范化水平当前组织层面尚无统一的组织机构协调统筹维和警察防暴队的心理疏导工作,必须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协调机构,加强对心理疏导工作的组织领导,以提高心理疏导工作的规范性可以考虑在维和警察防暴队内部设立心理疏导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保证“心理疏导”进入议程,摆上重要位置,常议常抓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随队心理医生、兼职心理骨干两支队伍建设,在保障分队中增加1~2名随队心理医生的名额,从而提高心理疏导的专业化水平,并在队员中培养兼职心理骨干,做好朋辈心理服务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化水平在队员选拔阶段设立心理选拔制度,根据维和工作的特点及要求,将心理健康水平高、心理应对能力强的人员选拔进维和防暴队。
执行维和任务期间,要建立心理汇报和咨询制度,队员定期向维和警察防暴队临时党组织汇报心理状况,对发现的问题随队心理医生要及时干预,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二)构建全程化的工作内容根据维和任务前、中、后三个阶段队员的心理特点,在工作内容上,待命集训期应以预防性心理疏导为主;执行维和任务期间,要坚持预防性疏导与治疗性疏导并重;任务完成后,主要是以进行心理评估、做好预后治疗、引导成就动机为主要内容从而构建覆盖全程、重点突出的工作内容1.待命集训期的心理疏导维和警察防暴队的培训是完成好维和任务的基础在国内待命集训期,应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将心理健康教育、模拟心理训练和团体干预三个方面作为国内培训期间心理疏导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向队员传授心理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队员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自身环节控制心理问题的发生并使队员了解工作任务,熟悉工作环境,充分知晓维和行动的危险和艰苦,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做好遂行维和任务的各项心理准备模拟心理训练作为脱敏训练,应坚持“练为战”的原则,努力创设实战环境,通过声、光、电、火、形等手段,进行各项训练,同时制造在实战环境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绪、意志和智力方面的困难,增强队员的心理稳定性,提高队员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并促进队员集体意识的生成和提高。
团体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维和官兵的心理应对能力[4]在维和培训期间,应恰当设置团体心理干预科目,帮助队员增强团队意识,增进自我了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能力2.执行任务期的心理疏导任务区环境的复杂性、任务的危险性要求心理疏导必须紧贴实战一是适时开展心理动员,在执行重大任务前,要让队员对残酷场景、恶劣环境、艰苦条件等有心理准备,预想可能遭遇的情况、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免产生措手不及的惊慌而留下心理上的后遗症二是制定心理疏导预案到达任务区后,要及时组织随队心理医生深入任务区调查研究,摸准实情,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制定详细的可行性预案,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有预防、有治疗,思想不乱、指挥不断,增强心理疏导工作的预见性三是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充分发挥随队心理医生和兼职心理骨干的作用,根据需要和驻地条件,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治疗室,根据队员的适应状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给予队员有针对性的咨询和帮助四是控制不良心态蔓延维和任务的突发性、巨大的破坏效应、时局态势的变幻莫测等因素,会空前加剧队员情绪的波动,引发各种不良心理因此,必须随时对队员的不良心态进行控制、调整和纠偏,使士气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动态水平。
不仅要加强舆论和信息导向,确保形成积极、健康、统一的舆论环境,而且要做好战场心理防控,防止恐慌,尤其是集体恐慌心理的产生和蔓延3.任务完成后的心理疏导研究发现,维和官兵任务完成时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部分官兵在精神病性方面的测试分值较高 [5]因此,队员完成任务回国后应重点开展心理评估、预后治疗和动机引导回国后,首先要对所有队员进行定期和随机的心理评估,以便了解队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其心理问题,并为后期队员的遴选做好准备有研究表明,维和人员回国后,通过一周的修整,除焦虑因子外,各因子分均比常模低 [6]所以对发生过严重心理疾病的队员要在心理评估的基础上,其原所属单位要做好跟踪调查、预后治疗工作对评功评奖过程中队员对荣誉的追求,既要给予积极保护,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正确进行表扬批评,公平实施奖惩,在立功授奖等方面,严格坚持标准,做到公道正派三)优化心理疏导工作的内外环境必须注意尽力克服和消除不良环境对队员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诱因条件,并尽可能地营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内外环境,使心理疏导的效果显著提高一是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心理疏导的内部环境要通过发扬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努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内部关系。
形成尊干爱兵、平等相处、亲如兄弟的融洽关系,使队员产生自尊、自信、自爱、自豪等积极心理倾向和愉快、满足的健康情绪,并内化为强烈的战斗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促进战斗力的生成要完善维和警察防暴队驻在国营区的基础设施并搞好各种配套服务,尽可能地满足队员的日常生活需求要通过美化警营,使环境的陶冶、教育和疏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生活环境要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创造愉悦身心的文化环境,实现陶冶情操、缓解紧张、愉悦身心的目的二是要营造有利于心理疏导的外部环境要积极在任务区开展群众工作,广泛宣传中国政府的立场和原则,宣传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责任和使命,要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驻在国民众恢复生产、营建家园,塑造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增强民众对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认同感要不断完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努力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继续提高队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真正关心队员的生活困难,切实解决队员的后顾之忧要引导对维和警察的正面宣传,形成积极的社会舆论氛围,塑造维和警察的良好形象,增强队员的职业荣誉感注:本文系公安部公安理论与软科学项目“维和警察心理应对能力的团体干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10LLYJWJXY050)。
参考文献[1] 夏征南.克劳塞维茨[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2] 翟志文.维和警察的心理压力及其调控[J].武警学院学报,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