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心得体会(18篇).docx
34页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心得体会(18篇)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心得体会(精选18篇)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心得体会 篇1 新修订的《艺术课程标准(20__版)》正式发布,我们在绵阳市张晓蓉名师鼎兴工作室的组织下展开了新课标学习和思考学习新课标,感觉较之旧版相比,有很大变革,我的主要的体会如下: 一、强调核心素养 首先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目标重在关注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学习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备课设计中不仅要注意阶段性知识目标,更要深入思考在整个学习阶段中,该堂课能提升学生的哪些素养?怎样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能达到最好效果?知识领域间有哪些联系?又通过什么有效方式更客观、多层面检测学生的学习达成情况 二、内容扩大、综合性增强 高中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综合为艺术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去掉了图像识读,将其包含在美术表现里面美术表现改为艺术表现,更宽泛包含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
审美判断改为了审美感知,更加突出了本次课改更注重感受和体验的特点综合”是这次艺术课程改革的精彩亮点艺术课以人文主题式学习方式为主,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多种艺术综合共生互生通过听觉+视觉+知觉,促进通感能力,体验+情感+思维提高艺术修养,完善人格这些让我认识到我们要从一个美术教师的角色努力向着合作型教师、创新型教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艺术教师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变往昔以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以生为主、师为辅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人格而美术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本学科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差异性以及表现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老师作为主导,起向导,顾问作用,指导学生快乐地学习 四、明确学业质量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艺术课学业水平考试与评价结果纳入中考艺术课的学习成绩评价涉及到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和教学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过程评价方式的设计,选择科学、实效的方式,客观地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艺术素养的发展。
总之,这次学习是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让我对未来的美术教学有了全新的目标和方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及时更新观念,调整方式方法,做成长型教师,迈向新的征程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心得体会 篇2 20__年4月21日,新修订的《艺术课程标准(20__版》正式发布课程标准是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推进那么,它带来哪些变化呢 1、解决“三维目标”16年以来相互割裂的问题 例如,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4类艺术实践,涵盖16项具体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整体结构图更系统,更具有全面性 2、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和国际视野 由以往的学科本位取向转到育人本质取向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教育取向是全世界课程改革的共同方向 3、带来美术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每一学段详实阐述具体学习任务,包含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教师和学生更具有任务的明确性,自然带来教与学的变革 4、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化、具体化; 新美术课程标准解决知识技能如何转化为育人导向、功能的科学化教学设计,将目标落实在具体的课堂环节。
5、落实“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根本要求 美术学习的成果并非仅仅是看到学生的'美术作业,更重要的评价指标是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内化于心的内在素养提升,具体反馈点在增添了学业质量的阐述 《艺术课程标准(20__版》的阅读,我还停留在认知的舒服区,它的精华,需要我静下心来去梳理、去思考、去实践我们会用开阔的人生视野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美育课程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心得体会 篇3 为进一步学习《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__年版,做到“备”有所依,“教”有所依5月7日在李英副校长的指导和郭鹏程主任的组织下,音乐组开展了以“精准备课研课标注重落实促高效”为主题的新课标学习解读活动在深刻把握课程标准核心、本质、素养的基础上,结合李文玲校长提出“心阳光”教育理念,五育融合,润心成长,使新课程标准落到教学中去 首先孙璐老师对新旧课标低年级段部分进行解读,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的目标是: 1、“趣味唱游”; 2、“聆听音乐”; 3、“情境表演”; 4、“发现身边的音乐” 从这一改变中我们不难看出,旧课标说的比较笼统,而新课标说的非常具体新课标注重课堂的实际效果,对老师的指导性要求更强。
毛尚老师从高年级学段的课程目标进行对比分析,细化了新版中6个学习任务: 1、欣赏与评论; 2、独唱与合作表演; 3、独奏与合作演奏; 4、创编与展示; 5、小型歌舞剧表演; 6、探索生活中的音乐, 课标中的六个学习任务还分别配备了完善的学业要求 新课标中指出:听赏与评述是重要的音乐学习任务,是培育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有效途径,对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理解音乐相关文化,提高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孙璐老师和毛尚老师对新课标的.对比解读,教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有了更深刻的心得体会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心得体会 篇4 1、适应学生发展,分段设计课程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分阶段设置: 第一阶段(1~2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体现从幼儿园综合活动到小学分科课程的过渡衔接; 第二阶段(3~7年级)以音乐和美术为主,有机融入姊妹艺术,为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一2项艺术特长,与高中模块化教学相衔接。
2、聚焦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内容 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围绕欣赏(欣赏评述)、表现《造型表现)、创造(设计应用)和联系、融合(综合探索)4类艺术实践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遴选和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讲好中国故事,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文化成果,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相统一 3、体现艺术学习特点,优化评价机制 围绕学生艺术学习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等特点,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评价 明确评价依据,改革创新评价的任务设计、题目命制、评价方式; 强调评价的统一要求,重视艺术学习的过程性、基础性考核与评价; 尊重学生艺术学习的.选择性,以学定考,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专项考核,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心得体会 篇5 学习新课标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标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1.在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道德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学习,更新理念,克服以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能力并将自己的这些认识通过教研活动传递给道德与法治教研团队,提升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业务修养 3.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 4.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
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时代赋予我们的不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关注核心素养,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补充说明、实践,创新活动方式、提升课堂效率,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心得体会 篇6 在已往的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将学?的?脑作为?个简单的容器,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的场所,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久?久之,课堂就成为了?潭死 ?《新课程标准》则强调: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地时间和精?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把学?的?脑看成是?把需要被点燃的?把,想?设法去点燃这把?把,激发学?潜在的能,让学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 让学?通过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每?堂课都充满活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心得体会 篇7 20__版课标整合了20__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个课程标准,按照学段要求进行一体化设计。
统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各部分内容,使课程标准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又体现不同学段的特殊性和适切性,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特点,确定各学段的融入要求以及学习内容安排、载体形式,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心得体会 篇8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提到: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方面,我有以下三方面的体会: 1.道德认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于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别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在课堂实施中,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