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滕王阁序》说课稿.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33973510
  • 上传时间:2023-06-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85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滕王阁序》说课稿 《滕王阁序》是第二单元的收录的第二篇古代散文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是领略文言文在叙事和抒情方面的特点《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在对偶音韵和谐,用典凝练典雅,堪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但同时他的文简典奥也给这篇文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结合本文的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现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   1、 教学目标  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文的文体特征,积累文学常识  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理解典故的作用  领会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品味语言  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  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品味语言  3、教学难点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说教学方法  1、朗诵法:本文属于骈文,句式工整,平仄相对,适合在诵读中体会骈文的文体特征  2、问答法对文中交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明扼要  3、讨论法对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本课题安排为:导入文本——感知文本——理解文文本——走出文本四大板块现将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A情感激发,导入文本  1、 导入新课:江南有三大名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和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大家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崔颢的《黄鹤楼》,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滕王阁序》来认识一下滕王阁  2、 背景介绍(关于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骈文的文体特征:语句上的骈偶和四六,语音上平仄相对,用词方面:用典和藻饰)  B诵读品析,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  1、 听录音,明确断句和读音,把握句子的节奏  2、 初步感知课文,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3、 将划分层次,明晰文章思路  本位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以及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C赏析重点段落  第一部分:1、作者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突出了那些特点?  2、对人物的描写用了那些词,照应了前文中的哪个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和宴会,先写地势和人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环境)  第二部分:(著名的写景段落)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

      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写出来色彩变化之美,远近错落之美,上下浑成之美,虚实相映之美)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展开想象,扩展成百字的短文  3、这两段秋景的描写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一反悲秋、注入超逸豪迈)  4、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赏析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用大量的典故来叙事、抒情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D课文总结  《滕王阁序》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作者用富丽华美的辞藻,撑到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及壮美的山川美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情感 《滕王阁序》说课稿2   说教材地位:  滕王阁序是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学习内容是古代抒情散文其中《归去来兮辞》淡泊恬静,《滕王阁序》典雅华美,《逍遥游》想象瑰丽,《陈情表》质朴自然王勃的《滕王阁序》更堪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所以要通过诵读感悟,掌握方法,领略情趣,把握主旨等方面进行学习  说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必修二的古代散文,已初步具备了赏析语言、品味意境、把握情感的能力学了本单元第一课《归去来兮辞》后更是大体了解了古代抒情散文的风格特点和鉴赏方法,因此教学设计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展开  我的教学目标分为两个方面:  1.诵读鉴赏本文的美景与真情新课标建议散文教学应加强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腾王阁序佳句荟萃,王勃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正确理解可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积极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说教学准备:  《滕王阁序》是千古传唱经典骈文,用典太多,文辞简奥,理解困难,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充分必要的预习,读准字音、诵读把握准节奏、疏通文意,理解典故,;教学重点放在深入探究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对写景和抒情名句的鉴赏上  说教学方法  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  ①诵读鉴赏——反复诵读,指导方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朗读,采用范读齐读自由读,男女生分读,前后排分读、推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培养诵读感知能力  ②讨论探究——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分析感悟,总结规律。

      课前分组,,课堂竞赛,课毕评价),让组与组之间为荣誉而战,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③点拨指导——展开联想,拓展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将按以下程序进行:  认真审读,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把握情感—咀嚼涵泳,品味语言——知人论世,拓展延伸——解决疑问,共同分析  教学过程:  我的导入语这样设计  今古几重阳,依然天高地迥;东南一都会,正是彩彻区明王勃兴来,诗文题阁楼,一序占千秋;我辈登临,乐趣寄山水,三江抒豪情让我们跟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一起登上滕王阁,品读其美景,赏析其真情  (此导入环节运用滕王阁的对联,意在创设优美典雅的氛围,调动学生情绪  第一环节:认真审读,整体感知  教师从标题切入介绍序言的文体特点,文章的全称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别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开篇整体介绍,结尾总结陈词,中间才是全文的精华部分让学生齐读首尾段归纳验证完成第一环节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序言的文体特点,去粗取精,快速准确把握文章的重点是2-6段)  第二环节:理清脉络,把握情感  教师配乐诵读2-6,并预先设置问题。

        1.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作答  提示: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此环节教师范读,以情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大体感知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情感走向,为下一步的赏析作铺垫)  请自由诵读出情感的变化,几位同学展示一段,同学评价,老师指导诵读技巧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情感变化的原因  提问1.)作者为何高兴?学生自由作答  提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时作者高兴不已2-3段美景)  第三环节: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男女生分读2-3段赏析提问:哪些写景的美句最能打动你?(小组研读交流展示) 方法提示:  1.品味意象  2.描述意境  3.赏析手法  4. 对比诗句  (新课标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此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中读出自己的发现,在学生大量的赏析实践后总结散文鉴赏的方法,)  举例:  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色彩的浓淡对比,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动一静  3.渔舟唱晚......虚实相生  教师引导思考:  王勃写景文笔瑰丽、手法多样,众多景物鲜活灵动,景如此之美,作者为何又由兴转悲? 前后分排读鉴赏4-6段,  提问:  1.用原句来作答。

      教师引导归纳  (要求用原句,引导学生亲近文本,紧扣文本,披文入情,不做无源之水的解读,归纳总结培养整合信息概括语段能力)  (1)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  (2)众人皆乐,唯我独悲的孤苦  (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叹  (4)壮志难酬,知音不遇的痛苦  提问2.)联想情感类似的诗句?展示相关链接  答: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等,都是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相比照,意境博大而悲凉  (此课外连接环节意在让学生回顾旧知,同时开拓视野,加强积累,对文章作更丰富的解读  提问3.)面对如此境遇,王勃又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的?学生自由作答,教师指导,让学生再诵读欣赏  教师作结: 文以情胜,这些文句之所以脍炙人口、引人共鸣,是因为王勃写尽了世上失意人的报国无门,也喊出了天下乐观者的不甘沉沦失望与希望兼有,痛苦与追求交织,这是从心泉中流淌出来的最纯真的情感,所以就最能拨动人的心弦。

      板书)  4.为何王勃能将这种情感写得如此真切感人?  第四环节:知人论世,拓展延伸  (介绍王勃的经历)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干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要学会知人论世,正确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拓展延伸:  文以阁而名于世,阁以文而传天下设想某一天,你与王勃相遇在滕王阁,你想对他说什么?写下给王勃的一两句话50字,一种修辞,交流展示,  (学生感受品读文章后,内心的情感体验非常丰富,教师要让学生及时捕捉这些感受,诉诸笔端此练笔环节意在利用文章本身蕴涵的情操之美感染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文育人同时学习王勃优美典雅的语言风格)  第五环节:解决疑问,共同分析  让学生对于课文的其他的问题提出来,学生和老师共同分析解答  完成五个教学环节后,评出优秀小组加以表扬  老师这样总结整节课:知己难遇,怀才不用执著理想却遭遇挫折,面对人生困境,年轻的王勃没有逃避,没有沉沦,而是接受挑战,他的理想更加坚定,他的斗志更加昂扬,他以孤鹜一“飞”的矫健姿态,定格于滕王阁的秋水长空,那些青春的宣言响彻了历史的天空,今天听来仍旧让人怦然心动、热血沸腾。

        布置作业:体会《滕王阁序》的山川美景哲理名句,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改写成现代散文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作业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思考人生、规划人生,促进其全面发展) 《滕王阁序》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选自人教版第五册文言文单元中的古代散文单元通过高一和高二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所以本单元的单元要求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领略文言作品在抒情、叙事中显示出来的艺术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因此,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一是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二是赏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语言之美;三是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我把本课的重点设定为赏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写和理解作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