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全国理综卷II(化学部分)真题完全解析-6页.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乡****
  • 文档编号:201604021
  • 上传时间:2021-10-1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60.0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 6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全国II )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 16 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 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4 B.1:5 C. 2:3 D.2:5 【答案 】A 【解读】设2molZn 参与反应,因Zn 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NO3,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 n(Zn)= n(HNO3) 4,则 n(HNO3)=1mol ,即有 1molHNO3被还原7.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答案 】D 【解读】胶体本身是不带电,只是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 项错;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也即不会移动,B 项错;布朗运动本身即是无规律的运动, C 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 项正确。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含有 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 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 CaCO3沉淀生成B. 向 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 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等质量的 NaHCO3和 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 向 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 NaHCO3结晶析出【答案 】D 【解读】 CaCO3与 CO2反应生成Ca(HCO3)2,再加入 NaHCO3是没有现象的, A 项错;向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仅生成 NaHCO3,无 CO2气体放出, B 项错; 等质量的NaHCO3和 Na2CO3,其中 NaHCO3的物质的量多, 与足量 HCl 反应时, 放出的 CO2多,C 项错;D 项,发生的反应为: Na2CO3+ CO2 + H2O =2NaHCO3 ,由于 NaHCO3的溶解性较小,故有结晶析出,正确9.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6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它是副族元素B. 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 它的原子核内有63 个质子D. 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 个中子【答案 】D 【解读】核外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C 项正确;用质子数分别减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种类,63-2-8-8-18-18=9 ,显然其属于第六周期,从左到右的第9 种,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镧系,所以它应属于副族, A 项、B 项均正确;由于存在同位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数,故中子数不能用152-63=89 来计算, D 项错10. 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醋酸,苯酚,苯酚钠,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 【解读】均属于酸,其中醋酸最强,碳酸次之,苯酚最弱均属于强碱弱酸盐,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知,因H2CO3苯酚 HCO3,所以对应的盐,其碱性为:碳酸钠 苯酚钠 碳酸氢钠, pH 顺序相反,故C 项正确11. 已知: 2H2(g)+ O2(g)=2H2O(l) H= -571.6KJ mol-1CH4(g)+ 2O2(g)CO2(g) 2H2O(l) H= -890KJ mol-1现有 H2与 CH4的混合气体112L(规范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 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 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C14 D23 2 / 6 【答案 】B 【解读】设H2、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mol。

      则 x + y =5 ,571.6x/2 + 890y = 3695, 解得 x=1.25mol y=3.75mol ,两者比为 1:3,故选 B 项12、1 mol HO 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 NaOH 的物质的量为A5 mol B4 mol C3 mol D2 mol 【答案】A 【解读】该有机物含有酚,还有两个酯基,要注意该有机物的酯基与NaOH 水解时,生成羧酸钠,此外生成的酚还要继续消耗NaOH,故需要5molNaOH,A 项正确13. 含有 a mol FeBr2的溶液中, 通入 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x0.4a,2Fe2+Cl22Fe3+2Cl-Bx0.6a,2Br+ 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答案】B 【解读】由于Fe2的还原性强于Br,故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Cl2先氧化 Fe2,然后再氧化Br 2Fe2+ Cl22Fe3+ 2Cl,2Br+ Cl2Br2 + 2Cl, 2FeBr2 + 3Cl22FeCl3 + 2Br2。

      当 x/a 0.5时,Cl2仅氧化 Fe2,故 A 项正确当 x/a 1.5 时,Fe2和 Br合部被氧化, D 项正确;当介于两者之间时,则要分步书写方程式,然后进行叠加得总反应如B 项,当 x=0.5a 时, Cl2刚好把 Fe2全部氧化,而当x=0.6a,显然 Cl2还要氧化 Br,而选项中没有表示,故错27. (15 分)某温度时,在2L 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 和 Y 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Y、Z 的物质的量( n)随时间( t)变化的曲线:t/min X/mol Y/mol Z/mol 0 1.00 1.00 0.00 1 0.90 0.80 0.20 3 0.75 0.50 0.50 5 0.65 0.30 0.70 9 0.55 0.10 0.90 10 0.55 0.10 0.90 14 0.55 0.10 0.90 (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 时间内产物Z 的平均反应速率:_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 的转化率等于 _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_ _ _ 【答案 】OCO OCCH3O 3 / 6 【解读】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运用,注意图像和有关计算。

      1)根据题目中表格给出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相应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描点即可2)根据题意,可以利用“ 三步法 ” 求解aX + bYcZ 开始1.00 1.00 0 转化0.45 0.9 0.9 平衡0.55 0.1 0.9 根据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2Y2Z3)根据图像可知在3min 时,生成物Z 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其平均速率为0.083mol/L min4)X 的转化率等于0.45 (5)由题目所给图象可知,在1 中,平衡时 Z 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的物质的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条件为升高温度在2 中,平衡时 Z 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入催化剂;在3 中,平衡正向移动,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压28. (15 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 中加入的物质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B 中加入的物质是 _,其作用是 _: ( 3 ) 实 验 时 在C中 观 察 到 得 现 象 是 _ ,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_4) 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D 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4 / 6 _. 【答案 】【解读】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和有关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试剂的选择。

      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为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判断试管A 为制取氨气的装置,因此装入的药品应该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氨气要使用碱石灰加热后,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生成的水和氨气生成氨水留在了D 中,而氮气通过排水法进行收集检验氨气可利用其碱性,检验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29. (15 分)现有 A、 B、 C、 D、 E、 F 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2223,KAgCaBaFeAl,阴离子有2233431 ,COHCH COONOSOCO,现将它们分别配成10.1mol L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测得溶液 A、C、E 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向 B 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向 D 溶液中滴加32()Ba NO溶液,无明显现象;向 F 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 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E 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C、D 、F. 【答案】【解读】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盐类水解综合运用根据溶液的性质,确定CO32只能与 K+形成显碱性的溶液,另外可能形成的碱性溶液为碱Ba(OH)2。

      由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醋酸盐水解的碱性小于碳酸盐,因此A 为 Ba(OH)2,E 为 K2CO3,C 为醋酸盐,由可得B 中阳离子为Ag+,则肯定为AgNO3,由可得 D 中无 SO42, 则 F 中的阴离子为SO42, D 中的阴离子为Cl 由可得 F 中的阳离子为Fe2+,即 F 为 FeSO4,而 CH3COO若与 Al3+形成溶液时, Al3+也发生水解,所以C 为醋酸钙,而D 为 AlCl330. (15 分)化合物 A 相对分子质量为86,碳的质量分数为55.8%,氢为 7.0%,其余为氧 A 的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 : 5 / 6 已知 R-CH=CHOH( 烯醇 )不稳定 ,很快转化为2RCH CHO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A 的分子式为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 A 的结构简式是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 A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四个同时满足(i)能发生水解反应(ii)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两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 ;(6)A 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答案】【解读】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推断和性质,注意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题意, A 分子中碳的原子数为4 个, 氢原子的个数为6 个,则氧原子的个数为2 个, 即 A 的分子式为C4H6O2由于 A 可以发生聚合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在硫酸存在条件下生成两种有机物,则为酯的水解,即A 中含有酯基根据不饱和度,没有其他功能团由A 的水解产物C 和 D 的关系可判断C 与 D 中的碳原子数相等,均为两个则A 的结构为 CH3COOCH=CH2,因此 A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得到CH3COOH和 CH2=CHOH,碳碳双键的碳原子上接羟基不稳定,转化为CH3CHOA 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B 为,在酸性条件下水解,除了生成乙酸和6 /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