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学基础 第七章 病因.ppt

36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49080353
  • 上传时间:2018-07-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5M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 病 因“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病因的含义 ™2、熟悉七情、痰饮、瘀血的致病特点™3、掌握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病因概述二、六淫三、七情四、痰饮瘀血 病因概述 “一、定义:病因——破坏人体自身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 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 二、中医对病因的认识 “(一)正气与邪气™正气— 脏腑功能、抗病力™邪气— 各种致病因素“(二)正邪斗争决定疾病发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三)正邪在疾病中地位“(四)以果为因 “三、病因的分类™外感:六淫、疫疬™内伤:七情、饮食、房事™其他:虫兽伤、创伤、劳逸™继发病因:痰饮、瘀血“四、探求病因的方法 辨证求因 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一、六 淫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六邪)™六气“致病条件:™太过(包括时未至而气先至)™不及(包括时己至而气未至)™急变(暴冷、热) ™正气不足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肌表、口鼻侵犯 ™2、季节性:夏季多暑病™3、环境性:居住、工作环境 ™4、相兼性:既可单独致病,又可两种以上 同时致病风热感冒™5、转化性 寒←→热,湿←→热 “内生五邪(脏腑功能失调):™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 (一)风 邪 “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汗出、恶风、头痛、身背项疼。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部位游走不定 风痹 ™数变—发病急变化无常 风疹 “3、风性主动™动摇不定:眩晕、抽搐™肢体运动异常: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两 眼上翻“4、风为百病之长™风为其他外邪致病的先导,易兼诸邪: ™风寒、热、湿、火、燥,暑风(二)寒邪 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表现寒象 ™寒伤肌表:恶寒™寒邪直中脾胃: 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清水,下利清谷 ,小便清长 冬——寒2、寒性凝滞、阻滞气血,主痛 3、寒性收引“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急™寒邪引起疼痛特点:“局部冷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寒伤肌表:“恶寒发热,无汗,周身疼痛 ™寒在筋肉经络:“筋脉拘急,冷厥不仁 ™寒邪直中肠胃:“脘腹疼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 “4、寒性清澈™排泄物、分泌物清澈稀薄(三)湿邪 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胜则阳微”™湿困脾阳,湿困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胸脘腹痞闷,小便短涩,大便不爽,水肿, 泄泻 “2、湿性重浊:™重:头重身困,关节沉重 湿痹™浊: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3、湿性粘滞™1)分泌物、排泄物粘滞不爽:“性质: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赤白带下, 下痢粘液脓垢,疮疡疱疹破溃流脓淌水“排泄: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滞涩不畅™2)病程缠绵难愈“病程长,缠绵难愈(如风湿病)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四)火(热) 温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 致病特点: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扰心神™(1)表现阳热之象:高热、烦渴、汗出、脉 数™(2)侵犯人体上部: “发热,烦躁,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尿赤 ,或咽喉红肿,疮疡红肿热痛,口舌糜烂 ,牙龈肿痛,目赤涩痛。

      ™(3)易扰心神“心烦失眠(轻),神昏谵语(重)“2、易耗气伤津: ™口干喜冷饮,舌干少津,小便短少,大便 秘结,气虚,疲倦乏力 “3、易生风动血:™动风: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 漏,发斑“4、易致阳性肿疡™疮痈局部红肿热痛 痤疮(五)暑邪 “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高热,口渴,汗多,脉洪大,苔干™上犯头目,扰及心神——™头昏目眩,心烦不宁,甚则卒然昏倒,不省 人事“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多汗,口渴喜饮,小便短赤,气短乏力“3、暑多挟湿:™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不爽 常见暑证—暑邪所致 “1、伤暑:™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喜饮,气少,倦怠乏力,脉 虚数 “2、中暑:™轻者头晕,胸闷,恶心重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或见面垢喘喝,冷汗不止,手足厥冷,脉虚大 “3、暑湿证:™身热不扬,午后为甚,胸闷恶心,食欲不振,四肢困 倦,大便溏,小便黄,苔黄腻,脉濡 ™身热不扬— 初扪不觉很热,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六)燥邪 “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口唇鼻干燥,皮肤干枯皱裂, “毛发不荣,大便干结 ™2、燥易伤肺:“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痰中带血 二、疠气“又称瘟疫、疫气、疫疠、病气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致病性的外感 病邪。

      “致病特点:™1、疠气不同,发病症状各异™2、疠气不同,传染方式各异™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4、传染性强,易于流行™5、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七情——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 活动™突然的、剧烈的精神刺激或某种情志活动过久 ™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调→ 疾病“(一)致病特点“1、直接损伤脏腑™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心功能失调:惊悸,怔忡,失眠,健忘,或 狂躁不安,精神错乱™肝气郁结:精神抑郁,烦躁易怒,乳房胀痛 ,甚则咯血,呕血 ™脾胃功能失调: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嗳气便溏,或崩漏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忧则气郁“(二)影响病情变化与转归“情志波动,可致病情加重或恶化™高血压™心脏病“(三)指导养生™“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 来?”(四)治疗方法“1、根据五行相克,纠正情志偏颇™“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2、调和气机,理气解郁+思想开导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继发病因) “一、痰饮 ™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饮——清稀——停留于局部™痰——稠厚——可随气运行,变化多端“有形之痰、无形之痰(—)形成原因:“脾肺肾三脏、三焦功能失调,津液代谢 障碍,水液停滞 (二)致病特点: “1、阻滞气机,壅塞经络气血“2、易扰心神“3、致病广泛,变化多端™“怪病多痰”™诸病皆为痰作祟“4、病程长久而反复™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不同部位的痰饮症状复杂,变化多端:™痰在肺:喘咳痰多。

      ™痰在心:心悸神昏,癫狂™痰在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痰蒙头部:眩晕,天旋地转,恶心™痰在胸胁:胸满而咳,咳引胁背作痛™痰留四肢:四肢麻木,行动不便™痰在经络皮下:瘰疬、痰核™痰气凝结咽喉:咽中如有物梗,吐之不出 ,吞之不下“饮溢肌肤(溢饮):™水肿,尿少,无汗,身疼困重 “饮在胁下(悬饮):™咳嗽,胁下引痛“饮停在肺(支饮):™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咳吐泡沫痰“饮在肠胃(痰饮):™脘腹不适,肠间漉漉有声,呕吐清水痰涎 二、瘀血 “——血液运行障碍或停滞所形成的病理 产物,是继发性病因,包括停留于体内 的离经之血或运行不畅的血液“(一)形成原因: ™气滞、气虚、血寒、血热、外伤、津亏、 脏腑功能失调(心主血脉、肝疏泄、藏血 、脾主统血)(二)致病机理:“1、阻滞气机“2、瘀塞经脉™影响血脉运行,引起出血“3、伤及脏腑™部位固定,病证繁多™影响新血生成瘀血共同致病特点:™1、疼痛(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夜 间痛甚) ™2、肿块(坚硬,青紫)™3、出血(颜色紫暗,常伴血块)™4、紫绀(面部、外伤局部、肌肤、爪甲、 唇色青紫)™5、舌象: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 脉曲张™6、脉象:脉细涩、沉弦或结代™7、其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或皮肤有 红丝赤缕,夜间发热,口干但欲漱不欲饮2、不同表现:™瘀阻心脏:胸闷,心前区绞痛,口唇青紫 ,或谵妄发狂。

      ™瘀在肠胃:呕血,吐血,大便色黑™瘀阻于肺:胸痛,咳血™瘀阻胞宫: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 闭经、经色紫暗或血块,或崩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