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后法德和解的主要因素.pdf
9页二战后法德和解的主要因素:八,二·_’二_·张运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法国的对德政策经历了代个一历史性转变虽然直到六十年代初戴高乐重新止台乓曲折法德尸_,几 的演变过称最后完成了法德和解这和解蛤贵最后完成哭·但在五十气代本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结束之前,上基本实现了法德和解法德已经排除了两国关界中战后遗留下来的若干重大障碍,在事实普法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中,_’_厂】_二了’)_德国一直作为法国的头号敌人,对法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何对待再度 失败的每国,就成 为战后摆在法国外交面前的重大课题第四共和国初创时期,.法 国对德政策的基本精神可以木体归结为:肢解和削弱德国,事新缔结反德军事同盟,确保法国的安全卜嗯止僻国经济与军事力量的棒复和发展,建立对德国的力量优势,重振法国的大国粤位二珍而战后大太削弱的法国不能弄象过去那样对国际事务发挥举足轻冀的传男,难以按照它的主观愿望行事法国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愿望与力量之间作出抉择,从而导致对德政策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与其说是对客观世界钓清醒的反应,倒不如说是由于严酷现实逼迫的结果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法国对德政策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熟(一)“僵硬政刹阶段,声国 农图肚解和削弱德 国,‘二’.“初步接近”.阶段,以舒曼计划开始登德早期的和解,‘三’.“ 徘徊 抉择”阶段,在美国的压力下一被迫赞同联邦德国的重新武装,‘四’“全面和解’阶段,根锣罗马条约”成立叮欧洲冬济共同体”·,开始了法虱麟邦德国等国名间政治上的全面和解,释挤上的全面合作。
’就战后传德关系的发 展而言,比较法德双方的 外交姿 态,法 国处于更加主动和决定的地位本文试图从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出发,主要 围绕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对德政策的转变,对促使这一转变的国际国内因素,作一初步的探讨,请各位专家和 同行指正战后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促使法德和解的最主要的外在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法西斯盟国迅速分裂,社会主义和资木全义两个阵晋的形成和对立,结成了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欧洲列强的削弱和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美苏力量的极大增长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战后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这些是构成促使法国改变对德政策的 外部条件西方学者中有人曾这样来描述战后的国际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基本的结果是改变了旧 的 力量格局—一些力量大致相等的国家有可能建立一种均势,并防止其 中任何‘国统治欧洲,从此以后均势概念只在世界范围内才适用,在东西方分裂以后以美国和俄国作为两极才能表达这种概念”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国际关系史学者不仅说欧洲不再是世界的“经济减治中心”,详见 拙作《二战 初期往国对德玻策的转变》,载《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第2期,第9 ’页¹交凯:《美国与法国》(D.C.Mckoy,丁heUnitedState sandFran e e),剑桥2 55 1年版,第426页.甚至认为战后的欧洲 已经变成“一个军事真空,一个经济真空,一个精神上的真空”,泣认为美国 ‘必须迅速填补这个真空。
º旧的力量关系打破了,形成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两个体系了两种制度,两个阵营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苏联力量大大增长,社会主义与民族民主革命的潮流席卷欧亚大陆,使西方资产阶级惊恐不安美国研究战后国际关系史的著名学者弗莱明写道,“共产主义的扩张以及在各地对 自由的威胁成为当今压倒一切 的 问题”»由于经济 力量与政治力量迅速膨胀,美国的 当权者感到“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¼“必须对俄国扩张影响加以遏制”½美国开始推行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迅速“复州和巩固战略要一地欧洲成为美国奎球战略最重要的‘个环节为此,美国是把整个西欧作为它的全球战略的一个 鹦罗馨猛黔霍花笋蠢禧翼嘿笋雾敲瓢是笋霆瓢磷瓷 后美国的欧洲政策包含三根主线,‘其一,以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经济复兴”,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杜鲁门说,马歇尔计划抓住欧洲统一的重要性,引导欧洲国家把欧洲的经济问题看作一个 笔忿广犷覆露翁“露雾皇众霖 轰蕊瓤豁嘿瓢摺二 镍毛糯态寡 糕 愁翼)翼数;默 :l::薰翼澎:翼黔履洲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大战期间到大战结束之初,美国主张分裂德国,实现;恤太 基式的 和 沪恤类国甚至也赞同唯德国成为一个低级的国家,尤其是离使它成为一个农业欧。
豆吉尔的富尔翔寅说吹响了“冷战件号角可杜鲁门主义开始了“遏制”一 政策西方学者称“杜鲁门主义是一个转折点,这一改变对盟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影响”@此后,美国一反分割德国,严 惩德国的强硬立场,转而扶植德国,拉拢德国,努力把德国纳入西方“自由国家集团”,为美国、的冷默篡糯黔蕊黔量笠篡霖蓉寐默菜篙擎认本痴家之赫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他们各自的实力来解决这些矛盾企如列宁所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分割势力范围、分享利益和分割殖民地等等,除了以分割者的实力,也就是以一般经济、金融、军事等等的实力为根据外,不可能设想以其他的东西为根据·@法美力量对比和由此而决定的法,二 美关系不能不对法国的对德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战后的美国以一个经济、政洽、军事大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其实力大大超过了法国和整个西欧它在大战中聚敛了大量财富,它的工亚产量,一一—--º约·杜勒斯:《战争或和平》,世界知识出版社,195 9年版,第9 4页@弗莱明.《冷战及其起源》(D·F·Flem主ns,ThecoldWaranditsorisin‘s),纽约196 0年版,第6页¼转 引日国际关系学院编.《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 4 6一19 58 ,总论部份》,北 京1 068年版,第22 4页。
½转引 自拉巴波特:《美 国外交史) ) 争取外援特别是美援以复兴经济是法国对外 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法国遭受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灾荒、饥饿、失亚,使政府一筹莫展严重的经济形势加剧了法 国的阶级矛盾,罢工浪潮席卷全国法国资产阶级甚至不得不同意共产党的代表入阁,以稳定局势艾奇逊的描述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对法国局势的忧虑:“在法国政府中有四名共产党人,其中一么是国防部长,共产党人控制了最大的工会,成了各个部各个工厂和军队的核心,掌握了投共产党票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选民,国家经济状况不断恶化,俄国人可以在他们选择的任何时候打开他们的套索”一个在惊涛骇浪中行将淹毙的人,眼前漂来的哪怕是一捆荆棘丛生的羡辈,也是不肯轻易放过的法国隶救 于“美援”,美国也乐于做法国的大老孤在整个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不断地吁请“美援”,美国不断地为法国“输血”据粗略统计,从战后直到第四共和国结束的十四年间,美国给予法国的各种形式的援助、捐赠、贷款等,达百亿美元之巨战后初期及马歇尔计划前期,美国对法国主要是经济“援助”马歇尔计划后期,即北约组织成立和美帝国主义者发动侵朝战争后,美国对法国以及整个西欧的“援助”都从经援转向了军援尽管美国给了大量的“援助”,但在第四共 和国的前期和 中期,法国经济发展仍比较缓慢。 特别是印度支那战争使法国经济背上沉重的包袱,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个时期,法 国经济显示出以下 几个明显的 弱点:一是军费负担重,大 大影响 了经济恢复,1954年占国家预算总额的5 4%,01957年达到第四共和国时期的 最高点,为一万四千七百九十亿法郎据官方统计,1945年至195 2年,在印度支那战争中,法国耗款总额达一万五千四百亿法郎,合四十四亿美元,大大超过法国从马歇尔计划所获款额O二是国家收支 严 重 不平衡,财政赤字高(19 55年国家预算赤字达最高点,为六千四百亿法郎)三是国债数额大,国内外债台高筑,对美国的负债尤其庞大19 4 4至195 1年间,法国所负外债从五十九亿法郎(合一点三亿多美元)增加到一万二千五百八十一亿法郎(合三十五点 九亿多美元),占国债总额比数从3 5 %增加到29.3%,七年间增长二十六倍,其中8 0%为对美国负债 处于这样一种经济状况,法国要执行一项完全独立的对外政策,显然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对德政策上,法国企图我行我素,同美 国唱对台戏,更是不可想象 的法 国对美国 的经济上的依赖 为美 国金融资本的渗透创造了条件,而伴随资本扩张的必然是政治扩张。 列宁深刻地揭示了资本扩张与政治扩张的联系,他说,“金融资本是一种在一切经济关系和一 切国际关系中的 巨大 力量,可以说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它甚至能够支配而且实际上已经@转 引自格罗瑟:《第四共 和国及其对外政策》,巴黎196 1 年版,第21 8页O根据弗莱明、格罗瑟等书所提供资料综合匡算0布吕梅.《法帝国主义的改策玩巴华1974年版,第1 12页0同0,第34 9页0萨尔.贝特罕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经济》,世界知识出版社,1058年版,第1 1页见贝特罕姆,前引书,第20 5、7 6、19 5 页支配了一些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国家”列宁这一论断也恰当地说明了美国金融资本对法国对德政策的影响美国就是利用财政资本作为武器,迫使法国就范,把法国的对德政策纳 人美国的欧洲政策和全球战略轨道杜勒斯即公开宣称,美国有权利对包括法国在内的整个欧洲施加“友好而强大的压力”,“因为我们已经对它作了巨大的投资”这一武器的运用首先体现在马歇尔“援助”上19 47年7月在商讨马歇尔计划的巴黎会议上,法国表示,法国既希望得到“美援”,也要求限制德国工业并再次提出把鲁尔工业置于国际管制之下美国声称,为了实现整个马歇尔计划,德国煤与钢的生产必须增加。 凯南的政策设计班子甚至建议警告法国必须在“提高德国生产水平和得不到美国援助的 欧洲复兴 之间作出选择”@法国不得不 同意在美国条件下吸收德国参加马歇尔计划两次伦敦会议期间,美国又利用经援压法国在德国问题上让步,警告法国如果不按照美国意志行事,美国将削减对法国 的马歇尔计划供应结果在伦敦会议 的 后一 阶段,法 国又屈服了,接受了伦敦会议的“建议”总之,“美援”象紧箍咒,象无形 的绳索束缚着法国,从根本上限制了法国外交的行 动 自由,使法国失去了继续执行其强硬 的对德政策的经济、政治基础法国著名政治学教授雷蒙,阿隆评论道;“法国没有—几年之内也不会有—一个大国所拥有的物质手段… …它的生存如此依赖于他人的恩惠,它怎么会有一个大国所最不可缺少的属性呢?”@战后法国的政治局势一直动荡不定不稳定的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它在国内迅速发展和在国外取得它的地位” 第四共和国历届政府主要由形成“第三势力”的激进党、人民共和党和社会党联合或单独组成,基础十分薄弱面对一个一个的内政外交难题,政府或举棋不定,或束手无策在工人运动、群众斗争的冲击下,在来 自左、右翼政党的双重压力之下,政府频频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