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场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1页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场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1号”于北京时间10月24日18时零5分在西昌(28ON)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回答:“嫦娥l号”星升空过程中( )A. 大气密度越来越大 B. 气压越来越低C. 气温越来越高 D. 水汽含量越来越丰富参考答案:B2.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8~19题18.图中①表示Ks5u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19.岩石圈位于A.①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③外部参考答案:B C3.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5. 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A. 粮食需求 B. 气候变化C. 技术水平 D. 劳动力数量26. 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参考答案:25. C 26. D【分析】本题组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对所学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25题详解】读图可知,垂直农场设计复杂,其修建以及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模拟都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因此,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技术水平26题详解】垂直农业主要生产农副产品,对谷物生产不会带来较大冲击,故①说法不正确;这种密集生产模式,不会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可能因改变生产条件导致消耗会增加,②错;发展这种垂直农业,增强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减弱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于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故③说法正确;发展垂直农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以节约耕地,故④说法正确点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强,尤其是科技因素4. 水稻是喜湿、喜温的高产粮食作物,季风水田农业是季风区最具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14~16题14.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15.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印度 D.中国16.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原因是( ) 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人口稠密,经验丰富 ③雨热同期 ④种植地区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A D B5. 图11所示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差异性 B. 整体性 C. 区域性 D. 单一性参考答案:B6.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 奥陶纪 B. 下石炭统 C. 五通组 D. 下二叠统参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一般来讲,沉积岩岩层在形成过程中,先沉积的位于岩层下部,后沉积的位于岩层上部,位置越靠上其形成的时间越晚结合图例可知,位于图中最上层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属于下二叠统岩层,或直接根据向斜由中心向两翼岩层由新到老进行判断,图中P1位于向斜槽部,岩层最新,属于下二叠统岩层故D项正确7. 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完成16~18题16、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②美国的南北战争 ③环境因素 ④新兴产业的吸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8、关于中美两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由人口多的地区迁往人口少的地区 B.都是经济因素决定的C.增加迁入地的环境压力 D.对迁出地不产生经济影响参考答案:16.C 17.B 18.C8. 关于海口市(20oN)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海口市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B 太阳直射20oN这一天是海口市白昼最长的一天C 在春分日时,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D 在海口市,白昼最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同一天参考答案:D解析:20°N一年两次直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最大;6.22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直到极昼区;12.22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且白昼最短。
故选D9. 世纪初,大批伊拉克难民向国外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的政策影响 B. 战争的影响 C. 自然灾害的影响 D. 开发国外资源参考答案:B10. 1999年建成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占地面积40平方千米浦东国际机场在规划时,场址几经变更,由陆地趋于海边,最终专家建议再向东迁移1000~1500米至沿海滩涂,通过围海造陆建设机场机场建设的一个重要配套工程是在九段沙(长江泥沙沉积形成的沙洲)种草、促淤下图示意浦东国际机场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5.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选择在现址,主要是为了( )A. 减少高层建筑影响 B. 避免噪声污染 C. 预留机场发展空间 D. 节省土地资源46. 九段沙种草、促淤的直接目的是( )A. 吸附长江污染物质,减少东海赤潮发生 B. 吸引候鸟栖息,减少鸟类对机场威胁C. 保护海岸线,减轻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 D. 调节市区气候,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参考答案:45.D 46. B45.由材料可知,浦东机场选址在沿海的滩涂,主要是为了节省土地资源。
46.由材料可知九段沙种草、促淤是机场的配套工程,应从对机场角度来思考,直接目的是吸引候鸟栖息,减少鸟类对机场威胁,B正确;其他答案也是湿地的生态功能,但不是直接目的11. 黑子数与太阳风暴于2012年到达峰值,有具有破坏性的风暴时有发生据此完成5~6题5.太阳活动( ) ks5uA.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可忽略C.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D.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6.在“黑子峰年”(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B.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C.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D.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参考答案:D C12. 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A处吹西北风,B处吹东北风,C处吹东南风,D处吹西南风据此回答19-20题19. 判断该气压系统为 A. 北半球高压 B. 北半球低压C. 南半球高压 D. 南半球低压20. 判断E地的天气是:A. 很可能是阴雨天气 B. 很可能是晴朗天气 C. 不可能有上升气流 D. 可能有下沉气流参考答案:B A13.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5~6题。
姓名:刘小妹性别:女出生年月:1979年9月籍贯:湖南就业状况:江苏黎明针织厂姓名:史密斯 性别:男出生年月:1948年2月原住地:美国纽约现住地:美国休斯敦 (退休后移至) 就业状况:退休5.影响刘小妹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经济 B.政治文化 C.交通运输 D.自然环境6.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开发 B.劳务输出 C.气候优越 D.水源丰沛参考答案:5.A 6.C湖南人到江苏打工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美工人口由东北部老工业区迁往西南部的阳光地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14. 下列天体系统等级由低级向高级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C.地月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D.地月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参考答案:B15. 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e南水北调工程能影响地表径流f形成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A.abcd B.adef C.abef D.acde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能够促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对地表径流的调整,形成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adef符合题意;在水循环系统中,水通过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得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b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6. 读沿回归线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如图),回答下面小题23. 图中B处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 B处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 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 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24.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处都可以打隧道B. 图中地质构造只有1处断层C. A属于向斜成谷,可在此处开采地下水D. 台湾岛的形成过程与图中丙岛相似参考答案:23. B 24. D23. 图中B处地质构造为向斜,是由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24. 甲处为背斜构造,A属于背斜成谷,乙处为向斜构造,可在此处开采地下水,甲处适宜打隧道;图中地质构造只有2处断层;台湾岛属于大陆岛,其形成过程与图中丙岛相似。
17. 读 “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3. 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北半球的A. 春季 B. 秋季 C. 冬季 D. 夏季14. B风形成的原因是A.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 受信风带的控制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15. 受C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A. 不会形成洪涝灾害 B. 普遍寒冷干燥 C. 普遍高温多雨 。












